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走向中介组织的中小学教研机构改革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学研究室(简称教研室)是我国特有的研究机构,在新的教育现象下,要求教研室从依附于教育行政部门变革为独立的研究机构;改传统的行政计划式的运作方式为指导服务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变革成教育中介组织服务于教育教学以及学校、教师。
作者
刘霞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19,共3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关键词
社会中介组织
教育中介组织
教研室变革
教学研究中介组织
分类号
G526.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4
1
刘碧强.WTO背景下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EB/OL]http://www.chinareform.org.cn/ad/zhongjie/25.htm中国(海南)中介组织发展高层论坛论
2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定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0.
3
孙绵涛,康翠萍.
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
.教育研究,2006,27(12):22-28.
被引量:109
4
周光礼.
论教育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5):47-5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信春鹰,张烨.
全球化结社革命与社团立法[J]
.法学研究,1998,20(3):110-120.
被引量:51
2
孙绵涛.
教育体制理论的新诠释[J]
.教育研究,2004,25(12):17-22.
被引量:46
3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黎军:《行业组织的行政法研究》.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第212页.
5
文正邦、陆伟明:《社会中介组织的行政法问题初探》,载罗豪才:《行政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
6
The Concept of Tizhi in Chinese Education(中国教育体制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7
孙绵涛,康翠萍.
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5(3):22-26.
被引量:21
8
戴革萍,毛水生,王庆文.
关于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几点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03(3):30-33.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18
1
茶世俊,梁娜,靳伟,刘胜兰.
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协同机制的理论构建——以协同学为理论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21(5):42-50.
被引量:12
2
王桐,司晓宏.
后疫情时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的优化——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探析[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0(1):201-214.
被引量:1
3
李聪.
浅析教育中介组织的干预模型[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22(3):26-29.
4
邓旭,赵刚.
制度规约下教育政策绩效评估框架的建构[J]
.教育学术月刊,2013(8):39-43.
被引量:3
5
姜超.
农村从教:不想去还是去不了?——基于一位村小教师的访谈资料[J]
.教育学术月刊,2015(4):39-45.
被引量:7
6
孙绵涛,康翠萍.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机制[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4):1-5.
被引量:2
7
孙绵涛,康翠萍.
社会机制论[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0):1-11.
被引量:18
8
王运宏.
我国职业教育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中国高教研究,2008(4):74-75.
被引量:1
9
刘旭刚,徐杏元.
建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探讨[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2):62-65.
10
徐兴旺.
论教育行政权的有效行使[J]
.中国高教研究,2008(9):33-35.
同被引文献
34
1
王艳玲,胡惠闵.
我国教研机构的类型与职能:基于全国抽样调查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20(15):23-31.
被引量:13
2
龚迎祥.
当好中学政治教研员之我见[J]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8,0(Z1):80-81.
被引量:1
3
冯恩光.
教研员如何听课评课[J]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7,0(10):35-36.
被引量:1
4
张益森.
教研员应努力成为教师的知心人[J]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1,0(7):26-27.
被引量:1
5
王金星,魏长庆.
构建新型教研制度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山东诸城市教研室“改革教研方式,转变教研职能”工作纪实[J]
.中小学管理,2004(12):50-52.
被引量:1
6
赵锋.
教研员服务使命的回归[J]
.上海教育,2004(12S):22-23.
被引量:1
7
庞雪群,朱昆,庞晓晴.
论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教师科研素质[J]
.学术论坛,2006,29(2):203-204.
被引量:4
8
王成锦,胡小斌,向召耀,徐永生.
协会教研:区域教研的有效模式[J]
.中小学管理,2006(3):44-44.
被引量:2
9
陈文.
略论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J]
.教育探索,2006(10):32-33.
被引量:4
10
青岛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教研员适当兼课.人民教育,1964,(10).
引证文献
3
1
李凌.
我国教研室研究的回顾[J]
.中国教师,2010(13):36-38.
2
曾天山,王新波.
中小学教科研亟须走向3.0版——基于3000多名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素养问卷调查的分析[J]
.人民教育,2017(20):32-40.
被引量:33
3
霍国强,于川.
区县教研机构的角色与职能研究——基于H市9个区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相关工作文本的分析[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3(3):9-12.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张铭凯.
中小学教师科研自觉的三重判读:所为、难为与可为[J]
.现代教育管理,2021(5):86-92.
被引量:8
2
潘怀林.
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及改善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18(15):51-53.
被引量:1
3
涂丹霞,涂世友.
论文写作规范与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合办学校为例[J]
.教师教育论坛,2018,31(4):28-31.
被引量:3
4
胡蝶.
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现状及其提升策略[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35(5):52-57.
被引量:3
5
汪豪浩.
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校本教研的现状、思考及出路——基于河南省校本教研问卷调查大数据[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9,0(11):17-22.
6
苗培周.
新时代乡村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22(2):22-27.
被引量:5
7
王建军,陈丽翠.
中小学教师集体教研:“空心化”现象与“实心化”回归[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2):43-49.
被引量:18
8
刘正萍,王紫妍,苏暄.
试论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有效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2):45-47.
被引量:3
9
项纯.
关注教师科研体验的“微”教育科研 实用策略探析[J]
.师资建设,2019,32(12):26-31.
10
李毅,何莎薇,姜文茜.
重大疫情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作用发挥的调查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2020,32(3):25-32.
被引量:5
1
蒋丰.
中小学不同类型教研活动的比较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3):43-45.
被引量:2
2
闫学.
中小学教研,为何热不起来?[J]
.教师博览(中旬刊),2010(11):64-64.
3
李霞.
有效教学呼唤教研方式的创新[J]
.中国音乐教育,2010(1):52-53.
被引量:1
4
庄华涛.
我与《教师博览》的情缘[J]
.教师博览(中旬刊),2013(11).
5
黄可欣.
论我国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对策[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1(1):89-90.
6
李根龙.
指导服务 研训一体 深化课改 提高质效[J]
.化学教学,2003(7):47-48.
7
柳阳辉.
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27(1):62-64.
8
董晓蓉.
改善中小学教研活动效果的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16,0(5):31-34.
被引量:2
9
霍玉文.
终身教育视野下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J]
.成才与就业,2011(5):23-23.
被引量:1
10
刘锦,高葆新.
素质教学与常规教研——关于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中小学教研工作的思考[J]
.普教研究,1997(3):38-39.
当代教育科学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