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影响小麦品质的主要因素诸如遗传性状、环境因素、栽培措施、因子综合效应等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作者
李建勇
王正银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100-104,共5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影响因素
遗传性状
环境因素
栽培措施
因子综合效应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8
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342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47
1
荆奇,曹卫星,戴廷波.
小麦籽粒品质形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1999,19(4):46-50.
被引量:79
2
张春庆,李晴祺.
影响普通小麦加工馒头质量的主要品质性状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2):39-46.
被引量:130
3
郭世华,王洪刚.
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我国冬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1):45-51.
被引量:31
4
阎俊,何中虎.
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黄淮麦区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1,21(2):14-19.
被引量:92
5
郭天财,马冬云,朱云集,王晨阳,夏国军,罗毅.
冬播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948-953.
被引量:87
6
魏益民,康立宁,欧阳韶晖,张国权.
小麦品种蛋白质品质性状稳定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1):90-96.
被引量:29
7
王鸿,赵万春.
冬小麦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及环境效应[J]
.陕西农业科学,2000,46(9):3-5.
被引量:13
8
王法宏,赵君实,荆淑民,解培厚,刘和平.
小麦不同类型品种的籽粒产量及品质在不同生态区的表现[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7,14(2):100-104.
被引量:20
9
王增裕,卢少源.
小麦品质及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14(1):1-5.
被引量:17
10
郭世华,何中虎,马庆,王洪刚.
小麦籽粒硬度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2):107-111.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358
1
张艳,何中虎,王磊,周桂英.
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对我国冬播麦区小麦蛋白质含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0,15(z1):31-35.
被引量:4
2
L.O' Brien.
Tissue Nitrogen and Fructan Translocation in Bread Wheat[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2,1(9):988-993.
被引量:7
3
赵淑章,季书勤,王绍中,吕凤荣.
不同类型土壤与强筋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系[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7):52-53.
被引量:19
4
杨胜利,马玉霞,冯荣成,吕海英.
磷肥用量对强筋和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7):54-57.
被引量:24
5
蒋梅林.
拔节孕穗肥对小麦后期生长的影响[J]
.农业装备技术,1998,0(6):9-10.
被引量:3
6
舒卫国,张玉良,王光瑞.
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鉴定及其相关性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1996,11(4):1-7.
被引量:12
7
彭正萍,李春俭,门明新.
缺磷对不同穗型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4,30(8):826-830.
被引量:22
8
朱统泉,司剑林,赵立尚,李栋业,贺建锋,苗任重.
不同追肥量与追肥时期对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08-709.
被引量:5
9
郭天财,马冬云,朱云集,王晨阳,夏国军,罗毅.
冬播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948-953.
被引量:87
10
苏珮,蒋纪云,王春虎.
小麦蛋白质组分的连续提取分离法及提取时间的选择[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21(2):1-4.
被引量:75
共引文献
1342
1
李晓航,盛坤.
2011—2015年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品质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8):134-140.
被引量:7
2
王响玲,宋柏权.
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5):93-97.
被引量:38
3
高振贤,班进福,田国英,曹巧,韩然,单子龙,徐哲莉.
遮阴对冀中南优质强筋小麦形态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3):30-35.
被引量:1
4
束林华,朱新开,陶红娟,曹帆,王龙俊,郭文善.
施氮量对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产量和品质调节效应[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2):37-41.
被引量:24
5
陈森,孔丽红,赵玉路.
不同品种小麦水旱地品质与产量差异[J]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8):35-37.
被引量:8
6
刘斌.
追氮量与追氮时期对“西农979”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北京农业,2007(33):35-37.
被引量:5
7
丁建国,赖学华,郭蔼光.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同营养条件下小麦衰老期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动态[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1-5.
被引量:2
8
岳淑芳,郭世华,侯国峰,廉博.
小麦籽粒硬度分布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31-36.
被引量:4
9
朱新开,郭凯泉,郭文善,封超年,彭永欣.
播种方式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2):59-63.
