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积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财政机制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4-2007年,在政策的推动下,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如何保证农民长期增收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全民小康仍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从财政支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增收难的财政原因,指出只有实行长短结合的财政政策,积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财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增收难的问题。
作者
温桂荣
机构地区
湖南商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1-113,共3页
Enterprise Economy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立项研究课题"税费改革后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批准号:06C466)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税收机制
财政支农
分类号
F812.8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李晓嘉,李玉山.
新时期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研究[J]
.财经科学,2006(4):61-68.
被引量:14
2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李本贵,马东来.
工业反哺农业时期“三农”税收政策研究[J]
.税务研究,2006(12):3-8.
被引量:5
3
金人庆.三农支出3000亿财政支农呈五大新变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19.
4
韩俊.农业资金投入如何“划时代”[EB/OL].http://www.agri.gov.cn.2006-03-07.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温来成.
城镇化税收政策与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税务研究,2005(4):9-12.
被引量:20
2
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
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
.管理世界,2005,21(7):55-63.
被引量:163
3
黄应绘.
对我国农村收入差距的分析[J]
.经济问题,2005(8):57-58.
被引量:12
4
李富忠,陈凯.
工业反哺农业的世界经验及启示[J]
.中国流通经济,2006,20(4):31-34.
被引量:8
5
袁宗建.
“工业反哺农业”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J]
.北方经济,2006(5):75-76.
被引量:4
6
王厚俊,孙小燕.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结合安徽省霍山县案例的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7):27-30.
被引量:27
7
郎秀云.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主张与争论[J]
.理论前沿,2006(17):35-37.
被引量:11
8
中国企业联合会.《2003年全国千户企业管理调查研究报告》[R].,..
9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10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网》,2005年3月18日.
共引文献
16
1
王育菁.
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深层透视[J]
.乡镇经济,2006,22(7):10-12.
2
王育菁.
试论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策略[J]
.特区经济,2006(7):159-160.
3
王泽昊.
农村公共品供给对涉农分配关系的影响[J]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14-16.
被引量:1
4
彭真善.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税对策[J]
.税务研究,2006(12):22-24.
被引量:10
5
温桂荣.
后农业税时期确保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探讨[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5(1):78-82.
6
温桂荣.
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的税收政策分析[J]
.商业时代,2008(13):63-65.
被引量:1
7
汤鹏主.
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值增长的关系[J]
.现代经济探讨,2008(8):71-75.
被引量:9
8
皮建才.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府作用机制及其福利效果[J]
.世界经济,2009,32(7):14-26.
被引量:8
9
叶子荣,江晓莉.
美、日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及启示[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98-102.
被引量:2
10
侯晓博,苏方林.
我国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影响的GWR分析[J]
.南方农村,2010,26(5):44-47.
同被引文献
61
1
凌耀初,于辉,季学明,林建永.
公共财政投入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和农业战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社会科学,2007(4):14-23.
被引量:6
2
程怀儒.
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J]
.重庆社会科学,2008(1):16-19.
被引量:2
3
苏明.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机制和宏观政策研究[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12):4-12.
被引量:2
4
李若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空特征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1994,15(6):12-15.
被引量:16
5
郭剑雄.
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J]
.中国社会科学,2005(3):27-37.
被引量:290
6
陈永正,陈家泽,薛从彬,黄滢,周灵.
关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若干问题[J]
.经济学家,2005(4):66-71.
被引量:17
7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决定因素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1995(1):25-32.
被引量:17
8
易钢,游珍,戴育滨,刘月秀,张家英.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教育[J]
.高等农业教育,2005(10):90-92.
被引量:14
9
王振宇.
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分析及财税政策取向[J]
.财政研究,2006,22(1):53-55.
被引量:11
10
钟正和,王力,陈霄,阳艳弟.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92-9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余新民.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经济学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6):85-88.
被引量:3
2
刘元春,孙立.
基于农民福利视角对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考察[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91-98.
被引量:4
3
刘元春.
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再分配公平视角[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28(8):71-75.
4
李清玲.
影响农民收入因素及有效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9):24-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赵霞,何秀荣.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吗?[J]
.农业经济问题,2010,31(1):41-45.
被引量:13
2
李芝倩.
农户收入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考察[J]
.求索,2010(2):49-51.
被引量:2
3
侯志国.
“零支柱”: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应选模式[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40-43.
被引量:4
4
赵文波,孙立.
农村消费与初次分配公平性的考察[J]
.改革与战略,2010,26(12):78-80.
被引量:3
5
赵文波,孙立.
农村消费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性的考察[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2):61-64.
6
白描.
微观视角下的农民福祉现状分析——基于主客观福祉的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5,36(12):25-31.
被引量:14
7
周睿萌,雷振.
教师资源与居民收入关系研究——以浙江、云南为例[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31(3):31-36.
8
陈秀丽.
新时期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2017,0(17):5-6.
1
温桂荣.
后农业税时期确保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探讨[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5(1):78-82.
2
王胜,金倩婧,李一民.
多元化的黄金投资[J]
.中国外汇,2016(10):66-67.
3
马裕康.
简析我国的通货膨胀[J]
.上海金融,1989(1):5-7.
4
李小强.
管理需“长短结合”[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2):15-15.
5
屈宏斌.
长短结合稳增长[J]
.新世纪周刊,2014(15):22-23.
6
刘明.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财政政策取向[J]
.社会科学家,2007,22(6):106-109.
被引量:5
7
罗明华.
西部地区宏观税负分析[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2):48-52.
被引量:4
8
高文河,李明堂.
防止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J]
.科技经济市场,2006(5):106-106.
9
郭春丽.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和建议[J]
.宏观经济管理,2009(6):26-28.
被引量:3
10
杭东.
香港保障房建设经验谈[J]
.中国房地产金融,2013(1):44-45.
企业经济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