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因转导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后萎缩的效果:为解决失神经性肌萎缩这一难题探索新方法。方法将自制的NT-3腺病毒重组体注入失神经腓肠肌内进行转染,术后第2、7、14、28天经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腓肠肌NT-3蛋白密度,术后第14、28天观察腓肠肌大体变化、肌肉湿重、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面积、运动终板密度。结果实验组动物在术后各个取材时段腓肠肌内NT-3蛋白灰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4d和28d,实验组腓肠肌较饱满,有弹性,色鲜红,出血活跃,与正常腓肠肌相比几乎无差别;腓肠肌湿重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运动终板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腺病毒为载体将外源性的NT-3基因导入失神经肌细胞内后,能成功地复制和表达,持续产生NT-3发挥其营养作用,从而预防或减轻外周神经损伤后肌肉萎缩、变性和运动终板的消失。
出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49,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基金
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基金资助(A200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