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建医学高等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教学模式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满足全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要充分发挥医学高等院校的学科优势,注重创新、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从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设备配置、资源利用等多方位考虑,提出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教学模式。
作者
李秋娟
汤以良
徐平
叶建新
刘晓芳
陈敏
仲来福
机构地区
大连医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室
出处
《实验室科学》
2007年第3期38-40,共3页
Laboratory Science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
实验教学模式
“产—学—研”三位一体
分类号
X93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1
樊永祥.
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件大事[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2):75-77.
被引量:21
2
陈霖豪,胡忆虹,周乃元,吴永宁.
欧盟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中食品质量与安全招标指南[J]
.卫生研究,2003,32(1):1-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1
1
王明祥,童利君,李翼斌,龙强军,马桂英.
黔南州2004年食品卫生质量检测分析[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5,18(3):164-164.
2
杨玉芬.
浅议影响食品安全因素及防止措施[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2):173-174.
被引量:5
3
石长华.
中国出入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连载三)[J]
.口岸卫生控制,2008,13(4):52-55.
4
赵广英,詹学佳.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海藻酸钠4-SPCE福氏志贺氏菌酶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10,10(4):60-66.
被引量:5
5
刘洪利.
浅谈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
.科技资讯,2010,8(28):228-228.
被引量:8
6
唐维潞,赵广英,詹学佳.
多壁碳纳米管/DMF复合物4-SPCE福氏志贺氏菌酶免疫传感器的研制[J]
.食品科技,2010,35(11):51-56.
被引量:4
7
刘慧杰,曹佳,舒为群.
人乳和牛乳中有机物种类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水平的比较[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53-56.
被引量:1
8
刘荣荣,生新礼.
浅析食品安全因素[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207-207.
被引量:2
9
邬潇,李蕊.
食品中重金属超标危害与检测[J]
.中国科技博览,2012(5):250-250.
被引量:4
10
巩令慧.
浅谈食品生产领域安全与监管措施[J]
.技术与市场,2012,19(7):201-20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0
1
江英,陈国刚,童军茂,刘娅.
对加强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S1):150-151.
被引量:12
2
夏宁,滕建文,黄丽,韦保耀,于兰.
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独立设课的教学改革[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2):113-114.
被引量:4
3
蒋立文,周红丽,刘素纯,邓放明,夏延斌.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设置的思考[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1,2(4):218-222.
被引量:17
4
赵伯乐.
对高校专业设置超前性的思考[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3,0(18):84-86.
被引量:5
5
陈宗道,阚建全,张洪瑜,李洪军,王雅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1999(1):31-35.
被引量:6
6
励建荣,邓少平,顾振宇,韩剑众,傅玉颖.
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食品学报,2004,4(4):109-112.
被引量:74
7
辛明秀,王纯,孙正刚,吴登峰.
微生物学自主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30-31.
被引量:26
8
江珩 ,吴雪梅 .
关于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05(6):42-43.
被引量:60
9
申俊龙,陶林.
UES模式:课程优化设置的新尝试——关于多科性大学边缘学科新专业课程优化设置的思考[J]
.江苏高教,2005(4):74-76.
被引量:3
10
陈素珊.
生物系统工程新专业的创建与实践[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32(1):114-11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宫春波,仇宏伟,于翠芳.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227-228.
被引量:6
2
夏明,管婧婧.
中医药背景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J]
.中医教育,2009,28(1):26-29.
被引量:4
3
尹红,黄诚.
浅淡高校理工科食品专业实验教学与实践基地教学的结合[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5):188-189.
被引量:2
4
殷微微,任学坤.
高职食品类专业饮料中试车间实践教学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9):28-30.
被引量:2
5
秦菲,栾娜.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82-184.
被引量:3
6
李清华.
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新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5):140-14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张敏,肖新生,夏岩石,董加宝.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研究的思考[J]
.中国轻工教育,2010,13(1):34-37.
被引量:20
2
袁长梅,马丽艳.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49-150.
被引量:10
3
刘崑,杨爱丽,王晶晶.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践教学改革[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4):32-34.
被引量:9
4
夏明,管婧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增设人文社会课程的探讨——以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28(1):89-91.
被引量:4
5
王晓英.
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1):156-157.
被引量:6
6
林太凤,罗云敬,郑大威.
食品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2):86-87.
被引量:3
7
檀德宏,纪淑娟,刘玲,白冰,蒋东华,吴朝霞,张璇.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9):53-55.
被引量:6
8
潘明喆,李良,李杨,于殿宇.
粮食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探索[J]
.林区教学,2014(1):3-5.
被引量:4
9
张军科,刘耀鹏.
纯净水生产车间建设及实践教学探索[J]
.化学教育,2015,36(2):49-51.
10
孔祥珍.
食品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43-144.
被引量:3
1
王珊珊,张江山.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1(5):4-5.
被引量:4
2
高兰萍.
食品质量与安全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5):24-25.
3
本刊记者.
解读食品安全(上)——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家魏益民[J]
.百科知识,2008(22):4-6.
4
丁英芳.
发挥学科优势 加强环境教育[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8(08X):121-121.
5
高永欣,富校轶,张岚,刘敏,王丹.
食品质量与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01-101.
被引量:1
6
邓鸿铃,王海波,吴桂贞.
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分析[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3):52-54.
被引量:4
7
王营,公维民,刘丽波,王倩.
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
.实验室科学,2006,9(6):31-32.
被引量:5
8
周权锁,高彦征,葛滢,宗良纲.
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1-3.
被引量:5
9
罗善昭.
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控制技术研究[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8):308-308.
被引量:2
10
邓红梅,宋刚,吴翠琴,王津,黄玉妹.
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广东化工,2016,43(14):252-252.
被引量:4
实验室科学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