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有效率为66.7%。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确切。
作者
梁敏
窦洪渠
刘娟
机构地区
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科
出处
《西部医学》
2007年第2期263-263,共1页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关键词
危重患儿
纳洛酮
新生儿
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分类号
R722.12 [医药卫生—儿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5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周辉,王浙东,钱镜秋,张金莲,徐杰.
纳络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神经肽Y和β-内啡肽的影响[J]
.临床儿科杂志,2004,22(11):725-727.
被引量:22
2
王颖,郭在晨,李万镇,刘宝琴.
纳洛酮对窒息新生儿血浆β内啡肽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J]
.中华儿科杂志,2002,40(6):354-356.
被引量:82
3
韩玉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0.
被引量:278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罗晓阳,章翔,王嘉军,常红娟,王育敏.
纳络酮对脑损伤大鼠血浆及海马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影响[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11):641-643.
被引量:22
2
段满林,李德馨,徐建国,王刚,傅素娥.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neuronal death during postischemic reperfusion:experimental study in rabbits[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99(2):58-61.
被引量:7
3
赵维民,吕永达.
家兔缺氧后脑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变化[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0,6(4):313-315.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2859
1
李文英,陈华,杨娅丽,乔爱琴.
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针刺联合亚低温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146-149.
被引量:10
2
李红丽.
不同剂量纳络酮在新生儿窒息治疗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2):282-283.
被引量:1
3
张国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丹参的疗效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6):43-43.
4
邓春,吴仕孝,余加林,赵晓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内皮素测定及临床意义[J]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51-52.
被引量:7
5
张烈萍.
41例窒息新生儿合并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情况与临床分析[J]
.包头医学,2006,30(2).
被引量:1
6
梁英.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观察[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05,12(2):38-40.
被引量:2
7
卞蓉,刘平定,马军宽.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0):998-999.
8
侯春玲,张新华,郝国珍,张莉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9):818-819.
被引量:5
9
张翠英,王雅莉,魏志萍,丁少芳.
脑苷肌肽、复方丹参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青海医药杂志,2007,37(12):50-52.
被引量:1
10
梁玉梅,邢佑为,颜利,殷侠,王士娥.
GM-1配合综合康复干预对新生儿重度HIE预后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3):3-4.
1
陈宁,韩玉昆.
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分析[J]
.新生儿科杂志,1999,14(3):130-131.
被引量:14
2
蒋晓梅.
高压氧联合1、6-二磷酸果糖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422-1423.
被引量:4
3
郭香珍,陈泽芳.
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与观察(附35例报道)[J]
.山西妇幼卫生,1995,6(3):15-16.
4
陕夏云.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46例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453-4453.
5
盖勇,张曦.
高压氧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时间选择[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5):489-489.
被引量:21
6
李青,古丽娜,张兆新.
1,6-二磷酸果糖联合高压氧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5):473-475.
被引量:1
7
王亚茹,赵霞.
小剂量多巴胺早期干预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应用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8):89-89.
被引量:2
8
潘丽怡,吴巧珍,胡硕.
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J]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1,24(2):151-152.
9
王英宏,薛立军,刘杨君,肖毅,许玲,黄凌雁.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3):163-164.
被引量:1
10
朱在英.
大剂量纳洛酮联合FDP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08,48(5):62-63.
西部医学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