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M_2/GDP比率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
3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就我国学者对中国高比率的M2/GDP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予以了整体评价。我国学者大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对比研究,其分析重点在于解释中国M2/GDP比率的合理性,忽略了其背后可能蕴含的金融风险。从整体上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
汪洋
机构地区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46,152,共11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关键词
M2/GDP比率
货币化
研究综述
分类号
F8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9
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4136
同被引文献
382
引证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336
参考文献
46
1
夏斌,廖强.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
.经济研究,2001,36(8):33-43.
被引量:540
2
宾国强.
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
.经济科学,1999(3):32-38.
被引量:105
3
沈坤荣,孙文杰.
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4(6):52-63.
被引量:160
4
赖明勇,阳小晓.
金融中介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经济科学,2002(6):36-43.
被引量:30
5
戴根有.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
.金融研究,2000(9):1-12.
被引量:156
6
赵留彦,王一鸣.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影响因素:一个新的分析视角[J]
.中国社会科学,2005(4):17-28.
被引量:91
7
郭浩.
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稳健货币政策分析报告中的两个理论问题[J]
.管理世界,2002,18(6):19-28.
被引量:23
8
韩廷春.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J]
.世界经济,2001,24(6):3-9.
被引量:194
9
范从来.
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J]
.金融研究,2004(6):123-129.
被引量:126
10
贾春新.
金融深化:理论与中国的经验[J]
.中国社会科学,2000(3):50-59.
被引量:44
二级参考文献
349
1
刘国光.
结构性松动货币抑制通货紧缩趋势[J]
.金融博览,2002(12):15-16.
被引量:21
2
郑耀东.
论通货膨胀的货币流速效应[J]
.中国社会科学,1998(3):18-29.
被引量:17
3
徐冬青,田伯平.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经验借鉴[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5(4):12-19.
被引量:1
4
贾春新.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与现实的思考[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9(2):22-25.
被引量:2
5
戴根有.
未来五年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重大问题[J]
.金融博览,2000,0(11):17-18.
被引量:1
6
伍超明.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经常性背离关系的论证[J]
.上海经济研究,2003,15(12):18-25.
被引量:36
7
贾春新.
货币需求理论与政策操作[J]
.经济学动态,1994(3):32-35.
被引量:1
8
汪洋.
铸币税:基于不同视角的理解[J]
.经济学(季刊),2005,4(3):639-662.
被引量:25
9
于宁.
细解央行再贷款[J]
.财经,2005,0(15):67-68.
被引量:28
10
吴晓灵.
中国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问题[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3):2-9.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4136
1
徐徕.
金融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实证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2020,0(1):106-122.
被引量:7
2
吴华奋.
老龄化对货币需求影响的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
.浙江金融,2021(7):70-80.
3
甘星,刘松柏.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
.珠海潮,2019(3):3-20.
4
王曼怡,甄晗蕾.
创新驱动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兼论技术的传导作用[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1):131-155.
被引量:1
5
罗超,邓雨露,游新彩.
电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金融市场的中介效应[J]
.时代金融,2021(3):83-87.
6
周国富,柴宏蕊,方云龙.
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10):76-87.
被引量:31
7
范文祥,李将军.
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金融”耦合的异质性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0(1):32-40.
被引量:6
8
何宗樾,宋旭光.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0(11):40-48.
被引量:11
9
李亮,杨亚娟.
投入产出视角下的江苏产业资本投资效益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21,9(4):56-68.
被引量:1
10
杨智.
金融发展如何影响非农就业——来自脱贫攻坚期间国家级贫困县的证据[J]
.投资研究,2021,40(6):129-14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82
1
熊琛,周颖刚,金昊.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区域间效应:银行网络关联视角[J]
.经济研究,2022,57(7):153-171.
被引量:29
2
杨建明.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一个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J]
.世界经济,2004,27(7):29-35.
被引量:13
3
郑耀东.
论通货膨胀的货币流速效应[J]
.中国社会科学,1998(3):18-29.
被引量:17
4
江春.
中国超额货币问题的制度分析[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4):1-7.
被引量:17
5
谢平.
