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资源的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以及作为肥料、饲料的应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我国野生大豆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根据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将来野生大豆的利用与开发作出了展望。
作者
王果
机构地区
滁州学院教务处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4-76,共3页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利用
分类号
S56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03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0
1
付沛云 陈佐安.辽宁省大豆属植物野生种的分类研究[J].植物研究,1986,6:117-123.
2
李向华,田子罡,李福山.
新考察收集野生大豆与已保存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比较[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3,4(4):345-349.
被引量:34
3
来永才,林红,方万程,姚振纯,齐宁,王庆祥,杨雪峰,李辉.
野生大豆资源在大豆种质拓宽领域中的应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3):184-188.
被引量:16
4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王昱,姜亚伦.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2):61-63.
被引量:22
5
孙寰 赵丽梅 黄梅.大豆质-核互作不育系研究.科学通报,1993,38(16):1535-1536.
6
赵团结,盖钧镒.
大豆不育细胞质资源的发掘与鉴定[J]
.作物学报,2006,32(11):1604-1610.
被引量:8
7
[8]王金陵.东北大豆种质资源拓宽与改良[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
杨光宇,郑惠玉,韩春凤,纪锋.
大豆种间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吉林农业科学,1996,21(2):4-9.
被引量:9
9
汪宝坤,张庆华,付连舜.
铁丰31大豆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J]
.大豆通报,2003(3):22-22.
被引量:11
10
吕宪禹,卢茜,刘桂琴,岳惠琴,刘君,徐铁钢,张丰穗.
导入野生大豆DNA小麦后代的农艺性状研究[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5(4):103-105.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09
1
李建平,李茂海,杨桂华,曲文莉,毕良臣.
大豆不育系传粉昆虫及传粉技术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z1):4-6.
被引量:26
2
杨光宇,郑惠玉,韩春凤.
不同类型栽培大豆(G.max)亲本对种间杂种后代影响的研究[J]
.大豆科学,1993,12(2):137-145.
被引量:10
3
杨琪.
大豆遗传基础拓宽问题[J]
.大豆科学,1993,12(1):75-80.
被引量:18
4
徐豹,张明,路琴华,庄炳昌,常碧影.
野生大豆中的高含硫氨基酸种质[J]
.大豆科学,1993,12(3):265-266.
被引量:19
5
石明旺,谭晓风,王义强,胡芳名.
油茶种子cDNA文库构建中的问题与对策[J]
.经济林研究,2004,22(2):53-55.
被引量:23
6
张爱香,季静,王罡,张艳贞.
枸杞果实cDNA文库的构建[J]
.生物技术,2004,14(4):18-20.
被引量:3
7
赵丽梅,孙寰,王曙明,王跃强,黄梅,李建平.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选育报告[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3):15-17.
被引量:76
8
余玉雯,孙海丹,郑易之,兰英,胥顺,唐玉林,麻晓亮.
大豆耐盐相关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鉴定[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21(4):324-330.
被引量:12
9
胡芳名,谭晓风,石明旺,乌云塔娜.
油茶种子cDNA文库的构建[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5):1-4.
被引量:44
10
刘学义,张小虎.
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及其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3,21(1):19-24.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203
1
程春明,王瑞珍,赵现伟,赵朝森,吴问胜,刘会荣.
野生大豆研究利用进展及建议[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22-26.
被引量:4
2
邵玉彬,胡兴国,刘连义,郑连义,朱雪峰,任桂花.
大豆新品种蒙豆15号的选育[J]
.大豆通报,2004(4):11-11.
被引量:3
3
张磊,张丽亚,李杰坤,黄志平,胡晨,戴瓯和.
M型杂交大豆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3):27-30.
被引量:3
4
王银环,陆露,王跃华,王红.
中国白珠树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利用[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S2):378-389.
被引量:7
5
张磊,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胡晨.
M型杂交大豆研究进展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75-777.
6
赵丽梅,孙寰,王曙明,王跃强,黄梅,李建平.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选育报告[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3):15-17.
被引量:76
7
王芳,刘鹏,蔡妙珍,郑浩晖.
硼、锰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66-70.
被引量:10
8
白羊年,盖钧镒.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恢复源与保持源的鉴定[J]
.大豆科学,2003,22(3):161-165.
被引量:2
9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王昱,姜亚伦.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2):61-63.
被引量:22
10
白萍,郎丰太,盛德宝,赵艳.
大豆新品种新育1号[J]
.大豆通报,2005(4):16-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CAOQiu-Fen,MasatoWADA,MENGYu-Ping,SUNYi,CUIGui-Mei.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Zinc Finger Protein Gene in Apple[J]
.Acta Botanica Sinica,2004,46(9):1091-1099.
被引量:5
2
曹际娟,郑江,曹志军,王潍平,宋桂兰,朱水芳.
