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演进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19
日本の工業化、都市化と農地制度の関係に関する歷史的考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日本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农地制度和城市土地制度的统一、协调并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实现了两种制度的协调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经验,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关系演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
郝寿义
王家庭
张换兆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91,共12页
Japanese Studies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农地制度
相互关系
借鉴
分类号
F43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30
同被引文献
231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83
参考文献
11
1
郝寿义等.《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市规划体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25页.
2
施虹.《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的保护与支持》[J].世界农业,1997,.
3
高桥幸八郎,永原庆二.《日本现代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99页
4
贾绍凤,张军岩.
日本城市化中的耕地变动与经验[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1):31-34.
被引量:29
5
南亮进 毕志恒 关权译.《日本的经济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6
关谷俊.《日本的农地制度》,三联书店,2004年,第1—7页
7
张季风.
战前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特点[J]
.日本学刊,2002(3):81-97.
被引量:22
8
汪冬梅.
日本、美国城市化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农村经济,2003(9):69-76.
被引量:51
9
张宁宁.
日本土地资源管理一瞥[J]
.中国土地科学,1999,13(1):45-47.
被引量:21
10
日本総務省統計局『日本統計年鑒(平成19年版)』,http: //www. stat. go. jp/english/data/nenkan/index. htm/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卓勇良.
日本经济发展的集中化趋势及其对浙江经济的借鉴[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5):42-47.
被引量:2
2
陈霞.
国外农村土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6):112-113.
被引量:15
3
沙伊贝.《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4
Miller,Z,et al. The Urbanization of Modern America ,N Y , 1987.
5
Wolman H. et al . eds.National Urban Policy, Problems and Prospects, Detroit, 1996.
6
G H Peters and B F Stant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fflted by University of Oxford, 1992.
7
矢野恒太纪念会编 司楚译.日本100年[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4..
8
渡边光等编著日本の土地利用[M].东京:古今书院株式会社,1955.
9
西川俊作,阿部武司编著.杨宁一,曹杰译.日本经济史-产业化的时代(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0
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M]民族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130
1
刘海娟,郝志敏.
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1):408-410.
2
钱素梅.
美日两国耕地保护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西部资源,2013(5):185-186.
被引量:4
3
赵国锋,段禄峰.
国外“四化”发展经验对中国西部地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启示[J]
.世界农业,2014(12):53-59.
被引量:2
4
何忠伟,符少辉,罗永华,陈艳芬.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乡镇经济,2004,20(8):24-26.
被引量:3
5
张东刚.
近代中国和日本总需求变动的比较分析[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4):13-22.
被引量:2
6
张军岩,贾绍凤.
基于中日比较的人口城市化对耕地影响机制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26-31.
被引量:17
7
张季风.
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J]
.日本学刊,2003(2):78-93.
被引量:56
8
张爱萍,郭峰,阳乾凤.
谁来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经营城市中级差地租对失地农民的分配问题[J]
.经济前沿,2005(2):85-87.
被引量:1
9
胡同泽,张爱萍,郭峰.
经营城市中失地农民的级差地租分配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7(4):104-106.
被引量:6
10
韩冰华.
战后日本农地非农化之启示[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37-4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31
1
春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区人口老龄化与人口缩减叠加的问题及应对:日本经验与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2020,27(1):95-101.
被引量:13
2
刘海玲.
印度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
.农业考古,2009(3):322-324.
被引量:6
3
王令愉.
法国旧制度下的农业与工业经济状况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6):86-93.
被引量:3
4
戴锦华.
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J]
.当代作家评论,1996(3):47-56.
被引量:119
5
肖辉英.
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J]
.世界历史,1997(5):63-72.
被引量:21
6
綦好东.
发达国家城乡关系的变化规律[J]
.农村经济与社会,1989(2):10-17.
被引量:4
7
焦秀琦.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J]
.城市规划,1987,11(2):34-38.
被引量:58
8
白先春,唐德善.
Logistic模型的修正及其应用[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5-20.
被引量:12
9
曲福田,吴丽梅.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J]
.资源科学,2004,26(5):61-67.
