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期54-56,共3页
Feed Industry
参考文献9
1 张德成,王杰,窦晓利.苹果渣饲料的研究与应用[J] .饲料博览,2004,16(11):40-41. 被引量:4
2 李志西.苹果渣综合利用研究[J] .黄牛杂志,2002,28(4):58-62. 被引量:54
3 孙攀峰,高腾云,肖杰.苹果渣饲用价值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2004,31(6):13-16. 被引量:13
4 贺克勇,薛泉宏,来航线,辛健康.苹果渣饲料的营养价值与加工利用[J] .饲料广角,2004(4):26-28. 被引量:30
5 司翔宇,李志西,葛蕾.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质工艺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4):32-33. 被引量:6
6 王文娟,汪水平.柑橘渣的综合利用[J] .中国饲料,2004(14):30-33. 被引量:19
7 张惠雄.柑桔加工过程中果渣的发酵处理研究[J] .粮油食品科技,2004,12(5):13-15. 被引量:8
8 Joshi Y K,Sandhu D K.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an animal feed byproduct produced by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of apple pomace[J].Bioresource Technolog,1997,56(2):251~255
9 Rahmat H,Hodge R A,Manderson G J,et al.Solidsubstrate fermentation of Kloeckern apiculata and Candida utilis on apple pomace to produce to produce an improvd stock feed[J].World Journal of Micriobiology&Biotechnology,1995,11 (2):168~170
二级参考文献19
1 孔祥浩,郭金双.葡萄渣饲用研究概况[J] .中国饲料,1997(6):37-38. 被引量:13
2 杨福有,祁周约,李彩凤,杨向东.陕西苹果渣生产利用现状调查[J] .陕西农业科学,1999(4):29-30. 被引量:33
3 籍保平,尤希风,张博润.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工艺条件[J] .生物工程进展,1999,19(5):30-33. 被引量:39
4 蔡俊,邱雁临.啤酒糟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影响因子的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0(4):30-31. 被引量:21
5 杨福有,祁周约,李彩风,杨向东.苹果渣营养成分分析及饲用价值评估[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0,35(3):340-344. 被引量:85
6 陈翠微,刘长江,郭文洁,张博润.微生物发酵农作物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与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4):291-293. 被引量:48
7 杨福有,祁周约,李彩凤,杨向东.苹果渣代替麸皮饲喂猪试验[J] .西北农业学报,2000,9(2):25-27. 被引量:17
8 王晋杰,尚文博,叱干宁.苹果渣饲料的加工与应用[J] .饲料研究,2000,23(6):21-21. 被引量:22
9 李彩凤,杨福有.苹果渣的营养成分及利用[J] .饲料博览,2001,13(2):38-38. 被引量:42
10 张鸣歧,张翔宇,杨守庆.苹果渣青贮及饲喂奶牛效果观察[J] .农牧产品开发,2001(3):23-24.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118
1 单杨,李高阳.现代生物技术在柑橘工业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07,23(5):142-145. 被引量:16
2 李志西,李卫民,薛泉宏,杜双奎.发酵苹果渣饲料有机酸及微生物组成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z1):33-35. 被引量:8
3 肖健,来航线,姜林,薛泉宏,张海燕,吴超.不同菌株对苹果渣青贮饲料发酵效果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3):83-88. 被引量:4
4 许茹,武文洁.偏最小二乘回归法预测酰胺化低酯果胶性能[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6):23-26.
