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TM图像在东昆仑造山带岩石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出了遥感影像多级识别、逐步分解、区域对比的影像岩石地层划分方法.运用该方法系列将东昆仑造山带岩石地层划分为3个构造地层单元和两个混杂岩带.各单元(带)之间影像岩石地层进一步划分方法各异。
作者
张志
薛重生
张克信
机构地区
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7-361,共5页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基金
地质矿产部项目
关键词
TM图像
岩石地层
地层划分
造山带
东昆仑
分类号
P53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王丹,丁军.
“3S技术”集成在地震灾害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初探[J]
.国土资源遥感,1996,8(3):9-14.
被引量:7
2
郭增建,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1996年,253页
3
徐冠华,遥感在中国,1996年,4页
4
团体著者,青海省区域地质志,1991年,521页
共引文献
6
1
柔洁,沈军.
遥感与地理信息集成系统在城市活断层研究中的初步应用[J]
.内陆地震,2004,18(3):276-280.
被引量:2
2
张勇,陈正阳.
从汶川大地震看空间信息技术在震后救灾中的应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31(5):141-144.
被引量:6
3
许章华,刘健,余坤勇.
基于RS与GIS地震灾害后森林植被重建的关键技术探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3):437-440.
被引量:12
4
王增福,谢谟文,董晨曦,胡嫚,刘翔宇.
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三维辅助系统的研究[J]
.工程勘察,2011,39(12):42-45.
被引量:7
5
黄敏.
地籍管理适时变更系统(农村部分)试点工程可行性研究设想[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12):168-170.
6
赵文武,东野光亮,张银辉,贾炳浩.
“3S”技术集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2):234-238.
被引量:32
同被引文献
27
1
刘登忠.
试论影像地层单位[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3,20(3):95-99.
被引量:4
2
薛重生.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情报,1997,0(S1):16-23.
被引量:32
3
何圣策,尹磊明.
浙江江山晚奥陶世长坞组疑源类化石[J]
.古生物学报,1993,32(5):611-633.
被引量:12
4
王松山,桑海清,裘冀,陈孟莪,李明荣.
蓟县剖面杨庄组和雾迷山组形成年龄的研究[J]
.地质科学,1995,30(2):166-173.
被引量:52
5
刘登忠.
陆相红层盆地1:5万区调中的遥感应用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1996,8(2):45-50.
被引量:5
6
柳祖汉,吴根耀,杨孟达,郭泽清,温志峰.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尔金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J]
.地质科学,2006,41(2):344-354.
被引量:48
7
曹瑞骥,赵文杰.1979.辽东震旦亚界的叠层石组合及其地质意义.见:中国科学院铁矿地质学术会议编辑组编,中国科学院铁矿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77):地层和古生物.北京:科学出版社.25—34.
8
高振家.1993.新疆天山及毗邻地区中、上元古界叠层石及其地层意义.见:朱士兴等编,中国叠层石.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73—84.
9
梁玉左.1992.论前寒武纪叠层石的生物地层学意义.见:邱树玉等编,晚前寒武纪叠层石及相关矿产.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1.
10
梁玉左,朱士兴.1993.中国叠层石研究的术语和分类.见:朱士兴等编,中国叠层石.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39—49.
引证文献
2
1
边千韬,朱士兴,I.I.Pospelov,M.A.Semikhatov,孙淑芬,陈代钊,那春光.
东昆仑南带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叠层石组合的发现[J]
.地质科学,2006,41(3):500-510.
被引量:4
2
刘沛,姚智,况顺达,韩宝智.
贵州织金片区影像地层研究[J]
.中国岩溶,2008,27(3):283-2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龚梅,况顺达,况忠,朱顺才,闵艳艳,李思发.
贵阳—独山地区影像构造研究[J]
.贵州地质,2011,28(3):223-226.
2
常玉光,郑伟.
叠层石研究现状及进展[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32(2):89-93.
被引量:6
3
赵振明,陈守建,计文化,查显锋,张海军,刘亚非.
东昆仑小南川中—新元古界万保沟群地层中富磁铁矿层的发现及意义[J]
.地质通报,2012,31(12):1991-2000.
被引量:4
4
马文,丁玉进,李社宏,张志青,胡兰基,李五福,刘世宝,马延景.
祁漫塔格中部元古代高钾(变质)侵入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西北地质,2013,46(1):32-39.
被引量:9
5
修群业,颜妍,刘正荣,崔建勇.
新疆祁曼塔格地区发现新元古代叠层石[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2,41(3):643-650.
被引量:3
1
逄云峰,姚伟.
GPS高程拟合模型初步探讨[J]
.矿山测量,2009,37(3):22-23.
被引量:3
2
张国伟,张宗清,董云鹏.
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构造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1995,11(2):101-114.
被引量:381
3
匡耀求,张本仁,欧阳建平.
扬子克拉通北西缘碧口群的解体与地层划分[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24(3):251-255.
被引量:18
4
袁中智.
水环境时空分析方法研究[J]
.生态经济,2009,25(5):116-119.
被引量:4
5
刘东晓,雒晓刚,常青.
甘肃省遥感成矿预测区划分及找矿靶区筛选——以金、铜、铅、锌矿产资源为例[J]
.甘肃科技,2009,25(21):37-39.
被引量:2
6
熊小莉,吴迪军.
GPS高程拟合模型的精度分析[J]
.铁道勘察,2007,33(2):27-28.
被引量:15
7
曾大乾,李淑贞.
中国低渗透砂岩储层类型及地质特征[J]
.石油学报,1994,15(1):38-46.
被引量:233
8
李庆胜.
带状工程中GPS高程拟合模型适用性分析[J]
.科技风,2013(12):146-146.
9
李晓峰.
遥感图像中线状地物的多级识别方法[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1990,15(1):69-74.
被引量:2
10
陈刚,赵重远,李丕龙,罗彩珍,李宗亮,李向平,李书恒.
北淮阳构造带前中生代地层单元及其相关问题[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5):595-598.
被引量:2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