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化学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迫切需要大批责任感强、具有创新意识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多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重视工程硕士教育,从拓宽生源、建立和健全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基本规范、着力建设双导师师资队伍、促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工程硕士的教育培养水平。本文介绍了上述方面的经验。
作者
徐心茹
沈本贤
房鼎业
马桂敏
机构地区
华东理工大学
出处
《化工高等教育》
2007年第1期96-99,共4页
Higher Educ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工程硕士
高层次
产学研
人才
分类号
TQ0-4 [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4
1
谢红梅,吴昕,吴芳珍.
社会资本视角下提升大学生求职效能探析[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5):52-57.
被引量:2
2
徐心茹,马桂敏,房鼎业,沈本贤.
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浅见[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1):112-113.
被引量:2
3
姜尔林,马桂敏,宋恭华.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2011(3):32-34.
被引量:6
4
郭绪强,魏耀东,朱建华,孙学文,刘百军.
创新实践 多模式专业硕士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J]
.石油教育,2012(5):59-62.
被引量:9
5
张磊,别红彦,缪娟.
提高化学工程硕士专业课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J]
.成才之路,2013(10):50-51.
被引量:1
6
孟祥海,刘植昌,郭绪强,张延港.
化工专业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现状调研与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3(5):201-202.
被引量:1
7
段爱军,郭绪强.
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演化及启示[J]
.大学教育,2013(22):1-4.
被引量:4
8
梁德东,于爱国,陈雪梅,高振海,田文晶.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吉林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2):17-21.
被引量:16
9
张越,吕宏伟.
地方高校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15,32(1):11-13.
被引量:7
10
邓姝皓,蒋莉华,邓小铁.
校企合作的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1):48-5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方涛,廖丽霞,王天淼,王雅楠,孙墨珑,王玉峰.
林业院校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J]
.高师理科学刊,2016,36(9):83-86.
2
陈晓春,许青,张佳瑾.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J]
.化工高等教育,2018,35(3):5-7.
被引量:9
3
郭绪强,王刚,刘蓓,刘植昌,魏强,刘梦溪,李明,邢永君.
校企合作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J]
.化工高等教育,2018,35(3):13-17.
被引量:10
4
侯影飞,刘欣梅,孙昱东.
基于职业资格认证的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问题探析[J]
.高教论坛,2019,0(8):108-110.
5
李永丽,周文学,胡建华,刘占英.
生物化工校企合作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路径探究[J]
.生物学杂志,2021,38(1):122-125.
6
易天立,曾露,黄元景,刘宗俨,孙仁金.
加强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建议与对策[J]
.化工高等教育,2023,40(6):78-8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张丽杰,赵天涛,肖芃颖.
化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
.广东化工,2019,46(9):227-228.
被引量:3
2
侯影飞,刘欣梅,孙昱东.
基于职业资格认证的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问题探析[J]
.高教论坛,2019,0(8):108-110.
3
孙灵娜.
实习基地的建设探讨[J]
.广东化工,2020,47(2):188-188.
4
杨玉.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逻辑与出路——基于工程硕士生教育实践基地的研究[J]
.教育科学,2019,35(5):92-96.
被引量:20
5
王冬梅,周俐军,高军.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化工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优化与创新[J]
.广州化工,2020,48(6):160-162.
被引量:3
6
姜高亮,李涛,任保增.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与案例教学探讨[J]
.化工高等教育,2020,37(2):54-56.
被引量:5
7
王煤,唐盛伟,毛静,李根.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化工高等教育,2020,37(2):57-59.
8
鲁金明,刘毅,胡浩权,郭新闻.
新形势下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
.化工高等教育,2020,37(2):60-63.
被引量:8
9
范宗良,李贵贤,朱照琪,张栋强,王东亮.
加强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突出工程硕士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
.化工高等教育,2020,37(2):64-68.
被引量:4
10
蔡卫权,李旭东,曾庆祝,吴俊荣,刘荣英.
新工科理念下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J]
.化工高等教育,2020,37(2):69-72.
被引量:19
1
申少华,谢文林,曾坚贤,周智华,周虎.
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
.广州化工,2016,44(1):157-158.
被引量:6
2
李羽珍,刘美玲,宋梅.
高师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与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25-25.
3
张磊,别红彦,缪娟.
提高化学工程硕士专业课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J]
.成才之路,2013(10):50-51.
被引量:1
4
王干,薛怀国,刁国旺.
“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71-74.
被引量:18
5
杨丽丽.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工程领域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29):230-231.
6
张越,吕宏伟.
地方高校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15,32(1):11-13.
被引量:7
7
李昀,李晓雁.
探索食品化学综合实验 培养学生研究开发能力[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7,14(4):59-61.
被引量:16
8
刘峙嵘,乐长高,余春林,欧阳霞.
产学研、创新创业创意耦合培养化学工程领域人才的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12):34-35.
被引量:5
9
鸽子.
分配转轨:’1996大学毕业生走向何方?[J]
.青年探索,1996(3):30-33.
10
王康旭.
例谈初中政治选择题的分类[J]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7,0(3):10-11.
化工高等教育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