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下之中”与列朝都洛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天下之中"说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关都城选址规划的理论。它形成于洛阳,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河洛地区丰厚的文化根基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直接孕育了"天下之中"建都理论。"天下之中"所反映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引导了古代众多王朝都城选址的洛阳取向,构成列朝建都洛阳的独特理路的基础和神圣性、合理性的依据。
作者
李久昌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117,共4页
Henan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天下之中”
列朝都洛
理论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78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1
许宏,赵海涛,李志鹏,陈国梁.
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J]
.考古,2005(7):15-20.
被引量:65
2
连劭名.
殷墟卜辞所见商代的王畿[J]
.考古与文物,1995(5):38-43.
被引量:6
3
贾二强.逸周书(新世纪万有文库)[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
诸葛亮.诸葛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28.
6
董浩.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
杨衒之,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1987..
10
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顾万发.
试论新砦陶器盖上的饕餮纹[J]
.华夏考古,2000(4):76-82.
被引量:32
2
杜金鹏.
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J]
.考古,1992(4):294-303.
被引量:69
3
韩榕.
山东临朐朱封龙山文化墓葬[J]
.考古,1990(7):587-594.
被引量:57
4
许宏,赵海涛,王丛苗,赵静玉,王宏章.
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J]
.考古,2004(11):3-13.
被引量:37
5
许宏,赵海涛,陈国梁,李志鹏,唐锦琼,牛世山,王丛苗,赵静玉,王宏章.
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4号夯土基址发掘简报[J]
.考古,2004(11):14-22.
被引量:20
6
许宏,陈国梁,赵海涛.
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J]
.考古,2004(11):23-31.
被引量:119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9--101页.
共引文献
1078
1
方燕明.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中原考古[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6):93-99.
被引量:2
2
袁广阔.
论二里头文化龙崇拜及其对夏商文化分界的意义[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6):88-92.
被引量:4
3
潘明娟.
地中、土中、天下之中概念的演变与认同:基于西周洛邑都城选址实践的考察[J]
.中国史研究,2021(1):5-20.
被引量:10
4
李德方.
20年来洛阳夏商周考古主要收获[J]
.洛阳考古,2021(1).
5
王苹.
那斯台红山文化跪坐石雕人像及相关问题探析[J]
.南方文物,2022(6):76-87.
6
朱兴和.
略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朝议[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28-132.
7
秦红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南道[J]
.青海民族研究,2004,15(3):50-53.
被引量:3
8
金大珍.
《洛阳伽蓝记》作者姓氏生平考略[J]
.图书与情报,2004(4):93-96.
被引量:1
9
马志强,吴少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儒学略论[J]
.洛阳大学学报,2004,19(3):38-41.
被引量:1
10
金霞,李传军.
《北齐书·宋世轨传》“台欺寺久”浅释[J]
.晋阳学刊,2004(6):69-72.
同被引文献
99
1
潘明娟.
地中、土中、天下之中概念的演变与认同:基于西周洛邑都城选址实践的考察[J]
.中国史研究,2021(1):5-20.
被引量:10
2
刘东升.
自居“中国”与重定华夷:五胡王朝的“中国”观[J]
.社会科学,2021(4):164-172.
被引量:7
3
赵永春.
中国古代的“天下”“中国”观[J]
.社会科学,2021(4):148-163.
被引量:4
4
仇鹿鸣.
五星会聚与安史起兵的政治宣传——新发现燕《严复墓志》考释[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2):114-123.
被引量:19
5
刘复生.
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J]
.历史研究,1997(3):91-105.
被引量:46
6
郭湖生.
台城辩[J]
.文物,1999(5):61-71.
被引量:11
7
王浩.
试析忽必烈定都大都之原因[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19(4):58-63.
被引量:2
8
秦永洲.
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J]
.文史哲,1998(1):70-77.
被引量:23
9
张光直.
关于中国初期“城市”这个概念[J]
.文物,1985(2):61-67.
被引量:64
10
王邦维.
“都广之野”、“建木”以及“日中无影”[J]
.中华文化论坛,2009(S2):46-5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韩宾娜,王艺深.
东亚都城研究若干理论问题刍议[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61-67.
被引量:2
2
杨会宾.
中国古代“天下之中”的演变——以洛阳为中心的考察[J]
.城市史研究,2022(2):1-19.
3
贾金晖,韩宾娜.
中国古代都城地理思想与北方民族政权的正统性塑造[J]
.中华文化论坛,2023(3):4-18.
被引量:1
4
毛阳光.
墓志所见安禄山时期洛阳中都称谓探析[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3(8):75-83.
5
卢振涛.
宋代的“天下之中”观念[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4,39(2):57-6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聂宁.
日本平安宫朝仪正殿的“名”“物”差异及其形成原因[J]
.南大日本学研究,2024(1):107-121.
2
曹康,林惠慧.
中华文明影响下东亚古代都城规划研究——以朝鲜、日本与越南为例[J]
.城市规划,2024,48(5):110-124.
3
高波.
“天下之中”转移与元明清大一统演进[J]
.历史研究,2024(8):69-91.
4
刘东升,徐新猛.
重塑华夷秩序:十六国合法性构建策略研究[J]
.殷都学刊,2024,45(4):109-114.
1
李久昌.
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研究[J]
.史学月刊,2007(9):22-29.
被引量:13
2
“大元三都”展百余件文物[J]
.中国收藏,2016,0(10):25-25.
3
霍尚德.
过年不能只剩下“吃”[J]
.商周刊,2008,0(4):76-76.
4
吴耀利.
中原文明的起源与形成[J]
.中原文物,2001(4):16-23.
被引量:6
5
陈佳美思.
试述秦至唐在关中地区建都的地理因素[J]
.发展,2015(1):104-106.
6
再谈续修志书要增强教化功能[J]
.中国地方志,2011(9):62-62.
7
王明德.
抗战后期的择都之争[J]
.甘肃社会科学,2010(2):191-194.
被引量:3
8
刘天枢.
中国的十大名镇[J]
.四川统一战线,2008(7):41-41.
9
孙希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23-27.
10
吴庆洲.
斗城与水城——古温州城选址规划探微[J]
.城市规划,2005,29(2):66-69.
被引量:6
河南社会科学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