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鮸状黄姑鱼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鮸状黄姑鱼的分类地位和生态习性,描述了该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过程,总结了其人工繁育过程中的亲鱼选择和暂养、催产、苗种培育和海水网箱养殖等技术;探讨了鮸状黄姑鱼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前景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
胡则辉
徐君卓
史会来
机构地区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Fisheries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鮸状黄姑鱼
生态习性
繁殖
资源保护
分类号
S965.3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2
1
谢忠明,徐君卓,杨星星,等.黄姑鱼养殖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9.
2
马梁,王军,陈武各,苏永全,丁少雄,王德祥,尤颖哲.
鮸状黄姑鱼与大黄鱼人工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3):378-382.
被引量:29
3
王德祥,王军,郭丰,梁君荣,覃映雪.
鮸状黄姑鱼染色体核型的研究[J]
.海洋科学,2002,26(11):68-70.
被引量:25
4
胡石柳,张其永.
鮸状黄姑鱼生物学及养殖[J]
.福建水产,1997,19(4):40-46.
被引量:5
5
柴雪良,徐洪科.
状黄姑鱼行为习性及对水质因子耐受性的初步研究[J]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1995,14(2):62-67.
被引量:8
6
洪万树,吴鼎勋,单保党,陈政宏.
鮸状黄姑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实验生态[J]
.台湾海峡,1999,18(3):320-324.
被引量:7
7
胡石柳.
鮸状黄姑鱼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33-40.
被引量:14
8
胡家财,何尚贵.
■状黄姑鱼人工繁殖及海水池塘育苗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31-36.
被引量:4
9
丁少雄,王军,全成干,苏永全.
野生与养殖鮸状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比较[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4):922-926.
被引量:13
10
丁少雄,王军,全成干,苏永全.
鮸状黄姑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J]
.科学通报,1998,43(21):2294-2299.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孙振兴.
日本水产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J]
.国外水产,1993(2):1-5.
被引量:2
2
尤锋.
黑鲷三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J]
.海洋与湖沼,1993,24(3):248-255.
被引量:31
3
王金星,赵小凡,王相民,田明诚.
鲱形目和鲈形目七种鱼的核型分析[J]
.Zoological Research,1994,15(2):76-79.
被引量:29
4
苏跃中,金汉锋,王珍贵,李燕平.
日本黄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J]
.福建水产,1994,16(1):1-4.
被引量:11
5
王可玲,张培军,刘兰英,尤锋,徐成,王建飞.
中国近海带鱼种群生化遗传结构及其鉴别的研究[J]
.海洋学报,1994,16(1):93-104.
被引量:66
6
王中仁.
等位酶分析的遗传学基础[J]
.生物多样性,1994,2(3):149-156.
被引量:27
7
叶玉珍,吴清江.
人工复合三倍体鲤卵的受精生物学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1994,18(1):17-21.
被引量:17
8
张寿山.
海产鱼类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探讨[J]
.水产学报,1985,9(1):93-103.
被引量:13
9
周宗汉,林金榜,朱婉华.
介绍鱼类组织中蛋白质及同功酶的电泳方法[J]
.淡水渔业,1983,13(2):35-40.
被引量:58
10
林万增,吴国华.
鮸状黄姑鱼Nibea miichthioides Chu. Lo et Wu网箱养殖生产管理与问题探讨[J]
.现代渔业信息,1994,9(2):19-2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22
1
孙希福,郭焱,张人铭,高天翔.
新疆扁吻鱼养殖群体的形态特征和同工酶研究[J]
.干旱区研究,2009,26(1):82-87.
被引量:7
2
郑汉丰,李家乐.
我国大陆海水网箱养鱼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4,13(2):164-169.
被引量:7
3
朱传忠,邹桂伟.
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淡水渔业,2004,34(3):53-56.
被引量:18
4
施兆鸿,夏连军,王建钢.
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J]
.海洋科学,2004,28(10):34-37.
被引量:11
5
李远友,孙泽伟,陈伟洲,陈洁辉,吴克刚.
亲鱼营养状况对花尾胡椒鲷仔鱼存活率的影响[J]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4):33-37.
被引量:7
6
易乐飞,刘楚吾.
4种笛鲷属鱼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及遗传多样性研究[J]
.水产科学,2005,24(1):9-12.
被引量:6
7
张诚,刘年锋,杨小强,曹文清.
闽香鳢(斑鳢♀×乌鳢♂)及其亲本染色体组型的比较[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5,14(2):103-107.
被引量:22
8
鲁双庆,刘臻,刘红玉,肖调义,苏建明.
鲫鱼4群体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微卫星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2005,12(4):371-376.
被引量:49
9
孙庆海,施维德,陈诗凯,孙建璋.
褐毛(鱼尝)鱼(Megalanibea fusca Chu,Lo et Wu)工厂化育苗(Industrial Seed Culture)技术的研究[J]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7):34-36.
