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独语与冥想:《秋兴》八首的现代观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杜甫不同时期的写作,呈现出一个从外部世界逐渐趋于内心的倾向,而这种内倾化,在夔州达到了一个极点。也就在这一特定的时刻,杜甫写出了极具现代主义精神风貌的伟大诗作。本文主要从冥想的气质、内倾的声音、音乐的思维、心理的逻辑等各个方面,探讨杜甫的《秋兴》八首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相通相应的特点,结论是,在多重意义上,一千多年前的杜甫早已为瓦雷里、里尔克、艾略特等现代主义诗人导夫先路。
作者 江弱水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72,共10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2

  • 1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元稹集》卷五六,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0页.
  • 2叶燮《原诗》内篇上,《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下册第571页
  • 3T.S. Eliot, 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5, p.4.
  • 4《杜甫(北征)小笺》,《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 5《李杜诗之比较》,《胡小石论文集》,第113页.
  • 6《朗诵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后写给中文系三年级同学的一封公开信》,《顾随全集》“著述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页.
  • 7T. S. Eliot, 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y, p. 23.
  • 8《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 9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26页.
  • 10仇兆鳌.《杜诗详注》第三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37页.

共引文献74

同被引文献66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