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未成年人绑架杀人行为定性探讨——以立法解释为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何解决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主体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主体与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主体共同实施绑架并杀人行为的问题,存在诸多争论。立法条文和立法解释也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笔者在对上述两个问题中有关观点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着从更为合理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能为解决未成年人绑架杀人行为应如何定性提供一点出路和启示。
作者
赵运锋
机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第2期44-48,20,共6页
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关键词
刑事责任年龄
绑架杀人
身份犯
共同犯罪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沈玉忠.
关于绑架罪主体的思考[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2(4):49-51.
被引量:1
2
张建军.
降低绑架罪主体年龄之建言[J]
.人民检察,2002(6):12-13.
被引量:4
3
杜国强.
绑架罪若干问题研究[J]
.河北法学,2001,19(6):111-113.
被引量:7
4
由龙涛.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绑架杀人定性浅析[J]
.人民检察,2001(5):20-21.
被引量:5
5
孟庆华.
绑架罪若干问题探讨[J]
.云南法学,2000,13(4):24-2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肖中华.
论共同犯罪成立是否以符合同一犯罪构成为前提[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6):28-31.
被引量:11
2
彭凤莲.
论罪刑法定原则实施的制约因素[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4):9-16.
被引量:4
3
孙光骏,李希慧.
论绑架勒索罪的几个问题[J]
.法学评论,1998,16(1):57-61.
被引量:29
4
林亚刚,贾宇.
关于绑架及相关犯罪的几点探讨[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7,5(4):30-34.
被引量:9
5
张明楷.
论绑架勒赎罪[J]
.法商研究,1996,14(1):14-19.
被引量:31
6
杨旺年.
试论绑架勒索罪[J]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3):54-56.
被引量:6
7
林亚刚,贾宇.绑架及相关犯罪的几点探讨[A].丁慕英.李淳.胡云腾.刑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8
朱明锁.绑架罪的主体及其定罪量刑[N]检察日报,2000(003).
9
狄邦建.绑架罪主体不应排除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N]检察日报,2000(003).
10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11
1
张建军.
论刑法明确性原则的相对性[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2):223-237.
被引量:3
2
王小岭,聂新国,孔洁.
绑架罪法定死刑量刑情节的适用[J]
.理论观察,2007(5):118-119.
被引量:1
3
孙振江.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的刑法处遇[J]
.当代法学,2009,23(6):70-77.
被引量:10
4
肖江柳.
绑架罪的几个问题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9-60.
5
杨红兵.
绑架罪新论[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2):85-88.
6
颜超明.
故意杀人行为的类型化考量[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24(2):58-63.
被引量:1
7
王雪.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之刑事责任的标准[J]
.经济视角(中),2011(2):164-164.
8
胡晓华,黄钟灵.
对完善绑架罪立法的建议[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9):36-37.
9
李佳.
论刑事责任年龄上限和下限[J]
.才智,2012,0(2):16-16.
被引量:2
10
王雍方.
绑架罪立法完善浅谈[J]
.才智,2012,0(14):2-2.
1
王健根,刘志坚.
为帮“绝症”好友走上不归路[J]
.人民公安,2013(18):90-93.
2
何苦,江山.
拒绝家暴——走过灰色地带的成长:16岁少年缘何绑架杀人[J]
.法治与社会,2003(3):4-9.
3
孙喜峰.
对未成年人强索行为定性问题的探讨[J]
.求索,2005(2):89-90.
4
邵维国.
浅谈先秦时期身份犯问题[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69-73.
5
林惠辰.
关于“青少年犯罪”是否法律概念问题的探讨——与丛文辉同志商榷[J]
.青年研究,1985(3):49-53.
被引量:1
6
莫洪宪.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若干问题探讨[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5):40-44.
被引量:16
7
丛文辉.
再谈“青少年犯罪”不是法律概念——答林惠辰同志[J]
.青年研究,1985(11):52-56.
被引量:2
8
吴家林.
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7-10.
被引量:13
9
法博士.
故意伤害还是强迫吸毒[J]
.人民公安,2008(6):41-41.
10
正红.
越来越多女生涉黄涉黑[J]
.法律与生活,2004(20):45-46.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