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通识教育与课程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识教育是大学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今在一些高校通识教育已逐步开展起来,然而却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从课程角度探讨通识教育的实施进行分析,并对课程整合、综合课程的实施、人才培养综合化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
陆慧
张杨
机构地区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出处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第28期187-188,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黄明东,冯惠敏.
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走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4):13-16.
被引量:95
2
王瑜.
通识教育的产生背景及其实施方法[J]
.江苏高教,2003(3):51-5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姜文闵.哈佛大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2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6—17.
3
Adler M, Hutchins R. The Great Books of the West World. Chicago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52.
4
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7.
共引文献
101
1
陈静,雍珍珍.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演化路径——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5):25-33.
2
蒲守木.
湖北省地方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模式的开设现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6):21-22.
被引量:1
3
李继玲.
高职院校树立通识教育理念的思考[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51-53.
4
李海艳.
浅析我国高校加强“通识教育”的迫切性[J]
.宿州学院学报,2008,23(6):145-147.
被引量:1
5
蔡敏,蔡克勤.
通识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深化和落实[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4):38-40.
被引量:3
6
吴朋朋.
通识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
.神州,2014(8):274-274.
7
孙梅.
高等教育的价值分析和高等教育改革[J]
.辽宁教育研究,2004(5):22-23.
被引量:2
8
赵洪玮.
解读大学英语——多元、自主、个性、创新[J]
.高等理科教育,2004(4):127-130.
9
李训贵.
融合与跨越:新组建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7):91-94.
被引量:1
10
王作权,张志华.
公选课建设与素质教育——以徐州师范大学公选课的调查分析为视点[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0(6):117-120.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5
1
陶美重,杨秀芹.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新形势下农业大学学科发展的方向[J]
.教育与现代化,2007(3):3-6.
被引量:4
2
叶静华.
可持续发展与高等农业教育[J]
.高等农业教育,1999(1):23-25.
被引量:7
3
蒋正明.
在高等教育中设置环境科学与环境教育学科的构想[J]
.高等建筑教育,2004,13(3):71-73.
被引量:2
4
王英.
德国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5(2):46-48.
被引量:11
5
申秀英,徐美,刘春腊,刘沛林.
提升当前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对策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146-151.
被引量:11
6
张兴,肖刚云,王文莉.
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5):26-27.
被引量:1
7
李晶.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65-4666.
被引量:7
8
程东峰.
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三板块[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2):87-89.
被引量:5
9
吕文英.
通过“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提高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意识[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B06):129-131.
被引量:3
10
梁建忠.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思考[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215-21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李奇璋,周选围.
农学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特殊的教育内容[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11-1831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周宇飞,于海秋.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再塑的三重逻辑[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3):350-356.
被引量:2
2
丛蔚然,周选围.
通识教育理念下“生物技术与人类”课程的教与学[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14-18.
被引量:6
3
骆璇,王为科.
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6):62-64.
被引量:2
1
刘南南.
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谈高校通识教育改革[J]
.现代交际,2015(4):255-255.
被引量:4
2
张于堂.
略论有待加强扫大学通识教育[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00(1):1-4.
3
臧慧微.
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几点认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5):233-233.
4
甘阳.
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2):1-6.
被引量:64
5
冯惠敏,陈闻晋,罗毅刚.
WTO与大学通识教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2):1-3.
被引量:3
6
张弼云.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J]
.学园,2013(5):120-120.
被引量:3
7
陈国强.
江苏省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15(24):75-76.
8
张晓旭.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7):126-127.
被引量:1
9
宋东锋.
我国通识教育的迷茫与探索[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9-121.
被引量:4
10
彭旭.
论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19-21.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 第2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