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热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黑热病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黑热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五价锑耐药病例增多,对用药方法作了调整,发现了一些对利什曼原虫有杀虫效果的药物。本文就黑热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
于忠省
机构地区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1997年第4期152-157,共6页
Parasitic Diseases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
关键词
杜氏利什曼原虫
内脏利什曼病
诊断
治疗
分类号
R53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82.22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7
1
蔡卫民.
全国超声显像诊断血吸虫病经验交流会记要[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6,8(6):383-384.
被引量:1
2
管立人,任灏远,杨元清,邓琳琪,左新平,许永湘,阿不里克木江.
液氮冷冻治疗皮肤利什曼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5,13(2):152-153.
被引量:4
3
张永生,杜军,施雨露,易世红,伊藤洋一,牧纯.
五种中药灭阴道毛滴虫体外试验初步研究[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22(4):355-357.
被引量:12
4
兰继毓,袁继红,邵忠俊,钟丹鹤,王培欣,齐秀春.
五种中药杀灭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体外实验研究[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6,9(1):43-46.
被引量:10
5
敬保迁,胡孝素,章涛,马莹.
重组杜氏利什曼原虫39kD抗原的诊断价值[J]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6,4(3):97-99.
被引量:3
6
瞿靖琦,包意芳,茹孜古丽.
rK39抗原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内脏利什曼病诊断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6,14(3):231-233.
被引量:7
7
蔡卫民,陈智,陈峰,周承,刘荣华,王景祥.
血吸虫病吡喹酮治后一年B超及血清生化的变化[J]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7,15(1):20-23.
被引量:8
8
Chance ML,乐文菊.
利什曼病化学治疗的新进展[J]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7,24(3):112-114.
被引量:2
9
祝卫东.
疟疾诊断新方法及其在监测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7,24(4):148-151.
被引量:4
10
Wilson SM,刘文琪.
DNA技术检测利什曼原虫的现场应用及其实用性[J]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7,24(4):157-15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殷琪.
黑热病15例[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7):612-612.
2
王绍映.
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药物治疗[J]
.临床儿科杂志,2004,22(7):421-424.
被引量:1
3
蔡卫民.
肝脏寄生虫感染的诊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3):141-144.
被引量:7
4
芦殿梅,胡孝素,马莹,王雅静,陈建平.
双氢青蒿素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作用体外实验研究[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9,12(1):23-26.
被引量:13
5
纪爱萍,甘绍伯,冯曼玲.
东方疖的治疗观察[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0,13(2):158-158.
6
王立英,伍卫平,官亚宜,付青,曾祥嫚,童苏祥,伊斯拉音·乌斯曼,凯赛尔.
新疆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免疫状况调查[J]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4,33(1):90-92.
7
王雅静,曹伟民,马莹.
海藻酸钠两性霉素B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作用体外实验研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17(6):431-432.
被引量:1
8
周道平,张熙.
黑热病诊断方法简述[J]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3,20(5):63-6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马莹,陆小军,陈静先,胡孝素.
双氢青蒿素治疗鼠内脏利什曼病疗效的初步观察[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5):739-740.
被引量:6
2
卢松科,肖东升,柳建发.
杜氏利什曼原虫病的研究进展[J]
.地方病通报,2005,20(4):90-91.
被引量:6
3
郑全芳,杨志刚,孙红祥.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2006,40(1):40-44.
被引量:18
4
茹炜炜,梁幼生.
青蒿素类药物抗寄生虫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6,18(1):78-80.
被引量:27
5
贺小青,方鹏飞.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J]
.医药导报,2006,25(6):528-530.
被引量:25
6
粟军,张崇唯,杨新春.
黑热病9例并文献复习[J]
.华西医学,2008,23(2):348-350.
被引量:6
7
李洪军,梁幼生,戴建荣,陶永辉,曲国立,汪伟,魏剑英.
双氢青蒿素抗日本血吸虫作用的体内实验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9,21(6):468-472.
被引量:9
8
戴富春.
慢性血吸虫病10例误诊分析[J]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2):322-323.
9
曹健,杨桂启,张延记.
输血相关疟疾的流行与临床诊治[J]
.中国输血杂志,1999,12(1):51-52.
被引量:9
10
李洪军,陶永辉,戴建荣,曲国立,汪伟,邢云天,李幼子,梁幼生.
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用双氢青蒿素连续给药及与吡喹酮伍用的疗效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22(6):534-538.
被引量:8
1
汪俊云,高春花.
内脏利什曼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9,36(5):348-354.
被引量:9
2
吴成果,罗兴建,罗飞,李珊珊,肖邦忠,蒋诗国.
重庆市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现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88-89.
被引量:6
3
陈兆义,李安梅,林广初,王秀珍,刘露霞.
贵州省人群囊虫病抽样调查报告[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4):347-348.
被引量:2
4
方悦怡,张贤昌,吴军,阮彩文,张启明,黄少玉,林荣幸,霍丽婵.
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12):933-935.
被引量:33
5
段绩辉.
湖南省疟疾防治50年成就与展望[J]
.中国热带医学,2004,4(6):954-955.
被引量:9
6
许炽熛.
寄生虫病学[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4):1678-1680.
被引量:2
7
李国茹,吴远祥.
川西北山区杜氏利什曼原虫人及犬株前鞭...[J]
.四川寄生虫病防治研究,1992,20(1):16-20.
8
胡芳琴.
输入性疟疾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乡村医药,2009,16(7):59-59.
9
李锦辉,覃业新,林珍.
1998~2000年广西疟疾回升原因分析[J]
.广西预防医学,2002,8(6):346-349.
被引量:10
10
高凤林,贾凤菊,陈红旗.
应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甲苯咪唑联合治疗包虫病的效果观察[J]
.医学动物防制,2003,19(7):440-440.
被引量:1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