5 柴丽红,王媛,左霖,杨莉,李春荣.发酵法制备苹果渣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11):69-71. 被引量:7
6 张德成,王杰,窦晓利.苹果渣饲料的研究与应用[J] .饲料博览,2004,16(11):40-41. 被引量:4
7 张文会.苹果渣膳食纤维研究[J] .西藏农业科技,2004,26(4):14-19. 被引量:6
8 夏其乐,邢建荣,邵敏,郑美瑜,程绍南.果渣饲用研究进展[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3):30-31. 被引量:3
9 李龙,刘兴.苹果渣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26(3):6-8. 被引量:6
10 陈金雄.用苹果渣代替麸皮饲喂乳牛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J] .福建畜牧兽医,2005,27(3):5-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221
1 毛婷,魏亚琴,杨红建,牛永艳,陈娟,王治业.牦牛粪便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优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11):106-116. 被引量:18
2 刘传富,孙润仓,张爱萍,任俊莉.农林废弃物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6,26(z1):84-87. 被引量:21
3 张居尚,杨新文,雷萍,孙悦迎,张文隽,张慧.利用苹果渣发酵生产L-苹果酸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127-129. 被引量:2
4 刘海霞,王峰,赵雁武,仇农学.苹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提取及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6):146-150. 被引量:12
5 孟丽,张波,李玉.沙枣树代替阔叶树木屑栽培平菇试验[J] .中国食用菌,2009,28(6):23-24. 被引量:2
6 杨辉,张宏,徐可为.苹果渣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工艺条件优化[J] .食品科技,2004,29(7):57-60. 被引量:8
7 王颖,郭璇华.农产品中重金属铅、砷、铬、镉的前处理及检测[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3):121-124. 被引量:16
8 张德成,王杰,窦晓利.苹果渣饲料的研究与应用[J] .饲料博览,2004,16(11):40-41. 被引量:4
9 马艳萍,马惠玲,陈长友,杜宏强.苹果渣固态酒精发酵工艺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1):81-84. 被引量:13
10 章力建,朱立志.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2):4-7. 被引量:80
引证文献16
1 牛智有,赵思明,姜开明.苹果渣干燥特性与模型的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8,30(6):134-137. 被引量:8
2 杜方岭.山东省苹果汁加工废弃物开发利用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09(1):60-62. 被引量:3
3 杨保伟,盛敏,来航线,岳田利.苹果渣基质柠檬酸高产菌株选育[J] .微生物学杂志,2008,28(6):24-29. 被引量:3
4 程江华,闫晓明,何成芳,朱鸿杰,何金柱.基于4R理论的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初探[J] .农产品加工(下),2010(11):26-29. 被引量:3
5 刘芸,仇农学,殷红.以苹果渣为基质发酵生产凤尾菇白灵菇猴头菇菌丝的试验[J] .食用菌,2010,32(6):28-30. 被引量:6
6 赵国鹏,席北斗,夏训峰,魏自民,李鸣晓,李丹,刘东明.固态发酵技术及其在农产品加工业废渣处理中的应用[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2,2(5):441-448. 被引量:5
7 李帅,郭玉蓉,吴昊,郑文龙,张娟,张晓瑞.苹果渣、复原羊乳无蔗糖发酵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6):189-192. 被引量:4
8 李帅,郭玉蓉,郑文龙,张娟,蒋莲,张晓瑞.玉米粉对苹果鲜渣发酵的影响及发酵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8):157-160.
9 宋国彬,郑华,张雯雯,李坤,徐涓,冀浩博,张弘.余甘子渣的加热蒸发干燥特性及其表达模型[J] .应用化工,2015,44(4):652-655. 被引量:1
10 李扬扬,李帅,郭玉蓉,施春阳,张晓瑞,邓红.辅料对乳酸菌发酵苹果肉渣膳食纤维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1):218-222.
二级引证文献65
1 赵国群,张伟,张桂.辣椒粕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菌种筛选研究[J] .中国酿造,2009,28(7):109-111. 被引量:11
2 周旺,程裕东,张云蓉.辣椒粉的微波干燥特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19):65-69. 被引量:15
3 陈合,余建军,舒国伟,李世玉,曾杰.产朊假丝酵母1807高产培养基的优化[J] .中国调味品,2010,35(7):52-54. 被引量:7
4 牛鹏飞,仇农学,郭玉蓉,杜寅.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浓缩苹果汁中6种农药残留[J] .江苏农业学报,2010,26(4):843-847. 被引量:3
5 程江华,闫晓明,何成芳,朱鸿杰,何金柱.基于4R理论的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初探[J] .农产品加工(下),2010(11):26-29. 被引量:3
6 张平安,张建威,宋连军,赵秋艳.豆渣微波热风联合干燥特性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5):528-530. 被引量:7
7 王兆君,刘帅.青岛市低碳农村实践区建设内容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22-15025. 被引量:4
8 杜江,耿欣.植物性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和开发的现状[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10-414. 被引量:5
9 王君,房升,陈杰,孟岳成.糖渍甘薯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J] .食品科学,2012,33(7):105-109. 被引量:18
10 王新,孙悦超,李旭英.沉水植物热风干燥特性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1):148-152.
1 葛德光.砀山县做大做强水果加工业[J] .中国果业信息,2007,24(7):35-35.
2 卢丙俊.苹果加工中废渣的利用[J] .现代农业,2007(9):6-7. 被引量:3
3 章近夫.乐清市仙溪镇水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温州农业科技,2003(3):7-9.
4 蔡仁林.湛江市水果生产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 .果农之友,2003(10):37-37.
5 葛德光.砀山建立水果加工业的金融绿色通道[J] .中国果业信息,2008,25(4):34-34.
6 杜世霭.邕宁县水果生产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 .广西园艺,2005,16(1):26-28.
7 陈国岐.变废为宝的秸秆分解剂[J] .科学种养,2006,0(12):41-41.
8 肖军.水果加工业滞后 广东荔枝面临销售压力[J] .农产品加工,2013(7):58-59.
9 金莹,何蔚娟,张秀军.核果类水果去核机现状的分析[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3):33-34. 被引量:15
10 葛德光.砀山县大力实施水果加工业扩张战略[J] .中国果业信息,2009,26(4):3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