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探求适合安徽省贫脊地区种植的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质小麦新品种,特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丰华8903产量最高,抗性也较理想,有推广前景;小麦要获得高产,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必须协调发展。
作者
王圣力
机构地区
安徽省灵璧县灵城镇农村经济技术工作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4期105-105,107,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比较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董哲生.
小麦品质遗传与育种展望[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2S):63-65.
被引量:5
2
吴明开,曹国璠.
9个小麦品种(系)比较试验中的主要农艺性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6):878-88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吴同彦,谷俊涛,王秀敏,许民安,谢令琴.
小麦物候期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5-7.
被引量:8
2
赵彬,唐映军,夏燕,余娟.
贵州小麦品种(系)与引进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比较[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4):80-83.
被引量:7
3
李宗智,卢少源,张彩英,常文锁.
小麦遗传资源籽粒硬度和面粉沉降值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4):15-20.
被引量:26
4
董进英,赵振东,刘建军,龚魁杰.
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遗传研究[J]
.作物学报,1995,21(3):330-333.
被引量:18
5
王晓燕,李宗智,张彩英,于光华,王乐凯,万富世,王光瑞.
全国小麦品种品质检测报告[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18(1):1-9.
被引量:45
6
詹克慧,王福亭,崔党群,范濂,孙建英.
小麦面粉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29(4):348-352.
被引量:5
7
万富世,王光瑞,李宗智.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及其改良目标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14-21.
被引量:100
8
何庆才,龙增栋.
贵州小麦科研现状与今后的重点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B09):20-23.
被引量:10
9
丁永辉,李强,杨泽峰.
10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37-2238.
被引量:7
10
刘清瑞,师东亮,牛新印,赵广才,常旭虹.
施氮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2):6-9.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5
1
周秋峰,黄长志,赵建国,王保林.
小麦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及改良途径[J]
.农业科技通讯,2008(9):11-14.
被引量:1
2
张建成,卫志刚,张培志.
强筋小麦综合农艺措施与产量及品质关系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7(4):24-27.
被引量:3
3
王美芳,雷振生,张学斌,赵献林,杨会民,杨攀,何宁,李巍,徐福新,何盛莲.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品质遗传组成及其效应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10,39(10):8-13.
被引量:4
4
姚金芝,付蔚雯,付映辉.
2015年小麦新品种田间推广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9):40-40.
5
王莉梅,宿振起,马乐,吕亮杰,刘玉平,陈希勇,李辉.
河北省审定优质小麦品种评价及发展策略[J]
.河北农业科学,2018,22(3):54-5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
1
宋继娟,柳金来,周柏明,崔明元,刘荣清,李刚.
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4):11-13.
被引量:25
2
张海燕,陆桂清,陈莉,徐明霞,朱杰,何松银,吴东平,黄小东,卞正银,葛红芳.
江苏沿江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
.种子世界,2008(12):29-31.
被引量:11
3
刘春生.
克山县主推大豆品种栽培技术试验示范[J]
.农业科技通讯,2009(6):85-87.
被引量:5
4
王西成,赵虹,曹廷杰,范和君,胡卫国,陈渝.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9):34-38.
被引量:15
5
周海幸,管怀锦,储开金.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82-83.
被引量:17
6
曹廷杰,胡铁柱,王西成,赵虹,胡卫国.
河南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J]
.河南农业科学,2010,39(8):14-15.
被引量:11
7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崔党群,詹克慧.
河南省弱春性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10,39(9):13-16.
被引量:23
8
徐明霞,黄小东,陈莉,张海燕.
江苏沿江地区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J]
.种子世界,2011(1):22-23.
被引量:2
9
徐士清,孙朋,孙妍,叶世超,黄军仁,李兰标,常二华.
灌南县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1(6):63-65.
被引量:9
10
韩媛芬,李明毅,张爱玲,刘涛,王凯望.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及示范[J]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6):79-82.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5
1
戚桂禄,谢兆伟,苗桂平,王金宏,乔宝平,常立基.
2011—2012年仪征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0-51.
被引量:2
2
林佩佩,杭林,王凤.
2012—2013年江苏省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60-61.
被引量:2
3
谢德尧,何明飞,张金选,徐渊,顾福奎,刘胜桂.
小麦品种引种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4):44-45.
被引量:2
4
刘战国.
2013—2014年嵩县水地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3):58-59.
被引量:1
5
马芳芳,李智民,田战伟.
嵩县2015—2016年度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6):34-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郏云生,单芳胜.
2012—2013年度蒙城县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86-87.
被引量:2
2
马彬,张文忠.
2012—2013年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6):75-76.
被引量:5
3
谢德尧,何明飞,张金选,徐渊,顾福奎,刘胜桂.
小麦品种引种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4):44-45.
被引量:2
4
汤顺英,王凤.
2013—2014年度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8):49-49.
5
张威,张天舸,何敏,严红.
鄂北岗地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55-56.
被引量:1
6
马惠,金轻.
2013—2014年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57-58.
被引量:1
7
马芳芳,李智民,田战伟.
嵩县2015—2016年度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6):34-35.
被引量:1
8
范永胜,马海涛,马朝阳.
2016-2017年新乡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18(8):126-128.
被引量:1
1
钟国民,方克明,龚文亮,林银顺,方爱莲,江麟,占涛,宁春华.
“山”型配方施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6,6(10):27-30.
被引量:9
2
董太福,邵丽英.
增施钾肥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J]
.江西农业科技,2004(3):8-9.
被引量:1
3
刘健明,林玉清,马建宏.
紫云英种植对减少水稻氮肥施用量的效果[J]
.上海农业科技,2012(1):95-96.
被引量:1
4
陈洪,苏培忠,施金全.
直播稻种子处理与播种深度互效对比试验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4(5):31-31.
被引量:1
5
周马四.
单季晚稻杂交组合比较试验[J]
.上海农业科技,2005(2):66-67.
6
林平.
播期播量对菏麦18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5(4):78-79.
被引量:2
7
李惠文,郝汉林,李艳,魏延芬.
森林有机质在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3):76-78.
8
李恒蓉,陈富忠,孙驰,郭雄.
不同插秧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新品种丹粳17号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8):55-56.
被引量:2
9
韦作先,曾广巧,韦美拉,彭春苗.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初报[J]
.现代农业科学,2009(7):48-49.
被引量:1
10
车建明,刘洪禄,赵立新.
夏玉米免耕节水效果的研究[J]
.灌溉排水,2002,21(1):53-54.
被引量:7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