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J]
.金融研究,2004(8):1-20.
被引量:93
6
汪同三,李涛.
中国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J]
.中国社会科学,2001(6):42-53.
被引量:24
7
伍超明.
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对中国1993—200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分析[J]
.经济研究,2004,39(9):36-47.
被引量:142
8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39(10):35-44.
被引量:5786
9
曾康霖.
怎样看待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J]
.金融研究,1993(10):7-11.
被引量:92
10
刘霞辉.
为什么中国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J]
.经济研究,2004,39(11):58-68.
被引量:71
引证文献
38
1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磊,王宏淼.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J]
.经济研究,2007,42(4):4-17.
被引量:103
2
王洋.
内生货币和“中国之谜”:基于存量一流量结构的新解说[J]
.经济科学,2007(5):28-40.
被引量:6
3
李治国.
货币需求弹性、有效货币供给与货币市场非均衡模型——解析“中国之谜”与长期流动性过剩[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7(11):38-44.
被引量:8
4
黄婧艳.
我国高货币化现象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6):182-184.
5
江春,许立成.
中国金融发展和转型:从政府到市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0):4-9.
被引量:5
6
于泽.
我国M_2顺周期性的原因分析——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视角[J]
.管理世界,2008,24(12):24-31.
被引量:24
7
沈军.
金融体系效率的涵义、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J]
.金融发展研究,2009(3):11-14.
被引量:2
8
王宇伟.
货币的加总方法对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影响——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09(3):19-38.
被引量:20
9
李治国,张晓蓉.
转型期货币供给内生决定机制:基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解析[J]
.统计研究,2009,26(6):13-22.
被引量:12
10
王宇伟.
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与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方向[J]
.现代经济探讨,2009(6):67-71.
二级引证文献
336
1
郑秉文.
财富储备与“资产型”养老金体系转型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21(1):23-37.
被引量:16
2
吴华奋.
老龄化对货币需求影响的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
.浙江金融,2021(7):70-80.
3
Xuelian YANG,Yu ZHANG,Cuihong YANG,Jian XU.
Research on the Determinant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Effect[J]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2020,11(5):387-400.
被引量:1
4
陈锋.
中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性政策工具效应研究——基于数量型的视角[J]
.金融会计,2021(2):39-51.
被引量:2
5
余力,孙永权.
基于货币超经济发行视角的流动性过剩治理[J]
.当代经济科学,2008,30(1):47-54.
被引量:4
6
李治国,张晓蓉,徐剑刚.
资本形成与货币扩张的互动关系:解析中国经济增长[J]
.财经研究,2010,36(6):36-45.
被引量:4
7
田树喜,恽晓方,王毅.
中国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399-405.
被引量:8
8
孔晗,余欢,胡坤.
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J]
.大众商务,2010(12):72-72.
9
钟永红.
中国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较检验[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5):17-21.
被引量:4
10
杨大鹏.
论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发展[J]
.财经问题研究,2007(12):58-62.
被引量:2
1
毛传为,吴晓露.
从货币制度以及更广视角看待中国M_2/GDP比率问题[J]
.经济问题,2014(11):49-52.
被引量:2
2
程英.
流动性过剩的治理之道[J]
.经济论坛,2007(19):43-45.
3
陆前进.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研究[J]
.世界经济情况,2005(13):5-8.
被引量:1
4
郭峰,孟卿.
我国M2/GDP比率畸高的原因浅析[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11):276-276.
5
赵建军,陈智君,刘凤根.
M2/GDP比率对资产价格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5):71-76.
被引量:1
6
夏保强.
资产配置可优选封闭式债基[J]
.大众理财顾问,2010(12):34-34.
7
庄晓玖.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J]
.经济研究参考,2007(66):16-17.
被引量:1
8
曾艳.
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12(5):77-79.
9
黄昌利,任若恩.
中国的M2/GDP水平与趋势的国际比较、影响因素:1978~2002[J]
.中国软科学,2004(2):61-65.
被引量:31
10
王艺蒙,张铭秀.
关于中国M2/GDP过高原因研究的文献综述[J]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2):107-107.
管理世界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