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恐怖工具性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恐怖主义犯罪的“恐怖工具性”是指恐怖主义犯罪把制造社会恐怖作为实现其最终目标的手段。恐怖主义犯罪的恐怖工具性首先表现在其恐怖性上,恐怖主义犯罪的恐怖工具性同时还体现在恐怖的工具性上,也就是说恐怖分子总是把恐怖袭击作为实现其最终目标的手段。把握恐怖主义犯罪的这一特点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把握恐怖主义犯罪,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保护人权。
作者
喻义东
机构地区
湖南理工学院
出处
《实事求是》
2007年第3期65-66,共2页
Seek Truth From Facts
关键词
恐怖主义犯罪
恐怖性
工具性
分类号
D90-059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黄涧秋.
恐怖主义的内涵及其惩治原则[J]
.社会科学家,2002,17(2):30-33.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林灿铃.
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与国际犯罪[J]
.河北法学,1999,17(1):28-34.
被引量:8
2
中国国际法年刊(1996)[Z].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530.
3
Robert A. Friedlander. Reflections on Terrorist Havens[M]. in 68 Readings on International Law from the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378.
4
中华法学大辞典——国际法卷[Z].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342.
5
Lyal S. Sunga. The Emerging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M].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 200.
6
Lyal S. Sunga. The emerging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Law[M].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 201.
7
曾建明.国际公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611.
8
黄志雄.
反恐怖主义:国际法的发展与挑战[J]
.法学杂志,2000,21(6):24-25.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9
1
李运文.
关于恐怖主义定义的误区与缺失[J]
.公安研究,2003(7):88-92.
被引量:4
2
喻义东.
恐怖主义犯罪目的之辨正[J]
.湖南社会科学,2006(3):46-48.
被引量:9
3
喻义东.
恐怖主义犯罪概念内涵探析[J]
.兰州学刊,2007(11):116-119.
被引量:2
4
喻义东.
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恐怖工具性[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10):90-92.
被引量:2
5
黄辉进,余志华.
浅谈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11Z):46-47.
6
喻义东.
恐怖主义犯罪法益问题研究[J]
.清华法治论衡,2014(1):297-323.
被引量:4
7
倪荫林.
对恐怖活动的理性解剖[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3):19-21.
被引量:1
8
夏勇,王焰.
我国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定义研究的综述[J]
.法商研究,2004,21(1):129-138.
被引量:17
9
李运文.
关于恐怖主义定义误区与缺失的思考[J]
.国际政治研究,2003,24(2):89-9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3
1
李晓明.
论对犯罪客体的质疑[J]
.法学杂志,2001,22(5):21-24.
被引量:10
2
秦兴大.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1998(2):34-38.
被引量:2
3
叶俊.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对策初探[J]
.公安研究,2008,0(6):19-23.
被引量:4
4
胡康生.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草案)》的说明[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1):18-19.
被引量:9
5
喻义东.
论恐怖主义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地位[J]
.法学,2005(2):64-71.
被引量:21
6
舒迟.
国际恐怖与国际政治[J]
.读书,2001(11):3-8.
被引量:3
7
王水明.
论洗钱犯罪与国际恐怖主义融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35.
被引量:2
8
喻义东.
恐怖主义犯罪目的之辨正[J]
.湖南社会科学,2006(3):46-48.
被引量:9
9
罗开卷.
试论我国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的防范对策[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7(2):70-73.
被引量:3
10
王牧.
犯罪概念:刑法之内与刑法之外[J]
.法学研究,2007,29(2):3-20.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3
1
杨正鸣.
国际恐怖活动社会基础与特征[J]
.犯罪研究,2008(6):2-9.
2
左琳.
国外轨道交通破坏事件的统计与分析[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6):75-75.
3
喻义东.
恐怖主义犯罪法益问题研究[J]
.清华法治论衡,2014(1):297-32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卢有学,吴永辉.
我国刑法“涉恐”条款的系统化分析-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条款[J]
.海峡法学,2016,18(1):39-48.
被引量:8
2
雷苗苗.
选择性主观要素在恐怖性犯罪司法评价中的适用[J]
.社科纵横,2019,34(8):65-68.
3
李卫海,胡占锋.
海上暴恐罪设立的法理[J]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3(3):51-64.
被引量:1
4
边思元.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的犯罪构成[J]
.智富时代,2017,0(5X):203-203.
1
喻义东.
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恐怖工具性[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10):90-92.
被引量:2
2
李静,饶志平.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念初探[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2(4):39-41.
3
王红.
婆媳本是一家人[J]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10(9):60-60.
4
董士昙.
对民族分离主义特征的几点思考[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1):76-78.
5
李宇飞.
论恐怖性爆炸犯罪[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3):75-78.
被引量:1
6
何显明.
死亡学论纲[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89(2):89-94.
7
王秋峰.
反恐合作问题刍议[J]
.法制与社会,2008(1).
被引量:1
8
王勇立.
从昆明暴恐案谈我国反恐立法[J]
.才智,2013,0(36):180-180.
9
杨辉解.
个体恐怖犯罪概念辨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140-146.
被引量:18
10
任红杰.
当代恐怖主义的基本特征[J]
.高校理论战线,2004(7):50-53.
实事求是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