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语法与修辞之间(下)——“同义异形”的篇章语法学意义 被引量: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观点出发,探讨语言形式与修辞效果之间的联系,并作出解释。文中着重考察了"同义异形"之间真正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不同句式或词语其修辞效果之差别,均有相应之结构上的解释,多半可以找到语篇意义上信息结构或语篇连接方面的差异。
作者 屈承熹
机构地区 佛罗里达大学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20,共7页 Rhetoric Learn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屈承熹.话题的表达形式与语用关系[A].徐烈炯,刘丹青.话题与焦点新论[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1-29.
  • 2沈家煊.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在复旦大学“望道论坛”报告述要[J].修辞学习,2006(5):1-4. 被引量:141
  •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 4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 5Chu, Chauncey C. (2003). Please Let Topic and Focus Co- Exist Peacefully! [J].徐烈炯,刘丹青主编.话题与焦点新论[C].P260-280.
  • 6Chu, Chauncey C. (2005). Contrastive Study: A Functional - Discourse Perspective, [ J ] Pan Wenguo et al,eds.翻译与对比研究[C].Translation and Contrastive Studies. , P217 - 26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 7Li, Cherry Ing (1985). Participant Anaphora in Mandarin Chinese. GainesviIle, FL: University of Florida Ph. D. dissertation.
  • 8Li, Wendan (2005). Topic Chain in Chinese. Muenchen: LINCOM.

共引文献144

同被引文献89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6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