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沙利度胺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镇静药进入市场,后因其致畸作用于20世纪60年代初退出市场。近年来该药的新作用被开发。随着抑制血管新生、免疫调节和抗炎等方面作用的研究逐步深入,沙利度胺作为免疫抑制药和抑制血管新生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类风湿关节炎(RA)是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的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特点与血管新生和免疫失调有关,其中血管新生为该病公认的发病中心环节;传统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沙利度胺对治疗RA具有潜在临床意义。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4期399-402,共4页
Herald of Medicine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资助课题(基金编号:BS200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