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而我国现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确保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善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畅通农民利益表达的渠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
作者
周燕玲
机构地区
黔西南州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07X期84-84,245,共2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农民
利益表达
推进
新农村建设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颜三忠.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J]
.江汉论坛,2006(8):97-99.
被引量:9
2
周作翰,张英洪.
论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权利[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1):33-38.
被引量:38
3
刘伟.
我国农民利益保护问题[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2):29-32.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周作翰,张英洪.
论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权利[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4(1):33-38.
被引量:38
2
胡立和.
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民国民待遇[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180-184.
被引量:4
3
郭书田.
再论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1995,16(10):2-7.
被引量:3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
5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EB/OL].载中国社会学网站http://www.chinasociology.com/rzgd/rzgd046.htm,.
6
李连江 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A].吴国光.九七效益:香港与太平洋[J].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141-170.
7
程同顺,黄晓燕.
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共识与分歧[J]
.教学与研究,2003(3):42-47.
被引量:46
8
于建嵘.
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湖南省H县调查[J]
.战略与管理,2003(3):1-16.
被引量:145
9
于建嵘.
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
.社会学研究,2004(2):49-55.
被引量:465
共引文献
59
1
毛丛群,赵新龙.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权利体系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1):6-8.
被引量:2
2
李长健,张锋.
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功能机制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34-37.
3
颜三忠.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善农民权益法律保障机制[J]
.农业考古,2006(3):83-86.
被引量:6
4
吴绍琪,毕铁居.
农民权益缺失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5):663-665.
被引量:3
5
李韶杰,万桃涛.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1):42-43.
被引量:4
6
李长健.
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
.中国法学,2005(3):120-134.
被引量:271
7
张英洪.
当代中国农民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11-16.
被引量:5
8
吴春生,肖志坚.
新时期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调整[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27(1):27-29.
9
杜玉珍.
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与思路[J]
.甘肃社会科学,2006(2):223-227.
被引量:5
10
唐容桢.
农民权益保护的立法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75-7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房桂芝,董礼刚.
建立完善的农民利益表达与沟通渠道——对农民集体上访的几点思考[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3):52-54.
被引量:13
2
杨正喜,唐鸣.
论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J]
.中州学刊,2006(3):9-11.
被引量:19
3
林松柏.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民利益表达[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4):1-2.
被引量:2
4
武风华.
“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农民利益表达和实现机制的有益探索[J]
.学习论坛,2006,22(8):50-52.
被引量:1
5
王学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5):72-75.
被引量:8
6
方德汕,吴华长.
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农民利益表达[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75-77.
被引量:3
7
魏健馨.
我国村民自治面临的现实困境[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22(1):94-96.
被引量:1
8
张东波.
“村民自治”的涵义[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31-34.
被引量:1
9
胡美灵,肖建华.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利益表达[J]
.行政与法,2007(11):49-52.
被引量:4
10
薛洪生.
当代农民的利益表达与农村稳定——以农民主体性文化视角论社会和谐的构建范式[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134-136.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涂晓芳,张欣.
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3(1):103-105.
被引量:2
2
姚望.
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问题研究述评[J]
.新疆社科论坛,2009(1):50-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宫秀琪.
城市化拆迁视阈下农民利益表达的现状及途径——以山西省阳泉市某村为例[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2):54-57.
被引量:1
2
石伶亚,黄斌斌.
比较视野中的利益表达理论追溯及探讨[J]
.许昌学院学报,2013,32(3):110-115.
3
邹鹰.
社会福利治理转型与乡村干部角色重塑——基于Z县农村低保制度的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17(4):93-99.
1
力.
农民利益表达机制需重构[J]
.南方农村,2009,25(5):52-52.
2
邱聪江.
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以浙江省慈溪市的调研为例[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4):91-93.
被引量:10
3
丁继友.
浅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J]
.科技信息,2012(27):470-470.
4
颜三忠,洪萍.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2(5):7-10.
被引量:1
5
邓贤明.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之刍议[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12(12):142-142.
6
郝香花.
建设新农村必须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3):79-81.
7
高乃云.
“三农”视域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J]
.求实,2010(1):85-89.
被引量:5
8
朱洪娣.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2):81-82.
被引量:2
9
长江水利委员会[J]
.学习月刊,2014(2):129-129.
10
任中平.
必须重新构建农民利益表达机制[J]
.农村工作通讯,2009(16):37-37.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 第07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