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向度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价值基础就在于它所体现的人文取向。科学发展观蕴涵的人文向度包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眼于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体现发展中人的公平与和谐等方面。
作者
刘建新
机构地区
江汉大学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3,共3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人文向度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534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4—05.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重庆日报,2004-03-0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30.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156,191,110,196-197,124,111,318,381,202,305,358,318,306,198,163,145,199.
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9534
1
张明伟.
军队干部道德建设方式创新思考[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2):18-22.
2
黄祥红.
一脉相承 原则永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1):20-23.
3
张春姣.
社会主义的历史与邓小平理论的创生[J]
.学习与探索,2004(4):5-7.
4
陈树林.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4(4):27-29.
被引量:7
5
陈瑞三,刘笳.
邓小平德育思想与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J]
.辽宁教育研究,2004(5):72-74.
6
李默海.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与中国现代国家之建设[J]
.求实,2004(8):4-6.
7
路爱林.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求实,2004(8):7-10.
被引量:1
8
刘善玖,易有禄.
论邓小平关于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J]
.求实,2004(8):18-19.
被引量:3
9
李曜,刘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现代化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54-57.
10
颜长青,刘俊.
论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自觉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14-117.
同被引文献
30
1
周亚萍.
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维度[J]
.理论月刊,2009(11):33-35.
被引量:2
2
唐国增,王雅芹.
谈人民幸福与科学发展观[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11):36-38.
被引量:2
3
李曼琳.
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动力源泉[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4):47-50.
被引量:2
4
黄书进.
“以人民群众为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方面[J]
.理论视野,1999(5):26-28.
被引量:2
5
陈少英.
人民利益: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0(4):1-7.
被引量:2
6
刘芳,刘文煜.
解放人与发展人:邓小平理论的价值目标导向[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0(4):18-21.
被引量:3
7
陈胜云.
以人为本: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底蕴[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4(4):10-12.
被引量:2
8
何维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的现代化的伟大纲领[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2):18-21.
被引量:5
9
阎钢.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精神[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104-107.
被引量:6
10
杨华.
关于“以人为本”的几个问题[J]
.哲学研究,2006(5):114-11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刘玉标,马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本取向研究的新探索[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3):7-10.
被引量:1
2
刘玉标,马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本取向研究的新探索[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9(4):31-3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马列.
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党性修养——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化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J]
.活力,2022(23):37-39.
1
邱忠信,陈铁松.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6):31-34.
被引量:1
2
葛宇宁.
论逻辑的人文向度[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1):36-40.
被引量:2
3
珠康活佛:藏传佛教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有活力[J]
.法音,2017,0(3):63-64.
4
任帅军.
逻辑悖论的人文向度[J]
.理论月刊,2013(7):28-34.
5
汪雪.
略论本体论研究的人文向度[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1):1-3.
6
张礼建,郑荣娟,程乐.
试论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J]
.科学学研究,2006,24(3):470-473.
被引量:4
7
刘冰.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创新与发展[J]
.长白学刊,2008(4):13-16.
被引量:1
8
王国利.
西宁精神:新时期西宁快速发展的人文向度[J]
.党的生活(青海),2012(5):8-9.
9
宋丽萍.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J]
.山东统计,2004(5):29-29.
10
周新兴.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25-26.
被引量:2
求实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