被引量:16
10
姚金保,陈凤生.
长江下游弱筋小麦研究进展和展望[J]
.面粉通讯,2004(3):3-6.
同被引文献
135
1
鞠兴荣,袁建,汪海峰,杨晓蓉.
小麦主要质量指标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12):10-12.
被引量:17
2
郭天财,马冬云,朱云集,王晨阳,夏国军,罗毅.
冬播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948-953.
被引量:87
3
兰涛,姜东,王连臻,戴廷波,曹卫星.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生态变异[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27(3):7-10.
被引量:9
4
吴国梁,崔秀珍,宋小顺,张麦生,王宗全.
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10):46-49.
被引量:17
5
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黄玉鸾.
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主要加工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13-1016.
被引量:8
6
林琪,侯立白,韩伟.
不同肥力土壤下施氮量对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561-567.
被引量:138
7
赵会杰,薛延丰,徐立新.
氮磷钾肥施用量及其配比对小麦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8(4):374-378.
被引量:31
8
廖祥政,王瑞敏,赵致,马巧云,刘桂珍.
栽培措施和生态因子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2):11-14.
被引量:18
9
王立秋.
冀西北春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研究─—氮磷肥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益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4,12(3):8-13.
被引量:18
10
章练红,王绍中,李运景,许晓萍.
小麦品质生态研究概述与展望[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4(6):42-44.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6
1
关二旗,魏益民,张波.
小麦籽粒品质与基因型及环境条件的关系[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63-969.
被引量:23
2
罗丕,周美兰,骆叶青,李海林.
气候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08,22(S1):424-427.
被引量:3
3
乐菊,易腊梅,熊渠.
从2006~2007年区域试验结果看湖北省小麦育种[J]
.农业网络信息,2008(12):138-139.
4
张媛菲,田文仲,吕树作,彭绍峰,段国辉,高海涛,吴少辉.
豫西不同栽培环境对优质小麦品系品质性状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9,28(8):1219-1225.
被引量:4
5
王中秋,应鹏飞,陈梦涛,贺琼颖,胡鑫.
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籽粒与品质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2020(4):37-44.
被引量:1
6
亢福仁.
不同栽培条件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J]
.榆林学院学报,2003,13(3):31-36.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吴洪颜,陆志刚,肖卉,程婷.
海安县优质弱筋小麦气候区划研究[J]
.气象科学,2011,31(S1):97-101.
被引量:1
2
骆叶青,周美兰,胡文彬,罗丕.
播种期对小麦影响的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8,22(S1):420-423.
被引量:4
3
廖祥政,王瑞敏,赵致,马巧云,刘桂珍.
栽培措施和生态因子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2):11-14.
被引量:18
4
李建勇,王正银.
小麦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6):100-104.
被引量:6
5
雷钧杰,宋敏.
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B11):138-141.
被引量:36
6
刘万代,杜沛鑫,尹钧,陈现勇.
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豫麦49-198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402-15404.
被引量:12
7
亢玲,袁汉民,陈东升,王晓亮,张维军,来长凯.
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宁冬10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宁夏农林科技,2009,50(6):20-22.
被引量:5
8
龙建勋.
一种系列化产品零件参数化绘图方法[J]
.四川兵工学报,1999,20(4):11-12.
9
魏迎春,范春捆,冬梅,次珍,王菊花,范瑞英,原红军,刘国一.
不同施肥水平春小麦硝酸盐累积特性研究[J]
.西藏农业科技,2011,33(3):9-12.
被引量:1
10
姬虎太,张建华,王敏,吕雪梅,曹勇,裴雪霞,张定一.
山西省小麦品种(系)蛋白质品质的差异[J]
.麦类作物学报,2011,31(6):1077-1081.
被引量:5
1
高群山,夏龙珠.
稻茬油菜氮肥运筹和苔肥施用技术试验初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5(5):113-114.
被引量:1
2
张四海,曹志平,张国,胡婵娟.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12,21(2):199-205.
被引量:28
陕西农业科学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