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祠主受祭图”再检讨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祠主受祭图”因其在汉代墓上祠堂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受到学人的高度关注,数十年来,关于它的图像意义的争论迄未间断。本文认为,只有从以下三点出发,才有可能比较正确地认识该图的意义:一是墓上祠堂的功能;二是以墓主为中心的图像布局;三是从尸到遗像的祭祀对象象征物的转移。
作者
杨爱国
机构地区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汉代画像石
祠堂
祠主受祭
图像布局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283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30
1
蒋英炬.
汉代的小祠堂——嘉祥宋山汉画像石的建筑复原[J]
.考古,1983(8):741-751.
被引量:44
2
罗哲文.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J]
.文物,1961(Z1):44-55.
被引量:56
3
朱锡禄.
嘉祥五老洼发现一批汉画像石[J]
.文物,1982(5):71-78.
被引量:30
4
《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6页.
5
马汉国主编.《微山汉画像石选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图1.
6
邢义田.《格套、榜题、文献与画像解释:以一个失传的"七女为父报仇"汉画故事为例》,载《中世纪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与艺术》(台北),2002年,第183-234页.
7
Cf.Wu Hung,The Wu Ling Shrine,1989,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372.
8
费慰梅 王世襄译.《汉"武梁祠"建筑原形考》[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9
蒋英炬.《汉代画像"楼阁拜谒图"中的大树方位与诸图像意义》,载《艺术史研究》(6),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
土居淑子.《古代中国の画像石》,同朋社,1986年版,第103-111页,第88-92页.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焦南峰,马永嬴.
西汉宗庙刍议[J]
.考古与文物,1999(6):50-58.
被引量:17
2
杨泓.
谈中国汉唐之间葬俗的演变[J]
.文物,1999(10):60-68.
被引量:20
3
黄展岳.
汉代诸侯王墓论述[J]
.考古学报,1998(1):11-34.
被引量:55
4
韩伟,尚志儒,马振智,赵丛苍,焦南峰.
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85(2):1-29.
被引量:83
5
韩伟.
马家庄秦宗庙建筑制度研究[J]
.文物,1985(2):30-38.
被引量:36
6
周世荣.
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其有关问题研究[J]
.考古,1978(4):271-279.
被引量:29
7
何直刚.
河北邢台南郊西汉墓[J]
.考古,1980(5):403-405.
被引量:32
8
刘心健.
山东临沂西汉刘疵墓[J]
.考古,1980(6):493-495.
被引量:23
9
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3(11):8-20.
被引量:124
10
卢兆荫.
试论两汉的玉衣[J]
.考古,1981(1):51-58.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283
1
李志刚.
礼可以观:上古中国礼仪实践中的观礼者[J]
.原道,2019(2):32-45.
被引量:2
2
伍秋鹏.
汉代墓葬门楣羊头图像的内容组合及其多重寓意[J]
.艺术学界,2022(1):289-314.
被引量:1
3
杨爱国.
题材内容与墓主经历——从山东沂南北寨村墓门楣胡汉战争图说起[J]
.形象史学,2024(1):129-144.
4
吴旦.
孝堂山石祠弋射图像及相关问题考[J]
.形象史学,2022(2):224-243.
被引量:1
5
杨爱国.
论东汉儒学在社会上的普及[J]
.形象史学,2020(1):42-50.
6
焦南峰,李澔洋.
“古不墓祭”问题的考古学解读[J]
.西部考古,2022(2):163-170.
7
刘国庆.
孝堂山出土的汉代小祠堂考[J]
.山东艺术,2019(6):88-97.
被引量:1
8
赵化成.
汉代“横葬制墓”的起源与发展[J]
.古代文明辑刊,2021(1):175-208.
被引量:1
9
刘尊志.
汉代墓地祠堂研究[J]
.考古学报,2021(1):57-82.
被引量:8
10
王春云(文/摄),吕凯(文/摄/图),陈辰(图),张莺燕.
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南画像石墓发掘报告[J]
.海岱考古(辑刊),2021(1):235-246.
同被引文献
99
1
蒋英炬.
关于汉画像石产生背景与艺术功能的思考[J]
.考古,1998(11):90-96.
被引量:42
2
杨建东.
山东微山县汉画像石墓的清理[J]
.考古,1998(3):8-16.
被引量:11
3
姜生.
汉阙考[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1):61-66.
