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济发达地区粮食持续发展之路——研究推广“三省二高”轻型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经济发达地区粮食持续发展之路——研究推广“三省二高”轻型栽培技术陈印军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加之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趋于下降,粮食生产出现了由过去的精耕细作,走向粗放式耕作的趋...
作者
陈印军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0,共3页
Chinese Rural Economy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发展
经济发达地区
栽培技术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林昌庭,夏建平,赵沛忠,丁四芳,石德峰,刘赵康,雷沈英.
杂交中稻加再生利用稳产高产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1996,37(2):51-54.
被引量:1
2
温怀楠,朱光,骆伟臣.
稻作不同栽培方式高产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1996,37(1):1-4.
被引量:10
3
尹福元,廖大标,张昌迪,杨怀壁,姚立强,吉颖,王庆农,陈付祥.
水稻机械抛秧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5,23(3):6-8.
被引量:3
4
郑建初,赵强基,赵剑宏,刘华周,袁从,赵国良,印继勤,童晓明.
江苏省水稻超高产技术及其生态经济效益[J]
.农村生态环境,1995,11(2):2-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蒋彭炎.1986年全省试种再生稻栽培技术经验总结[J]浙江农业科学,1987(04).
2
王家兴,郑发宝.
杂交中稻加再生亩产过吨粮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1992(2):6-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
1
施大伟,张成军,陈国祥,王萍,王静,吕川根.
低温对高产杂交稻抽穗期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2):40-44.
被引量:23
2
夏仲炎,谢元璋,刘勇,李显明.
水稻壮个体的增产机理及其讨论[J]
.中国稻米,1997,3(1):33-35.
被引量:13
3
傅德清.
塑盘培育水稻商品秧的效益与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1997(5):5-6.
被引量:1
4
陈印军,黄诗铿.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粮食生产发展的出路在科技[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8,19(1):40-44.
5
刘逊忠,周世益,黎国安,陈军,梁昌贵,黎彩凤.
不同施肥技术对超级稻免耕抛秧的效应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0(4):42-45.
被引量:10
6
谢光礼,刘逊忠,赖景南.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56-57.
被引量:1
7
谢光礼,刘逊忠,陈振强,赖景南.
平衡施肥对超级稻免耕抛秧产量与效益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1(2):39-41.
被引量:3
8
劳创波,刘逊忠,陈祖王.
不同施肥方法对超级稻抛栽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1(3):58-60.
被引量:2
9
何万福,刘逊忠,陈同聪.
不同泡田时间对超级稻免耕抛秧产量与效益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1(4):94-97.
10
宋建农,魏文军,王立臣.
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的试验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1996,27(S1):100-10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9
1
冯久先.
四川粮食主产县的困境、矛盾及出路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1994,15(11):24-30.
被引量:1
2
骆友生,张红宇.
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的农地制度创新[J]
.经济研究,1995,30(1):69-80.
被引量:96
3
王雅鹏.
粮食增产靠科技 科技增粮靠推广[J]
.中国农村经济,1996(5):28-32.
被引量:4
4
林晨光.
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粮食问题与出路[J]
.中国农村经济,1996(1):22-25.
被引量:2
5
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保证粮食有效供给[J]
.农业经济问题,1996,17(9):2-7.
被引量:1
6
许刚,佘之祥.
“九五”长江沿江经济带发展前景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4):289-293.
被引量:1
7
影响粮农积极性的深层原因与改革对策——南方产粮大市荆门市的调查报告[J]
.中国农村经济,1997(1):28-32.
被引量:1
8
戴膜安.商品粮基地面临的经济矛盾[J].农业经济问题,1994,(1).
9
陈雯,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年,6卷,1期
10
陈印军,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1期
引证文献
2
1
何垒,宋浩.
轻型栽培技术与粮田规模经营——关于浙江东阳蔡卢村改革实践的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1998(3):42-44.
2
刘新平,谢小立,易爱军.
长江流域商品粮基地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2):185-19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平仓,程冬兵.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方略探讨[J]
.人民长江,2020,51(1):120-123.
被引量:12
2
陈利顶,傅伯杰.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基本政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148-153.
被引量:8
3
高昌海,刘新平,谢光辉.
21世纪长江流域农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229-236.
被引量:8
4
高昌海,刘新平,谢光辉.
长江流域农业地域分异及专业化生产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3):332-338.
被引量:4
5
高昌海,刘新平,谢光辉.
入世后长江流域农业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J]
.热带地理,2000,20(3):233-237.
被引量:1
6
刘新平,王克林.
21世纪前期湖南粮食产业高效发展战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4):232-235.
被引量:7
7
李丽立,张彬,杨坤明,黄瑞林.
稻谷替代玉米饲喂肉鸭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1):60-63.
被引量:11
8
陈宇顺.
长江流域的主要人类活动干扰、水生态系统健康与水生态保护[J]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18,3(3):66-73.
被引量:15
1
吴盛华.
轻型栽培技术花开农村[J]
.农村青年,2008(8):14-15.
2
张真.
育秧技术创新对发展山区水稻生产的作用[J]
.江西农业科技,1999(4):23-24.
3
易之锑,刘开顺.
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方法的选择分析[J]
.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5):19-21.
4
何垒,宋浩.
轻型栽培技术与粮田规模经营——关于浙江东阳蔡卢村改革实践的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1998(3):42-44.
5
安涛.
“民工潮”与“民工荒”的思考[J]
.社科新视野,2005(1):20-23.
6
郑海霞,童菊儿,郑朝洪,徐扬.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以绍兴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4):435-439.
被引量:24
7
王海.
发展节本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J]
.中国农技推广,2001,17(4):6-8.
8
陈印军.
我国粮食形势不容乐观[J]
.中国农村观察,1995(5):11-14.
9
我国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及前景[J]
.现代农业,2005(10):6-6.
10
江西:5项水稻新技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30(5):52-52.
中国农村经济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