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地球物理技术研究室
Geolog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engli Oilfield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I0016-I0016,F0003,F0004,共3页
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
1地下水勘查技术研究室简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2005(2):37-38.
-
2Knain,V.E.,张建林.苏联境内含油气沉积盆地及其地球动力学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1990,9(4):35-36.
-
3孙樯,谢鸿森,郭捷,苏根利,丁东业.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及应用[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30(1):42-45. 被引量:45
-
4国家海洋技术中心CTD技术研究室简介[J].海洋技术,2005,24(2).
-
5国家海洋技术中心CTD技术研究室科学研究与试验掠影[J].海洋技术,2005,24(2).
-
6袁建国,李红桃,尹军杰,张子枢.鄂尔多斯盆地热成熟度中美评价成果对比与分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8,0(1):35-40.
-
7许志琴.序[J].中国地质,2011,38(4). 被引量:1
-
8王恩庆.地震资料品质定量分析技术[J].科技资讯,2013,11(5):247-248. 被引量:1
-
9刘承祚.沉积模拟的数学模型及其在我国中部一个含油气沉积盆地中的应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8,18(3):9-19. 被引量:1
-
10楼章华,金爱民,田炜卓,蔡希源,高瑞祺.论陆相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与油气运移、聚集[J].地质科学,2005,40(3):305-318. 被引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