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十年来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从研究的学科视角、内容等方面综合叙述了我国近十余年来政治社会化的研究状况及研究结论,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一些不足,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为我国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作者
唐清云
机构地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第11期112-114,155,共4页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基金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工科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2006B20)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我国
政治社会化
述评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13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1
闵绪国.
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学校消极因素及其优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7):46-48.
被引量:9
2
余振,郭正林.
中国大学生的家庭政治社会化[J]
.开放时代,1999(1):16-22.
被引量:4
3
李元书,杨海龙.
论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J]
.政治学研究,1997(2):14-22.
被引量:44
4
赵海立.
对中国政治社会化的评估[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3-8.
被引量:5
5
秦少梅.
论政治社会化对青少年政治文化形成的影响[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2):68-69.
被引量:2
6
洪伟.
论政治社会化[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5(1):16-21.
被引量:11
7
胡海可.
近二十年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3(6):20-23.
被引量:8
8
李元书.
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J]
.政治学研究,1998(2):18-26.
被引量:161
9
郑碧强.
网络环境下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2004(5):97-109.
被引量:21
10
周贺.
当代社会转型与我国青年政治社会化的互动分析[J]
.长白学刊,2002(3):16-1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王成至.
神奇的网上国家[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2):16-17.
被引量:4
2
刘小川.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4):76-79.
被引量:13
3
张海军,王效仿.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
.学海,1999(6):49-51.
被引量:5
4
李元书.
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J]
.政治学研究,1998(2):18-26.
被引量:161
5
尚会鹏.
沉下去,扎扎实实做点事[J]
.青年研究,1997(2):13-15.
被引量:1
6
郭跃华.
青少年网络应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2003(3):59-62.
被引量:12
7
石仲广.
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空间[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5,20(1):97-101.
被引量:10
8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75-377.
9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
[1]詹姆斯@R@汤森,布兰克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313
1
张萍萍.
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2(4):10-12.
2
张青子衿.
元宇宙技术下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J]
.当代青年研究,2023(2):62-73.
被引量:2
3
吕承文.
“解放”的政治话语分析——兼评经典电影《康定情歌》[J]
.思想理论战线,2023(1):122-130.
4
余泓波,苗红娜.
父母教养行为如何影响个体的政治效能感[J]
.复旦政治学评论,2023(2):172-195.
5
黄金柱,周永红,鹿军.
试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2):90-93.
被引量:3
6
于娜,聂国栋.
略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2):19-20.
7
陈红,李洁.
互联网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挑战与对策[J]
.社科纵横,2006,21(3):78-79.
被引量:4
8
韦雅莉.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及问题探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2):42-43.
9
焦凤梅.
政治社会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潮关系辨析[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5):57-61.
被引量:1
10
王芳.
和谐发展愿景下大学生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S2):126-128.
同被引文献
8
1
向发意,张晓琳.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115-117.
被引量:5
2
李元书.
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J]
.政治学研究,1998(2):18-26.
被引量:161
3
陆士桢.
和谐社会中大学生的角色建构[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1):1-6.
被引量:12
4
毛小玲,李宏翰.
大学生的角色期望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2):29-33.
被引量:13
5
李宏翰.角色改变与心理咨询[A].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
李丹,曹敏.
浅谈大学生的角色定位[J]
.现代农业,2007(10):75-77.
被引量:5
8
刘启焱.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障碍分析与对策[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6(2):100-103.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
1
张兴波,姜自安.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政治角色期望探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93-95.
1
胡海可,林华蓉.
近二十年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J]
.广东社会科学,2002(1):139-144.
被引量:10
2
胡海可.
近二十年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3(6):20-23.
被引量:8
3
孙秀兰.
监所社会化研究——以云浮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J]
.中国监狱学刊,2016,31(1):143-146.
4
周登谅.
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社会化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6):73-81.
被引量:1
5
李俊,任中平.
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源流及其启示[J]
.云南社会科学,2006(4):19-23.
被引量:1
6
方颖之.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研究——以中山市石岐区为例[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6):10-11.
被引量:1
7
娄淑华,杨勇.
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论纲[J]
.社会科学战线,2008(6):207-210.
8
张磊.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述评[J]
.青年时代,2015,0(4):81-83.
9
邱梦蝶.
上海市城镇居民“居家养老社会化”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S1):5-6.
被引量:1
10
徐飞.
国外青年社会化的演变:进程与认识(上)[J]
.青年研究,1991(2):41-46.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