被引量:28
4
郭晓川.
苏鲁豫皖区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J]
.考古学报,1997(2):171-195.
被引量:5
5
叶又新,蒋英炬.
武氏祠“水陆攻战”图新释[J]
.文史哲,1986(3):66-71.
被引量:6
6
夏超雄.
汉墓壁画、画象石题材内容试探[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1(1):64-77.
被引量:12
7
蒋英炬,吴文祺.
武氏祠画象石建筑配置考[J]
.考古学报,1981(2):165-184.
被引量:34
8
洪晴玉.
关于冬寿墓的发现和研究[J]
.考古,1959(1):27-35.
被引量:72
9
曾昭燏.
关于沂南画象石墓中画象的题材和意义——答孙作云先生[J]
.考古,1959(5):245-249.
被引量:8
10
朱锡禄.
山东嘉祥宋山发现汉画像石[J]
.文物,1979(9):1-6.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7
1
楊爲剛.
事死如事生:“拜謁圖”與漢代祠堂空間功能的圖像表達[J]
.中国俗文化研究,2019(1):25-54.
2
赵世瑜.
图像如何证史: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2):24-46.
被引量:19
3
刘伟冬.
图像学与汉画像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3(6):1-12.
被引量:9
4
李为香.
祠主拜谒王母仙界使者——汉画像石“祠主受祭图”质疑[J]
.古代文明,2014,8(2):68-77.
被引量:2
5
王音.
如何读懂古墓中的墓主正面像[J]
.美成在久,2020(4):68-83.
6
杨爱国.
中国考古百年视野下的汉代画像石研究[J]
.南方文物,2022(2):28-38.
被引量:4
7
舒显彩.
夭鸟入圣域:汉代鸱鸮图像的信仰内涵 与阴阳表征[J]
.文博,2023(4):77-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张鹏程.
“数字运河”:从设想到可能[J]
.运河学研究,2021(2):68-83.
2
孙博.
高平仙翁庙壁画考释——兼谈神祠壁画的基本问题[J]
.形象史学,2023(1):216-240.
3
郭辉.
中国记忆史研究的兴起与路径分析[J]
.史学理论研究,2012(3):141-148.
被引量:15
4
宋燕鹏.
山西汾阳圣母庙壁画的社会史考察[J]
.山西档案,2013(5):14-18.
被引量:1
5
原媛,张媛.
汉代画像石“献食进浆”图像探讨[J]
.东南文化,2018(6):57-63.
被引量:1
6
代洪亮.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分化与整合:以学派为中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0(3):153-163.
被引量:10
7
陈晓阳.
“子孙的自画像”:祖先图像的视觉人类学解读[J]
.民族艺术,2015(3):39-46.
被引量:2
8
邹凌凤.
图像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应用[J]
.文化学刊,2016(5):207-211.
被引量:2
9
刘咏松.
徽州古建筑雕刻的图像学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1):102-106.
被引量:3
10
何雅闻,罗晓欢.
四川地区清代墓葬建筑装饰中之“拥吻图”考辩[J]
.装饰,2018(3):79-81.
被引量:2
1
乐闻.
“狂人”东方朔[J]
.古典文学知识,1995,0(2):67-70.
2
李雅娟.
从“诗力”到“美术”——试论鲁迅对上野阳一的接受[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6):71-80.
被引量:2
3
阮亚奇.
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图像意义[J]
.写作,2010(11):36-37.
4
王全利.
生动传神的浮雕刻画 故宫博物院藏“荆轲刺秦王”画像石[J]
.紫禁城,2015,0(7):124-127.
被引量:1
5
鱼禾.
曾经嵩岳[J]
.小说林,2012(4):98-105.
6
刘天华.
大桃树、人面鸟身:汉代画像石艺术的升仙图景[J]
.鲁迅研究月刊,2015(4):89-94.
7
赵沛霖.
关于《诗经》祭祀诗祭祀对象的两个问题[J]
.学术研究,2002(5):111-114.
被引量:13
8
林溪.
汉画像石学术讨论会在南阳举行[J]
.鲁迅研究动态,1986(2):49-49.
9
杨子.
由思想观浅析汉代画像石的艺术题材创作[J]
.艺术教育,2013(5):40-41.
被引量:1
10
许富宏.
略论二司命的祭祀对象及命名来源[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4):31-33.
被引量:4
文艺研究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