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实质上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诠释。发展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世界观回应,标志着我们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是与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和荣辱观相统一的世界观体系。
作者
程伟礼
机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2-105,共4页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
发展的本质
发展的根本目的与价值趋向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84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共引文献
784
1
孙运福.
坚持以发展为中心的改革稳定观[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8-11.
2
明子夫.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对资本主义自由的扬弃[J]
.理论学刊,2004(9):37-39.
被引量:2
3
李庆钧.
路径依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2004(5):12-16.
4
李知恕.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J]
.理论与改革,2002(3):32-35.
被引量:5
5
赵利民,李孝弟.
论马克思恩格斯美育思想特质[J]
.齐鲁学刊,2001(2):81-84.
被引量:1
6
石本惠.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J]
.社会主义研究,2004(6):50-52.
被引量:3
7
金惠敏.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47-59.
被引量:35
8
陈颜.
论邓小平的民族经济观[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6):55-58.
被引量:1
9
张江河.
对权利与义务问题的新思考[J]
.法律科学,2002,20(6):3-17.
被引量:15
10
李文亚.
论经济全球化中道德的变革与作用[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110-114.
同被引文献
23
1
杨秀丽.
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解读[J]
.理论观察,2007(2):17-18.
被引量:1
2
.周恩来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
.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78.
4
孙中山选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
.毛泽东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0.
6
.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
.陈云文选(1956-198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
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脚注1).
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383,255.
引证文献
3
1
姜岩,李福生.
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时代传承[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7):19-21.
被引量:1
2
单孝虹.
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演进探析[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5):129-134.
被引量:14
3
曹必文.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体现[J]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0(2):53-5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赵中源,梅园.
回顾与反思:理论界关于民生若干问题的研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101-104.
被引量:18
2
王禹军.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述评[J]
.理论导刊,2010(11):90-92.
被引量:2
3
王禹军.
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现状与展望[J]
.商业时代,2011(1):4-5.
被引量:1
4
王峰.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研究综述[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4):46-48.
5
王峰.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研究综述[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7):1-5.
6
白艳丽.
毛泽东民生思想对新疆民生建设的启示[J]
.学理论,2011(36):15-16.
被引量:2
7
赵淑梅.
新世纪以来中共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趋向[J]
.长白学刊,2012(1):123-128.
被引量:1
8
赵淑梅.
十年来中共政治思想史研究趋向[J]
.北京党史,2011(6):32-36.
被引量:3
9
常素芳.
民生时代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与践行[J]
.中国成人教育,2012(7):71-73.
10
吴晓霞.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述评[J]
.时代经贸,2012,10(6):23-24.
1
刘吉昌.
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和迎接全球化挑战的时代课题[J]
.理论前沿,2002(7).
2
龚小丹.
陈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诠释[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9(8):19-21.
3
王蓓.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2-13.
被引量:1
4
刘文斌.
浅谈邓小平方法论的时代特征[J]
.理论导报,1999,0(1):9-10.
5
张燕韡.
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J]
.云南社会科学,2007(4):47-49.
被引量:2
6
魏澄荣.
邓小平理论对我国迎接全球化挑战的启迪[J]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1):33-36.
7
赵洪波.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科技发展的价值导向[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4):37-40.
被引量:2
8
陈金龙.
领袖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理论学刊,2009(11):6-8.
被引量:5
9
周民.
论毛泽东的文化理想[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6):19-24.
10
顾瑞漒.
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诠释[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1):3-7.
被引量:3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