被引量:6
10
吴常文,赵淑江,胡春春.
东海黄姑鱼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J]
.海洋渔业,2005,27(3):193-199.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47
1
陈超,徐延康,雷霁霖.
黄姑鱼人工育苗初步试验[J]
.水产科学,1989,8(1):7-11.
被引量:27
2
吴维新,李传武,刘国安,徐大义,刘纯善,谢锦云,单茶秀.
鲤和草鱼杂交四倍体及其回交三倍体草鱼杂种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1988,12(4):355-363.
被引量:35
3
雷霁霖,樊宁臣,郑澄伟.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 Richardson)胚胎及仔、稚鱼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J]
.海洋水产研究,1981,9(2):77-84.
被引量:38
4
余方平,孙忠,程国宝.
舟山近海黄姑鱼胚胎发育及前期仔鱼形态的观察[J]
.海洋渔业,2005,27(4):265-270.
被引量:19
5
楼允东,李小勤.
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
.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151-158.
被引量:149
6
许建和,尤锋,吴雄飞,郑春静,石钢德,蒋宏雷,刘伟健,徐永立,张培军.
冷休克法和静水压法人工诱导大黄鱼三倍体[J]
.中国水产科学,2006,13(2):206-210.
被引量:17
7
王德祥,苏永全,王世锋,陈晓峰.
异源精子诱导大黄鱼雌核发育的研究[J]
.高技术通讯,2006,16(11):1206-1210.
被引量:14
8
王德祥,苏永全,王世锋,王军.
不同地理种群大黄鱼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J]
.海洋学报,2006,28(6):176-178.
被引量:26
9
农业部渔业局编制.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0
Wang Z Y,Tsoi K H,Chu K H. Applications ofAFLP technology in genetic and phylogeneticanalysis of penaeid shrimp [ J]. BiochemicalSystematics and Ecology,2004,32(4):399-407.
引证文献
2
1
简林江,杨育凯,刘贤德,陈庆凯,王志勇.
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杂交及其子代的遗传分析[J]
.水产学报,2013,37(6):801-808.
被引量:6
2
菅玉霞,高凤祥,官曙光,刘莹,于超勇,李莉,赵文溪,王雪,王晓龙,郭文,司仲强,胡发文.
青岛近海黄姑鱼全人工繁育技术[J]
.水产科技情报,2020,47(5):241-2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黄伟卿,张艺,郑昇阳,陈佳,刘兴彪,韩坤煌,刘招坤,柯巧珍,陈明华.
鮸鱼(Miichthys miiuy♀)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J]
.水产学杂志,2014,27(2):46-51.
被引量:2
2
许河峰,范晓东,张淑华.
鮸鱼耳石的晶体结构与化学组成分析[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6,33(10):62-64.
被引量:1
3
程兴兴,刘峰,宋红彬,田璐,陈睿毅,楼宝,徐冬冬.
小黄鱼(♀)×大黄鱼(♂)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J]
.海洋通报,2019,38(3):327-333.
被引量:3
4
余锐,何珊,梁旭方.
翘嘴鳜与斑鳜、花鲈、大口黑鲈杂交试验[J]
.淡水渔业,2021,51(2):103-106.
被引量:2
5
杨娜,曹建萌,刘志刚,高风英,可小丽,王淼,衣萌萌,卢迈新.
吉富罗非鱼(♀)与翘嘴鳜(♂)远缘杂交子代的遗传特征分析[J]
.淡水渔业,2021,51(5):60-69.
被引量:3
6
菅玉霞,李莉,王晓龙,高凤祥,王雪,郭文,胡发文.
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J]
.水产科技情报,2022,49(3):143-149.
被引量:3
7
顾楠,李永强,刘峰.
基于PCR技术检测复合四倍体鲫及其亲本的分子标记开发[J]
.水产科技情报,2024,51(4):205-210.
1
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02(5):25-25.
2
于丽萍.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高产诀窍[J]
.水产科技,2002(2):36-37.
3
孙学礼,李会明.
虹鳟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J]
.科学养鱼,2001,23(7):17-18.
4
王广军.
乌鳢的人工繁殖技术[J]
.河北渔业,2000(3):21-21.
5
苏雪红.
黄颡鱼的人繁与苗种培育[J]
.科学养鱼,2003,25(12):13-13.
被引量:2
6
凌志勇,华香.
鳜鱼苗种繁育技术[J]
.畜禽业,1998(10):63-63.
7
洪家春.
选择亲鱼的技术要点[J]
.河南水产,1998(4):18-18.
8
王爱香.
洛阳市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0,0(8):185-185.
被引量:1
9
李伟立.
冬季亲鱼的选留及饲养管理[J]
.渔业致富指南,2003(21):22-23.
10
付永进.
浅析彭泽鲫养殖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渔业致富指南,2002(23):27-27.
水产科技情报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