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931年安徽水灾状况及救济考察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31年特大洪水,安徽是受灾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引起广泛社会关注,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进行了大规模救济活动。当时社会的动乱,经济的衰竭,官僚体系的腐败,使得救济过程弊病横生,凸显了30年代初政府社会控制力量的薄弱和整体社会的衰乱特征。
作者
刘长生
张金俊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8-51,共4页
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关键词
安徽
1931
水灾
救济
衰乱
分类号
K263.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朴敬石.
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活动与民间义赈[J]
.江苏社会科学,2004(5):219-226.
被引量:19
2
孙语圣.
1931年皖北赈务舞弊案[J]
.民国春秋,1998(5):24-25.
被引量:10
3
金胜一.
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4):134-149.
被引量:33
4
王方中.
1931年江淮大水灾及其后果[J]
.近代史研究,1990(1):214-227.
被引量:35
5
刘招成.
华洋义赈会的农村合作运动述论[J]
.贵州文史丛刊,2003(1):61-6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刘五书.
论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救荒[J]
.史学月刊,1997(2):70-76.
被引量:34
2
李文海.
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J]
.清史研究,1993(3):27-35.
被引量:75
3
姚恩荣,邹迎曦.
1917-1937年大丰等六盐垦公司植棉简况[J]
.历史档案,1983(3):113-121.
被引量:1
4
陈意新.
农村合作运动与中国现代农业金融的困窘——以华洋义赈会为中心的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3):75-85.
被引量:19
5
刘长生,张金俊.
1931年安徽水灾状况及救济考察[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3):48-51.
被引量:2
6
千家驹.中国乡村建设批判,1936.
7
李景汉.定县农村借贷调查,1934(03).
8
上海档案馆.华洋义赈会征信录.
9
大公报,1936.
10
章元善.华洋义赈会的合作事业,1982.
共引文献
88
1
孔祥成.
国民政府1931年水灾救济理念及其绩效[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2):230-236.
被引量:7
2
黄升永,徐元德.
民国安徽灾荒与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研究[J]
.黑龙江史志,2010(9):33-37.
被引量:1
3
王方中.
本世纪30年代(抗战前)农村地价下跌问题初探[J]
.近代史研究,1993(3):189-218.
被引量:13
4
张生.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关税改革述评[J]
.近代史研究,1993(2):208-220.
被引量:3
5
张水良.
二战时期国统区的三次大灾荒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90-98.
被引量:4
6
宋士云.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绩效浅析[J]
.齐鲁学刊,2004(5):50-56.
被引量:4
7
孙语圣.
民国时期安徽灾荒成因浅析[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1):53-56.
被引量:8
8
胡惠芳.
民国时期蝗灾初探[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1):17-19.
被引量:4
9
苏全有,李风华.
民国时期河南灾荒史研究述评[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63-65.
被引量:7
10
孙语圣.
民国时期安徽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1(1):36-39.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1
1
黄升永,徐元德.
民国安徽灾荒与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研究[J]
.黑龙江史志,2010(9):33-37.
被引量:1
2
陈意新.
农村合作运动与中国现代农业金融的困窘——以华洋义赈会为中心的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3):75-85.
被引量:19
3
千家驹.中国乡村建设批判,1936.
4
李景汉.定县农村借贷调查,1934(03).
5
上海档案馆.华洋义赈会征信录.
6
大公报,1936.
7
章元善.华洋义赈会的合作事业,1982.
8
乡村建设实验,1935.
9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查看详情,1936(06).
10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农赈说明,1932.
引证文献
2
1
刘招成.
华洋义赈会的农村合作运动述论[J]
.贵州文史丛刊,2003(1):61-68.
被引量:8
2
房利.
晚清和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对乡村生活环境的破坏——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考察[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4):64-6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刘长生,张金俊.
1931年安徽水灾状况及救济考察[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3):48-51.
被引量:2
2
刘纪荣.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近代农村合作运动——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村为中心的历史考察[J]
.中国农村观察,2008(2):28-39.
被引量:13
3
扈书霞,杨善发.
论“合作运动”中伦理精神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意义[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2):51-52.
被引量:1
4
张深溪.
试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村合作社资金的运行与成效[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6):88-91.
被引量:1
5
魏本权.
1980年代以来民国农村合作运动研究述评[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0(6):116-122.
被引量:4
6
康金莉.
早期中国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的诱致性制度变迁[J]
.财经研究,2013,39(9):35-46.
7
周建波,刘婷.
思想、制度、绩效——对华洋义赈会合作社“中农化”现象的分析[J]
.经济思想史学刊,2022(4):58-91.
被引量:2
8
田占营,袁莉云.
民国时期建水地区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及启示[J]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3(4):85-88.
9
田占营.
从乡村振兴看民国时期建水地区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J]
.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23(1):36-39.
10
平心豪.
华洋义赈会合作运动改进农村风俗之考察[J]
.天中学刊,2024,39(5):116-124.
1
王龙.
慈禧与维多利亚女王的距离有多远?[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0(2):78-83.
2
孙庆.
冷战的本质特征及其结局的必然性[J]
.江苏社会科学,1998(5):114-119.
3
肖伊绯.
胡适与故宫(下)[J]
.紫禁城,2015,0(4):12-15.
被引量:1
4
栾凡.
元明清时期东北民族社会之比较[J]
.东北史地,2008,0(4):37-40.
5
刘颖.
1976年至今的越南国会发展过程及启示[J]
.学理论,2016(6):164-165.
6
赵文红.
试论清代云南藏区的社会控制力量[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1):49-53.
7
赵正霞.
走进北国[J]
.中国统计,2008,23(12):37-37.
8
祁振声,郭书彬.
野趣横生小五台[J]
.大自然,2006(2):61-65.
9
牛锐.
妙趣横生话“竹联”[J]
.新高考(语文学习),2017,0(1):35-36.
10
苏哈托[J]
.人民公安,2008(3):16-16.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