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小企业集群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途径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中小企业集群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总结出中小企业集群所具有的整体竞争优势,探讨基于集群网络结构的竞争优势,以及中小企业将集群竞争优势转化为自身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作者
苏美香
机构地区
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发展研究》
2007年第11期76-78,共3页
Development Research
关键词
集群
中小企业
竞争优势
提升途径
分类号
F276.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34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毛艳华.
我国实施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的研究[J]
.经济学家,2004(5):63-68.
被引量:11
2
谯薇,江文清,宗文哲.
论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
.当代财经,2003(10):75-76.
被引量:10
3
傅京燕.
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其决定因素[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5(3):29-34.
被引量:68
4
魏守华,石碧华.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59-65.
被引量:353
5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陈小悦.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刘志彪.
市场竞争优势:以质量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化[J]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7(1):9-14.
被引量:12
2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1998, 77 - 90.
3
Schmitz, H. Collective efficiency: Growth path for small - scale industr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5,31 (4), p529 - 566.
4
MCCLENAHEN, I . China: Factory for the world[J]. Business Week, Feb,2002, Vol. 251.
5
RABELLOTTI, R. Recovery of a Mexican: A devaluation of bonanza or collective efficiency? [J]. World Development, 1999, Vol. 27, No. 9, p1571 - 1585.
6
Knorringa, P. Economics of collaboration: Indian shoemakers between market and hierarchy. Sage, New Dehliand London. 1996.
7
Saxenian, A L. 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 A. 1994.
8
Becattini, G. The past in the present: Prato' s people. Edt. By Becattini et al. From industrial districts to local development 2003, 62 - 67.
9
(美)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制[A].陈郁(编译).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0
Claire Nauwelaes & Rene Wintjes (1999) , SME policy And regional dimension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new paradigm for Innovation policy? SMEPOL final report, Oslo
共引文献
434
1
Jhony Choon Yeong Ng,徐淑雅,贾良定.
模仿型和试错型造假模式:一项经典扎根理论的比较研究[J]
.南大商学评论,2020(1):120-141.
2
付新爽.
产业集群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教文汇,2007(11):141-142.
被引量:4
3
武云亮.
我国商业集群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
.生产力研究,2004(1):146-148.
被引量:27
4
聂淼.
全球供应链视角下的郑州市农业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J]
.中国市场,2008(2):110-111.
5
赖磊,张鑫.
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4(7):44-45.
被引量:12
6
刘丽辉,杨伊侬.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乡镇经济,2004,20(6):26-28.
被引量:5
7
来尧静,贾文峰.
南京市企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效应[J]
.南京社会科学,2004(z2):371-378.
8
钟华,韩伯棠,周治平.
经济集聚机制研究几个新领域探索[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555-559.
9
陈莞.
产业群内企业依存关系的生态学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605-608.
被引量:3
10
严云浩,王欣欣,朱彬.
嘉兴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阶段的探析[J]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4.
同被引文献
4
1
韩昌学.
中小企业集群异地衍生机制分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07(10X):12-12.
被引量:1
2
王泽强.
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优势及其培育[J]
.中国集体经济,2007(10):13-15.
被引量:2
3
钟幼茶.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07(11Z):102-103.
被引量:7
4
疏礼兵.
浙江民营中小企业集群式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0):21-2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隋鹏飞.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空间转移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7):120-12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谢卫华,刘朝臣.
中小企业创新理论与模式研究综述[J]
.科技广场,2014(1):191-197.
被引量:3
2
段青梅,唐丽萍.
中小企业集群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问题研究[J]
.现代商业,2017(32):94-95.
1
窦红宾.
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实证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10,31(3):59-63.
被引量:6
2
赖磊.
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KIBS)嵌入视角的集群企业成长实证研究框架[J]
.人文地理,2012,27(4):98-102.
被引量:1
3
张玲,李淑芬,马鸿佳.
集群网络结构对知识创新过程的影响研究——以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4):62-66.
被引量:7
4
王发明.
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集群创新能力研究[J]
.软科学,2008,22(10):86-89.
被引量:8
5
王凯,刘汴生.
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企业集群比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0):409-411.
6
陈晓明,江明光,吴吉明.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内部作用关系研究[J]
.管理观察,2014(31):114-116.
7
胡平,石娟,邵鹏,焦阳.
集群网络结构特征对知识创新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为例[J]
.情报学报,2014,33(6):564-572.
被引量:2
8
何铮,张晓军.
集群创新扩散的鲁棒性和脆弱性[J]
.系统管理学报,2011,20(6):682-689.
被引量:16
9
李肖钢,李秋正.
基于4PL嵌入的产业集群升级理论模型与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7):69-73.
被引量:7
10
曹丽莉,邓欢.
供应链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优化[J]
.江汉论坛,2012(6):32-35.
被引量:4
发展研究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