国际实验室间转基因产品检测能力验证的研究[J]
.化学分析计量,2005,14(2):12-16.
被引量:20
3
王俊英,尹伟伦,夏新莉.
胡杨锌指蛋白基因克隆及其结构分析[J]
.遗传,2005,27(2):245-248.
被引量:17
4
郭书巧,黄骥,江燕,张红生.
水稻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RZF7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遗传,2007,29(5):607-613.
被引量:34
5
Lippuner V, Cyert M S, Gasser C S. Two classes of plant cDNA clones differentially complement yeast calcineurin mutants and increase salt tolerance of wild- type yeast [ J ].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96,271 (22) : 12859-12866.
6
黄骥,张红生.
TFⅢA型锌指蛋白及在提高植物耐逆性中的作用[J]
.遗传,2007,29(8):915-922.
被引量:17
7
Jun-Ying Wang,Xin-Li Xia,Jun-Ping Wang,Wei-Lun Yin.
Stress Responsive Zinc-finger Protein Gene of Populus euphratica in Tobacco Enhances Salt Tolerance[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8,50(1):56-61.
被引量:8
8
张杰,汤浩茹,罗娅,张勇.
枳壳CBF转录激活因子基因片段的克隆[J]
.生物技术通报,2008,24(2):123-126.
被引量:3
9
王晓飞,程宪国,王迎波,吴庆钰,白由路,梁永超.
Floral-dip法大豆GmDREB转录因子转拟南芥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2008,24(5):103-107.
被引量:2
10
白晶,张必弦,李新玲,徐香玲.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大豆科学,2009,28(1):21-2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白晶,张必弦,李新玲,徐香玲.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大豆科学,2009,28(1):21-25.
被引量:8
2
单曙光,于国红,徐娜,程宪国.
大豆转录因子GmC2H2基因转化拟南芥效果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2011,27(12):75-8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宋冰,洪洋,王武,王贺,付永平,丁孝营.
植物C_2H_2型锌指蛋白的研究进展[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29(6):1133-1141.
被引量:25
2
宋冰,王丕武,洪洋,王贺,付永平,张卓,丁孝营.
大豆C_2H_2型锌指蛋白的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2011(10):81-85.
被引量:1
3
单曙光,于国红,徐娜,程宪国.
大豆转录因子GmC2H2基因转化拟南芥效果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2011,27(12):75-81.
被引量:4
4
宋冰,王丕武,付永平,范旭红,夏海峰,高玮,洪洋,王贺,张卓,马建.
大豆C_2H_2型锌指蛋白基因SCTF-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
.遗传,2012,34(6):749-756.
被引量:10
5
王荣,李晓峰,高飞,黄继昌,周宜君.
盐芥STZ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9):215-220.
6
刘德春,吴启,王玥辰,刘山蓓,刘勇.
枳抗逆基因PtrZPT2-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园艺学报,2014,41(1):9-16.
被引量:1
7
张学全,张静,李志英,雷明,徐立.
蜻蜓凤梨AfPIN的克隆、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J]
.分子植物育种,2015,13(3):567-573.
被引量:3
8
宋冰,付永平,李勃,赵海涛,李丹,王丕武.
大豆C_2H_2型锌指蛋白基因STF-2的克隆及结构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3):18-20.
被引量:1
9
韩丹,王丕武,曲静,高嵩,吴楠,宋阳,何欢,刘双,陈沼汀.
大豆C_2H_2型锌指蛋白基因SCTF-1转化及功能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38(3):307-312.
被引量:6
10
王德康,李田,孙景宽,张想军,章秀秀.
绒毛白蜡FvNCED3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功能分析[J]
.生物技术,2018,28(1):7-12.
1
李凯,袁鹤.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概述[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807-810.
被引量:67
2
金虹.
马铃薯开发前景好[J]
.中国林副特产,2003(3):32-32.
被引量:9
3
赖芗民,林炳源.
我区木薯生产开发利用情况[J]
.闽西科技,1995(3):6-7.
4
郑宗明.
加快发展福建省生物质能源的思考[J]
.能源与环境,2006(5):10-12.
被引量:3
5
安刚利.
钾肥在耀县农业生产上的施用效果[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7):32-33.
被引量:1
6
高宇,石杰,王云云,尤秋实.
苜蓿的药用功效和开发利用[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12):25-26.
被引量:5
7
卢敏,王成刚,余平.
高粱的综合利用与开发[J]
.西部粮油科技,1998,23(6):51-52.
被引量:5
8
郑黎华.
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与开发[J]
.绿色科技,2009(4):17-18.
9
龙会英,张德,沙毓沧,金杰.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与开发[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B05):313-316.
被引量:13
10
钟改荣,白永新,孟俊文.
浅谈抗旱耐深播高产玉米新品种的利用与开发[J]
.玉米科学,1998,6(1):29-31.
被引量:14
滁州学院学报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