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6-547,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同被引文献127
-
1常纪文.再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评“法只调整社会关系”的传统法观点[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15(4):70-74. 被引量:7
-
2郭红欣.环境保护法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兼与李爱年教授商榷[J].法学评论,2002,20(6):69-74. 被引量:16
-
3曹明德.关于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若干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1):125-132. 被引量:31
-
4马凯.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J].求是,2005(16):7-9. 被引量:39
-
5徐祥民,李海清,李懋宁.生态保护优先:制定海岛法应贯彻的基本原则[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2):66-70. 被引量:8
-
6吴险峰,韩鹏.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现状与展望[J].环境保护,2006,34(10B):68-70. 被引量:6
-
7徐祥民.从现代环境法的发展阶段看循环型社会法的特点[J].学海,2007(1):49-54. 被引量:10
-
8徐祥民.被决定的法理——法学理论在生态文明中的革命[J].法学论坛,2007,22(1):30-33. 被引量:53
-
9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
10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二级引证文献40
-
1李松洋.碳中和下中欧蓝碳金融合作的法律障碍与应对[J].上海金融,2021(11):34-43. 被引量:9
-
2秦天宝,雷盟,张睿琦.回归法学本位的环境法学研究(1979~2020年)——基于8960篇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J].人大法律评论,2022(1):116-168.
-
3楚道文.移动源治理的若干法律对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1-86. 被引量:2
-
4王慧.被忽视的正义——环境保护中市场机制的非正义及其法律应对[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6(6):111-118. 被引量:8
-
5柯坚.环境法原则之思考——比较法视角下的共通性、差异性及其规范性建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163-170. 被引量:18
-
6柯坚.当代环境问题的法律回应——从部门性反应、部门化应对到跨部门协同的演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25-32. 被引量:31
-
7朱英.浅论确立公众参与原则的必要性及对策[J].延边党校学报,2011,26(1):47-48.
-
8林龙.从人性化的角度看环境法的精神[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9):25-26.
-
9钱水苗,魏琪.关于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几点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1):11-14. 被引量:4
-
10蔡华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意涵[J].教学与研究,2014(1):95-101. 被引量:5
-
1徐娜.“活化石”快热死了[J].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2010(5):28-29.
-
2气候变暖 蝙蝠开心[J].大自然探索,2005(4):4-4.
-
3“环境与遗传损害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Acta Genetica Sinica,2005,32(5):544-544.
-
4“环境与遗传损害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遗传,2005,27(3):386-386.
-
5徐娜.气候变暖 谁会最先灭绝[J].森林与人类,2010(1):94-95.
-
6徐娜.活化石难逃厄运——气候变暖威胁古老动物[J].知识就是力量,2010(7):24-25.
-
7李荣敖.世界淡水豚类[J].大自然,1989(1):40-42.
-
8陶.失去白暨豚,不能再失去江豚 长江淡水豚科考启动[J].渔业致富指南,2012(23):4-5.
-
9保护江豚该如何发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
-
10曲仲湘.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J].广东第二课堂(中学版),2012(7):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