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庆市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对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文章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测算重庆市高等教育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贡献。2000-2005年重庆市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的贡献取平均值为4.305%,从而指出增大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实现重庆市经济持续、高速、高效增长的重要的,不容忽视的环节。
作者
琚晓星
袁利
叶勇
机构地区
重庆工商大学理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统计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24-126,共3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基金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KJ06CA12-1)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分类号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31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1
刘本荣.
把握战略内涵 抢抓战略机遇 建设重庆“一小时经济圈”[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7,8(1):11-14.
被引量:2
2
杨盛菁.
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研究[J]
.甘肃科技,2004,20(12):206-208.
被引量:6
3
崔玉平.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方法综述[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0(1):71-78.
被引量:92
4
崔玉平.
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1-37.
被引量:155
5
解垩.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5):74-80.
被引量:62
6
刘林.
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的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1):36-39.
被引量:21
7
吕颖.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性分析[J]
.学术交流,2004(5):88-90.
被引量:31
8
徐浪.
关于复杂劳动简化法的改进建议[J]
.教育与经济,2002,18(1):57-59.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郑君君,隗斌贤.
教育统计之趋势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1,17(9):10-11.
被引量:2
2
谢万华.
教育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教育与经济,1999,15(4):17-19.
被引量:21
3
李银,曹艳芳.
我国教育经济效益计算方法新探[J]
.教育与经济,1999,15(4):37-38.
被引量:4
4
赵秋成.
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的估算方法及其实证分析[J]
.教育与经济,1999,15(1):46-49.
被引量:6
5
胡永远,刘智勇.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4,16(9):11-14.
被引量:48
6
何光瑶,洪荧.
教育经济效益统计方法的研究[J]
.统计研究,1996,13(4):41-45.
被引量:5
7
[2]琼斯·查尔斯.经济增长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
[3]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经济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
9
[5]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64.
10
[6]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48.
共引文献
331
1
郑鸣,朱怀镇.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4):76-81.
被引量:64
2
危力军,卢丹娟.
我国环境教育改革势在必行[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5(2):26-28.
3
夏锋,张宏亮,夏宁.
余值法对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衡量[J]
.社科纵横,2004,19(3):39-40.
被引量:4
4
陈晋玲.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VEC模型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320-324.
被引量:7
5
张薇,许楠.
河北省高校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开发研究,2009(S1):141-143.
被引量:4
6
石璋铭.
高等教育发展与我国技术进步的协整分析[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5):37-41.
被引量:2
7
毛建青,胡雪霆.
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
.公共管理研究,2010(0):3-18.
被引量:1
8
陈旸,金玲.
试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8):46-47.
9
张愚.
教育与GDP的统计分析[J]
.消费导刊,2008(8):170-171.
10
于宝华,张继珍.
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刍议[J]
.消费导刊,2008,0(2):131-131.
同被引文献
83
1
张敏.
论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18-19.
被引量:6
2
唐炯.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1):86-86.
被引量:6
3
江文斌,王雪梅,冯源源.
重庆市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消费导刊,2009,0(3):68-68.
被引量:2
4
郭锋.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制度创新[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4):47-51.
被引量:9
5
胡永远,刘智勇.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4,16(9):11-14.
被引量:48
6
冯瑛.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11(5):77-78.
被引量:4
7
杨盛菁.
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研究[J]
.甘肃科技,2004,20(12):206-208.
被引量:6
8
宋华明,王荣.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测算及相关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55-58.
被引量:60
9
李洪天.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17(6):100-104.
被引量:38
10
李秋霞.
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经济师,2005(5):250-251.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0
1
赵强强,陈洪转,成长春.
江苏省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25(3):14-18.
被引量:5
2
孙春花.
内蒙古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6):15-18.
被引量:1
3
孙渝莉.
统筹城乡发展对重庆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需求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1):74-76.
被引量:2
4
孙渝莉.
重庆高等教育资源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2):115-119.
被引量:4
5
尚所林.
云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
.云南电大学报,2010,12(4):83-86.
被引量:2
6
陈薇.
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估算及相关分析[J]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4):35-37.
被引量:1
7
熊庆如.
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J]
.中国市场,2014(5):88-89.
被引量:1
8
潘邦贵.
福建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0(4):12-17.
被引量:3
9
玉苏普伊力·喀迪尔,庄馨予.
经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本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J]
.统计理论与实践,2022(6):62-68.
10
郭萌,王怡.
乡村应对返贫威胁和共富挑战的提升策略——基于大学赋能视角[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4):45-5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徐丽华,杨伟,王科,刘秀华,谢德体.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西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1050-21052.
被引量:10
2
刘海峰.
苏州高等教育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24(6):37-39.
3
潘艳平,刘国买,聂亚菲.
福建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0):97-100.
被引量:1
4
胡赤弟,黄志兵.
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利益与作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2):65-69.
被引量:7
5
陈薇.
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估算及相关分析[J]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4):35-37.
被引量:1
6
江云,彭瑶.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探微[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5(11):148-151.
被引量:10
7
吉杲,易忠.
重庆市高等教育与两江新区协作体系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4):114-118.
被引量:2
8
周启刚,陈倩,陈丹,马泽忠,张晓媛,王福海.
统筹城乡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335-2336.
9
熊庆如.
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J]
.中国市场,2014(5):88-89.
被引量:1
10
金春寒,吴宗元.
重庆高等教育资源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共享机制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6):9-12.
1
张莉敏,白志礼.
重庆市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6):44-48.
被引量:3
2
王琦.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
.重庆高教,2009(2):9-11.
3
江文斌,王雪梅,冯源源.
重庆市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消费导刊,2009,0(3):68-68.
被引量:2
4
关岭.
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的直接贡献作用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
.当代经济,2008,25(3):98-99.
5
王平,秦悦悦,李双力.
重庆市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研究[J]
.重庆高教,2009,22(4):29-33.
6
陈红兵,刘洪彪,李光明,武雨南川.
加入WTO对重庆市高等教育的影响(二)——重庆市高校科技的重新审视[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2):122-126.
7
任士奇,李良辰,梁仁勰.
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浅谈基础教育阶段的美育实施问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89-91.
8
贾月花.
家庭教育也应注重素质教育[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09(10):129-129.
9
汪旺.
生物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15):19-19.
10
王洪.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33):177-177.
统计与决策
2007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