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也应该注意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经验,包括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
汪信砚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26,共5页
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
问题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255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1
1
.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
101
1
张富良.
李大钊对农民问题的探索[J]
.理论导刊,2002(8):51-53.
2
辛国安,陶传友,赵小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5-10.
被引量:11
3
刘福州.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权力观[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51-54.
4
龚建国,秦拯.
经济与道德的文化悖论及其对策[J]
.探索,2002(2):133-135.
被引量:1
5
王锡珍.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J]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0,2(4):39-40.
6
赵曜.
陈云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贡献[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3):5-10.
被引量:3
7
吴赋光.
科学发展观是对“代表先进生产力”理论内涵的深化[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3):79-82.
被引量:1
8
李志红,杨建梓.
党的领导人的自主创新思想[J]
.中国软科学,2005(9):44-49.
被引量:2
9
石仲泉.
抗日战争: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岁月[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5-12.
10
郑德荣,王占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形成内涵及重大意义[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24-2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55
1
王立胜.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下的毛泽东哲学研究[J]
.哲学动态,2021(4):5-13.
被引量:4
2
任平.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出场路径[J]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1(2):46-51.
被引量:3
3
胡军良.
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范式”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究的启示[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8(5):58-63.
被引量:6
4
郑又贤.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趋势的若干新思考[J]
.东南学术,2004(S1):38-41.
被引量:6
5
林默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过程和形态[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5):25-28.
被引量:18
6
尹正萍.
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4):51-54.
被引量:5
7
陈留根.
以发生学方法架构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1):40-44.
被引量:7
8
汪信砚.
倡导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J]
.河北学刊,2007,27(6):1-4.
被引量:13
9
向继东,王炯华.
李达与毛泽东和陈独秀[J]
.书屋,2004(7):14-22.
被引量:5
10
蔡文军.
邓小平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0(3):11-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0
1
李建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题与理论创新[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00-105.
被引量:1
2
陈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06-108.
被引量:4
3
王浩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困境及出路[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3):1-4.
4
牛田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研究的争鸣和探讨[J]
.长白学刊,2010(2):32-35.
5
周龙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的研究综述[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85-93.
被引量:3
6
陈答才,方立江.
近三十年来李达研究述评[J]
.中共党史研究,2010(8):110-118.
被引量:4
7
周全华.
理论形态论与学术范式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出现的两种研究方法[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107-112.
被引量:3
8
胡军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2(1):69-74.
被引量:3
9
周建华.
近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研究述评[J]
.桂海论丛,2011,27(6):49-54.
被引量:2
10
张梦涛.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34(1):29-3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杨莎莎.
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的图谱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2):15-19.
2
周全华,吴炜.
两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为什么[J]
.思想战线,2009,35(4):65-68.
被引量:3
3
周全华.
理论形态论与学术范式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出现的两种研究方法[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107-112.
被引量:3
4
王浩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的研究现状及述评[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5.
被引量:1
5
汪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根本目的评述[J]
.安顺学院学报,2011,13(3):89-92.
6
涂巍.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6):3-5.
7
徐建飞.
科学内涵与方法论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的散点透视[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3(2):15-18.
8
陈红娟.
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1):28-32.
9
白君礼,陈德宽,李其圣,杜香莉,王桂秋,贾丽霞.
图书馆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几个问题[J]
.图书馆,2013(1):20-23.
被引量:2
10
王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述评[J]
.经济学动态,2013(7):80-93.
被引量:9
1
华玉洪.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1(3):98-103.
2
陈友国.
学习邓小平理论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11(2):72-75.
3
杨生平.
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J]
.江汉论坛,2010(12):11-15.
被引量:4
4
王世谊.
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
.理论导刊,1994(6):25-28.
5
刘兴章.
试论马克思早期世界观转变中的几个细微理论环节[J]
.吉首大学学报,1993,14(4):27-34.
6
MEGA研究应该注意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关怀[J]
.新华文摘,2009(3):159-159.
7
孙绍荣.
日本工人党《人民新报》撰文纪念毛泽东逝世十周年[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3):48-48.
8
秦雅妮.
托尔斯泰艺术作品的革命属性[J]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1):155-1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