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经》四时脉法浅谈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内经》含有丰富的脉法思想与方法,《伤寒论》因时辨脉与《脉经》异时脉法是对《内经》四时脉法的继承与发展。《内经》四时脉法对于当今仍然具有很大的中医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
宋晨生
机构地区
山西省汾阳市中医药研究所
出处
《光明中医》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内经
四时脉法/继承与发展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
1
李志刚.
《难经》脉诊探析[J]
.广西中医药,1994,17(4):35-37.
被引量:1
2
张伯讷 梅建平 等.正常人脉象四季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10):42-42.
3
闪增郁,陈燕萍,汪南玥,于友华,向丽华,张智.
中医脉诊信号采集与分析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77-78.
被引量:14
4
闪增郁,陈燕萍,汪南玥,于友华.
四时脉象变化规律是藏象现代研究的一个重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6):466-467.
被引量:8
5
潘晖.
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4):4397-4398.
被引量:7
6
魏长春,连建伟.
诊脉须识常与变——达变篇[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2):20-21.
被引量:3
7
朱传湘,李冰星,李绍芝,杨嗣明.
正常人四季与昼夜脉象变化的初步观测[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11(1):36-3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
1
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陈岩,逯波,冯淑怡.
平人大暑、处暑、秋分脉图参数的比较研究[J]
.中医杂志,2013,54(8):684-686.
被引量:7
2
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逯波,冯淑怡,陈岩.
基于动态标准化技术的平人夏秋冬6节气脉图参数比较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1):1273-1274.
被引量:1
3
谭思媛,齐向华.
浅析“平脉”[J]
.光明中医,2013,28(12):2466-246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逯波,冯淑怡.
基于平人四时脉参数的“人应天地”之证据[J]
.世界中医药,2014,9(10):1289-1292.
被引量:5
2
郑清珍,李奕祺.
论《黄帝内经》平人思想[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3):94-96.
被引量:2
3
张亚丹,刘聪颖,梁金兵,汤伟昌.
中医平人脉象研究现状及模型建立的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4):1328-1331.
被引量:1
4
陈燕萍,闪增郁,宋军,刘佳,代金刚,逯波.
研究“脏气法时”的新途径--开展四时脏腑热态变化规律与脉图相关性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6,11(11):2450-2452.
被引量:4
5
刘永华,吴玉泓.
“形而上”思维与脉诊的学习[J]
.现代中医药,2017,37(6):104-106.
被引量:1
6
于芳.
刘真“平脉辨证”治疗心律失常经验[J]
.山东中医杂志,2018,37(10):843-846.
7
张喜,袁霭凤,党娇娇,宋军,闪增郁.
应用脉图参数探析失眠对人体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2019,14(12):3386-3388.
被引量:8
8
马梦茜,杨必安.
《伤寒论》脉法研究现状分析[J]
.环球中医药,2021,14(4):744-748.
被引量:3
9
孙静,丘俊鑫,周强,商越,葛谈,张凯熠,张晓天.
益气复元膏方干预气虚质人群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通报,2021,20(6):47-49.
被引量:2
10
张维波,熊枫,王燕平.
《黄帝内经》“平人”概念解析及其对健康评估的意义[J]
.中医学报,2022,37(7):1362-1367.
被引量:4
1
常虹,王栋,张光霁.
“四时”变化对《伤寒论》六经辨证及脉学体系的影响[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6):433-435.
被引量:4
2
俞虹.
辨脉针炙医案二则[J]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10):45-45.
3
李锐强.
单兆伟从脾湿、胃热辨治脾胃病的经验[J]
.河南中医,1999,19(1):36-36.
被引量:3
4
车树强,孙岚云,徐英,司福全.
张大宁教授临床抗衰者治疗的思想与方法[J]
.吉林中医药,2002,22(2):9-9.
被引量:8
5
刘燕平.
论因时制宜察色辨脉的规律及其应用[J]
.陕西中医函授,1997(5):13-16.
6
沉脉[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2):6-6.
7
方君.
临床心律失常时脉象与心电图的对照分析128例[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2):75-77.
被引量:4
8
李京民,滕晶,刘继蕾.
四时五脏脉浅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21-22.
被引量:6
9
吴昆.
张仲景的养生法[J]
.养生保健指南,2014(2):26-26.
10
王继娜,王继强.
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与方法[J]
.福建体育科技,1998,17(2):78-81.
被引量:4
光明中医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