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同语境下的互补——葛兰西和布洛的“距离说”比较

Mutual Complement: Gramsci's and Bullough's Distance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布洛和葛兰西分别提出过“距离说”,两人主张的内涵并非恰恰相反,而是能够相互补充的。同时,他们提出各自的主张时,并不是站在同一语境之下,即布洛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距离说”,而葛兰西则是从审美批评的角度提出“距离说”。 Both Edward Bullough and Antonio Gramsci put forward Distance Theory. Their theories are mutually complementary in spite of their different contexts. Bullough 's theory was put forward from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while Gramsci 's was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
出处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46-49,共4页 Journal of Zhuzhou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布洛 心理距离 葛兰西 距离说 Edward Bullough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tonio Gramsci Distance Theo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M]//朱立元,等.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2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 3和丽君.审美过程中功利与非功利的统一—布洛心理距离说新解[J].云南社会科学,2001,(1).
  • 4[31、32]葛兰西.论文学[M].吕同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1、169.
  • 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 6高瑞民.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看意志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

共引文献1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