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祠主受祭图”再检讨 被引量: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祠主受祭图”因其在汉代墓上祠堂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受到学人的高度关注,数十年来,关于它的图像意义的争论迄未间断。本文认为,只有从以下三点出发,才有可能比较正确地认识该图的意义:一是墓上祠堂的功能;二是以墓主为中心的图像布局;三是从尸到遗像的祭祀对象象征物的转移。
作者 杨爱国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0

  • 1蒋英炬.汉代的小祠堂——嘉祥宋山汉画像石的建筑复原[J].考古,1983(8):741-751. 被引量:44
  • 2罗哲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J].文物,1961(Z1):44-55. 被引量:56
  • 3朱锡禄.嘉祥五老洼发现一批汉画像石[J].文物,1982(5):71-78. 被引量:30
  • 4《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6页.
  • 5马汉国主编.《微山汉画像石选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图1.
  • 6邢义田.《格套、榜题、文献与画像解释:以一个失传的"七女为父报仇"汉画故事为例》,载《中世纪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与艺术》(台北),2002年,第183-234页.
  • 7Cf.Wu Hung,The Wu Ling Shrine,1989,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372.
  • 8费慰梅 王世襄译.《汉"武梁祠"建筑原形考》[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 9蒋英炬.《汉代画像"楼阁拜谒图"中的大树方位与诸图像意义》,载《艺术史研究》(6),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10土居淑子.《古代中国の画像石》,同朋社,1986年版,第103-111页,第88-92页.

二级参考文献41

共引文献283

同被引文献99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