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学生判断力的培养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面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冲击、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学生判断力的培养,才能够超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困境。
作者
任桂芳
机构地区
沈阳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7-109,共3页
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判断力
培养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1
顾海良.
铸就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
.求是,2004(22):48-50.
被引量:130
2
瞿卫星.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建设[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1):83-88.
被引量:16
3
凌大志 邓曼丽 刘彦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看法.教学与研究,2001,(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黄育馥.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J]
.国外社会科学,1999(1):39-44.
被引量:11
2
江小平.
信息化时代的法国[J]
.国外社会科学,1999(1):45-50.
被引量:22
3
金吾伦.
信息高速公路与文化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1997(1):4-15.
被引量:84
4
计算机伦理十诫[J].信息经济与技术,1997,(5).
5
摘自:http∥www.cnnic.net.cn/develst/cnnic200007.shtml.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1.15.
7
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388.
8
瞿卫星.
网络德育:世纪之交的德育新课题[J]
.教育评论,1999(3):18-20.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144
1
彭普秀.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5):37-41.
被引量:3
2
崔青青.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浅论[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41-143.
被引量:1
3
黄德林,刘先红.
网络道德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作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5):636-639.
被引量:9
4
张军.
网络道德含义释析——兼论网络道德主体的建构[J]
.前沿,2004(11):144-147.
被引量:4
5
明照凤.
网络背景下的青年道德社会化[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4(6):36-38.
被引量:2
6
秦红.
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讨[J]
.理论月刊,2005(7):149-151.
7
黄朗,陈松,邓德敏,张晓琴,刘鹏,项宏志,丁广龙,陈安敏.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与学生工作阵地建设[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7):307-312.
被引量:9
8
马敬.
浅谈体育院校“两课”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121-123.
9
邓晓琳.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9):351-353.
被引量:27
10
薛彩欣.
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7(3):52-5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
1
贾九斌.
新时期大学生与社会思潮的双向作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2):92-93.
被引量:12
2
尹金荣,包永平,吕淼华.
论主体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J]
.教育探索,2007(3):95-96.
被引量:5
3
于宏.
谈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7(12):77-78.
被引量:4
4
李涛.
“以人为本”——努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7(35):180-181.
被引量:2
5
邓晓春.
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
.理论导刊,2007(3):84-85.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彭洁.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8(9):106-107.
被引量:5
2
李景山,王鑫双.
坚持“三贴近”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3):85-87.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阳华兵,王笑君.
“三贴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18(3):52-56.
被引量:3
2
刘春梅.
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针服务大学生成才需求[J]
.中国科技博览,2010(2):316-316.
3
于林平.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之比较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1):46-49.
被引量:10
4
周家兴,刘丽果.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13(1):66-67.
5
郭庆.
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现代营销(下),2011(5):206-206.
6
叶长安.
高职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1):96-96.
7
刘丽果,周家兴.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4):52-54.
8
梁贵春,李艳英.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46-148.
9
梁贵春,李艳英,郭金丽.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推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初步思考[J]
.黑龙江科学,2013,4(9):236-237.
被引量:1
10
卢丹.
生命维度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向的探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142-143.
1
任玲.
理想语文的“放”与“收”[J]
.语文学习,2016,0(1):75-78.
2
施鹏.
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时代困境及超越[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9(3):4-7.
被引量:1
3
唐文艳.
新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之困境研究[J]
.商,2015,0(2):205-205.
4
黎晓娜,高岩.
师范生教育中关于中小学惩罚教育变革的时代启迪[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3(6):46-49.
5
李菲.
社会责任感生成遭遇的时代困境与教育思考[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94-98.
被引量:5
6
马宁,高亚玲.
对中小学德育评价时代困境的探讨[J]
.文教资料,2012(23):147-148.
被引量:4
7
张莉萍.
论儿童道德教育的时代困境[J]
.陇东学院学报,2013,24(5):118-120.
被引量:1
8
唐文艳.
新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话语困境分析[J]
.传承,2015,0(3):64-65.
9
邓大雪.
1979年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及时代困境[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6(4):105-108.
10
陈梅.
道德教育的时代困境:如何对待女大学生被包养现象[J]
.青春岁月,2012,0(2):338-339.
被引量:2
辽宁教育研究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