被引量:209
10
付恒杰.
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日本问题研究,2003,17(4):18-21.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19
1
王建军,吴志强.
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J]
.地理学报,2009,64(2):177-188.
被引量:135
2
张晓青,郑小平.
日本城市蔓延及治理[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2):24-30.
被引量:7
3
朱忠烈,杨宗麟,程浩忠,顾洁,秦康平,林佳,陈银峰.
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力需求分析预测研究[J]
.华东电力,2009,37(5):703-707.
被引量:10
4
顾洁,秦康平,程浩忠,陈银峰,杨宗麟.
日本工业化进程对中国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力消费特性的启示[J]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24(4):59-63.
被引量:3
5
李魁.
东亚工业化、城镇化与耕地总量变化的协动性比较[J]
.中国农村经济,2010(10):86-95.
被引量:31
6
何平均.
国外“三化”同步发展的道路设计、典型经验及借鉴——以美、日、韩为例[J]
.当代经济管理,2012,34(2):21-24.
被引量:4
7
何平均.
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与启示[J]
.农业经济,2012(6):9-11.
被引量:2
8
蓝庆新,张秋阳.
日本城镇化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
.城市,2013(8):34-37.
被引量:12
9
马黎明.
多维度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日本小城镇城镇化研究[J]
.中国名城,2015,0(6):87-90.
被引量:1
10
王建军.
日本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整体态势与地区差异[J]
.国际城市规划,2015,30(3):59-6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83
1
陈晨,耿佳,陈旭.
民宿产业驱动的乡村聚落重构及规划启示——对莫干山镇劳岭村的案例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19(S01):67-75.
被引量:20
2
顾宇桂,司政,单葆国,赵帆.
东部地区近期电力需求走势分析[J]
.中国电力,2012,45(10):27-29.
被引量:6
3
宋伟.
传统城镇化路径反思与河南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J]
.区域经济评论,2013(3):125-129.
被引量:8
4
陈明星.
城市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J]
.地理研究,2015,34(4):614-630.
被引量:145
5
桑瑜.
论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结构调整——从理论探究到政策引申[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30-135.
被引量:15
6
陈银峰,顾洁,杨宗麟,程浩忠,秦康平.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华东地区重点行业耗电分析[J]
.华东电力,2009,37(10):1723-1726.
7
杨东,刘强.
基于GM(1,1)模型的河西地区城镇化与耕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111-115.
被引量:4
8
李秀彬,郝海广,冉圣宏,朱会义,田玉军.
中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机制转型及科技需求[J]
.生态学报,2010,30(12):3340-3345.
被引量:9
9
曹广忠,刘涛.
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J]
.中国软科学,2010(9):86-95.
被引量:77
10
张彩庆,董园园.
节能减排与税收政策的灰色关联分析[J]
.华东电力,2010,38(8):1123-1125.
被引量:7
1
李艳虹.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与政府干预[J]
.生产力研究,2004(9):93-94.
被引量:3
2
李品,李世平.
土地储备制度与房地产业发展[J]
.特区经济,2006(3):114-115.
被引量:5
3
姚建蓉,胡源源.
浅谈土地储备与土地资产管理[J]
.上海房地,2003(6):57-58.
4
吴冠岑,刘友兆,马贤磊.
我国城乡关系演进缓慢的根源与变迁路径[J]
.经济研究参考,2007(42):34-35.
被引量:1
5
本刊评论员.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创新模式[J]
.中国工人,2016,0(3):1-1.
6
张良.
新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J]
.北京党史,2013(4):25-28.
被引量:2
7
管庆江.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刍议[J]
.辽宁经济,2005(3):18-19.
8
朱洪亮.
从法律关系演进看劳务派遣发展[J]
.管理工程师,2010,15(5):29-31.
被引量:1
9
艾素梅.
关于城市土地及房产业相关问题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251-252.
被引量:1
10
曹昱.
论土地储备制度的发展阶段与资金运作特点[J]
.上海投资,2004(5):19-23.
日本学刊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