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媒介中的偶然性事件传播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一名普通的上海女孩丁贝莉由于一张照片在网络上偶然一夜成名的事实为案例,探讨网络媒介在事件的偶然性传播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机制,认为积极主动的事件发布者、自由宽松的传送渠道、信息供给多样化以及特殊的网络受众群体,是偶然性传播和一夜成名的基本要素和条件。同时指出了网络偶然性传播的脉动规律与创新扩散理论中的S形曲线相类似。
作者
邵静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6,共3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网络传播
偶然性事件
S形曲线
一夜成名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9
参考文献
5
1
http://gamses.sina.com.cn/y/zt/dingbeili2006/.
2
http://blog.sina.com.cn/u/3ffbce3e0100058z.
3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运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31页.
4
丁贝莉公共网站www.dingbeili.com.
5
[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创新扩散》,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40页.
共引文献
1
1
赵高辉.
传播视角下西美尔的时尚观[J]
.新闻记者,2014(11):75-7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70
1
何璇.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衔接问题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21(5):155-157.
被引量:39
2
叶韦明,金一丹.
平台·公会·主播:不确定数字产业中的生产组织[J]
.国际新闻界,2021,43(12):96-119.
被引量:15
3
黄贺铂.
他者的透视:MCN机构与直播平台的想象可供性及反思[J]
.国际新闻界,2021,43(12):77-95.
被引量:27
4
董晨宇,叶蓁.
做主播:一项关系劳动的数码民族志[J]
.国际新闻界,2021,43(12):6-28.
被引量:65
5
王勇.
网络时代的匿名传播伦理和跨文化传播伦理——对“铜须事件”的传播学思考[J]
.东南传播,2007(2):31-32.
被引量:7
6
康晓光,韩恒.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5(6):73-89.
被引量:742
7
汤雪梅.
微内容对互联网的价值重构[J]
.国际新闻界,2006,28(10):55-58.
被引量:58
8
沃纳·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9
林楚方,赵凌.网上舆论的光荣与梦想[N].南方周末2003-06-05(8).
10
沃纳?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7
1
邵鹏.
论媒介记忆的维度、机制及其镜像[J]
.新闻前哨,2012(6):28-31.
被引量:26
2
王慧.
浅析网络传播浪涌效应[J]
.计算机与网络,2015,41(18):65-68.
3
魏婷婷.
浅析网络传播浪涌效应[J]
.榆林科技,2015,0(4):27-30.
4
沈霄,王国华,杨腾飞,钟声扬.
我国网红现象的发展历程、特征分析与治理对策[J]
.情报杂志,2016,35(11):93-98.
被引量:108
5
王东峰.
网红经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商展经济,2023(12):20-22.
被引量:3
6
王东峰.
网红经济对消费市场与消费行为影响机制研究[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36(4):46-51.
被引量:3
7
吴志远,彭步云.
网红产业发展模式探索:“体制化合作”的可能与可为[J]
.新闻与写作,2025(1):96-109.
二级引证文献
139
1
陈依澜.
抖音网红女主播形象建构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1(5):62-63.
2
苟凯东,郭方舟.
网络直播中的话语认知与符号建构——基于带货主播的话语特征分析[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5):266-276.
被引量:4
3
蔡育超,张睿.
数字与情感: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粉丝文化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及展望[J]
.新媒体研究,2023,9(17):7-13.
4
吴世文,何羽潇.
媒介、情感与社交关系:网友的QQ记忆与技术怀旧[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9):144-150.
被引量:24
5
张铮,郭爽,周学政.
运动员“网红化”现象分析[J]
.体育视野,2023(10):11-13.
被引量:1
6
孟陆,刘凤军,陈斯允,段珅.
我可以唤起你吗——不同类型直播网红信息源特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20,0(1):131-143.
被引量:296
7
岳海明.
融媒时代的红色文化传播与媒介记忆生成[J]
.新闻采编,2022(2):60-64.
被引量:1
8
唐春兰,华灿星.
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模式的现状与突破——以央视新闻为例[J]
.北方传媒研究,2021(2):48-52.
被引量:6
9
周宏,高鹏超.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网红营销问题协同治理策略[J]
.中国软科学,2023(S01):100-111.
被引量:2
10
杨松志.
短视频时代素人网红的发展探究[J]
.全媒体探索,2021(5):81-82.
1
周九常,徐美莲.
论畅销书、精品、经典与名著[J]
.图书馆建设,1999(4):77-80.
被引量:6
2
杨曼丽.
试论高校图书馆信息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7(1):86-87.
3
金桂芳,应晓敏.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员[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3,13(1):48-49.
被引量:1
4
罗曼.
怎样使信息更好地为决策服务[J]
.决策探索,1996(6):15-16.
5
2013年十大科普事件发布[J]
.云南教育(视界),2014(6):2-2.
6
孙喜杰,曾国屏.
美国R&D与基础研究经费增长和协调的统计分析及启示[J]
.科学学研究,2008,26(4):733-738.
被引量:11
7
党雷.
微博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与规范[J]
.青海社会科学,2012(1):88-93.
被引量:6
8
王辰月.
浅谈网络新闻的娱乐化[J]
.科技传播,2011,3(14):3-3.
被引量:1
9
吉姆.罗曼斯科,贾金玺.
美联社要求员工在社交媒体上慎言[J]
.中国报业,2011(8):73-73.
10
田大宪.
网络新闻评论的结构性矛盾与消解[J]
.今传媒,2006,14(06X):6-7.
被引量:2
当代传播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