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础力学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级精品课定位的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包括以课程群为整体规划的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基础实验、综合研究型实验与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以及结合教学实践关于基础与创新、能力与素质、本科教学与科研和校园文化诸关系的思考和一管之见.
作者
蒋持平
王士敏
姜开厚
张华
王琪
机构地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研究所
出处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72,共4页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关键词
基础力学
实验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分类号
O3-4 [理学—力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123
1
李碧珍,林姗,陈瑜浩.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金融类应用型学科建设路径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1):260-262.
被引量:7
2
李洪升,平旭高.
关于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01(4):50-53.
被引量:4
3
谢文武,韩瑾.
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的融合——以金融核心课程群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S1):133-135.
被引量:31
4
王嘉才,杨式毅,霍雅玲,于倩.
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S1):71-75.
被引量:64
5
武树臣.
淡化专业与课程体系的调整[J]
.中外法学,1996,8(2):47-49.
被引量:4
6
王新民.
探索公安大学公安专业课程体系的新路[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0(1):61-63.
被引量:2
7
吴云凤.
面向21世纪优化高等财经教育课程结构的思考[J]
.高教探索,1997(3):37-42.
被引量:3
8
辛舟,龚俊,侯运丰,李文辉.
基于包装工程课程群的多媒体课件开发[J]
.包装工程,2004,25(3):194-195.
被引量:3
9
李志君.
矩形截面叠层梁的受力分析[J]
.力学与实践,1993,15(5):69-70.
被引量:2
10
徐育澄.
夹层梁弯曲正应力实验[J]
.力学与实践,1993,15(2):63-6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4
1
刘俊丽,杨亚政,蒋持平,刘希国,王薇,任季荪,陶彩军,邵丽华.
力学综合性期刊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673-675.
被引量:2
2
虞爱民,舒伟杰,朱金龙,鲁书浓,侯顺龙.
力学创新实验——曲梁和复合曲梁的应力测量[J]
.力学与实践,2009,31(2):89-91.
被引量:3
3
李芸.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尝试[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4):66-66.
被引量:1
4
徐鹏,谢占魁,王复兴,关学锋.
材料力学教学中加强力学建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
.力学与实践,2014,36(2):226-228.
被引量:19
5
楚锡华,徐远杰.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探讨[J]
.力学与实践,2015,37(1):117-119.
被引量:9
6
邓建红,李文彪.
相关专业不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
.城市建筑,2015,0(20):270-270.
7
王涛,罗洪峰,王娟,廖宇兰,李粤.
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3):116-118.
被引量:18
8
兰雅梅,王世明,宋秋红,刘爽.
力学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海洋大学机制专业为例[J]
.时代教育,2016,0(21):58-58.
9
王涛.
平面汇交力系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2019(2):240-242.
10
金春花,徐小丽.
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群的整合和优化探讨[J]
.山西建筑,2020,46(3):184-18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栾云博,方慧青,李永存.
“材料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探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S01):143-147.
2
苏恒瑜,王舒,腾菲菲,胡洪森.
关于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以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2):65-67.
被引量:2
3
张千.
《工程力学》因材施教研究[J]
.商,2012(15):240-240.
4
刘小蛮.
浅析力学专业实验教学[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138-139.
5
刘俊丽,蒋持平.
为提高大众的科学素质而努力——《力学与实践》科普栏目的建设回顾[J]
.编辑学报,2012,24(6):597-599.
被引量:3
6
夏冬生,朱公志,于彥,金蓉.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工程力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15,1(22):65-66.
被引量:6
7
杨斯博,王涵,马寿峰.
保密管理专业保密技术类课程群体系结构模型研究与设计[J]
.保密科学技术,2017,0(12):51-56.
8
李丽君,刚宪约,许英姿,沈玉凤.
力学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解构与重构[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14-216.
被引量:4
9
曲艳东,贾艳东,孔祥清,翟诚.
卓越计划下土建类专业材料力学教改研究[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4):149-150.
被引量:1
10
张文姣,赵淑红,袁威,杨悦乾,王业成,赵立军,李蓉.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
.亚太教育,2016,0(22):146-146.
被引量:1
1
陈宇,白雪梅,蔡立娟,李洪祚.
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和移动通信课程群实践环节教学改革[J]
.科教导刊,2016(2):118-119.
被引量:4
2
赵瑞娟,刘兴来,杨艳,胡俊利,王建邦.
大学物理教学中“知识 能力 素质”的融合[J]
.物理通报,2012(2):21-22.
被引量:5
3
潘维济.
关于物理实验[J]
.大学物理,2001,20(11):1-3.
被引量:2
4
冯滨鲁,张森,郭霞.
地方高校师范类数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数学教育学报,2014,23(5):87-90.
被引量:16
5
王玮明,赵才地,安荣,郭正光.
数学应用类课程群建设初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9):67-68.
被引量:2
6
霍拥军.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4(24):38-38.
被引量:1
7
詹棠森.
地方高校数学类教学团队的研究[J]
.才智,2010,0(23):275-275.
8
王新成.
数学建模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1):82-84.
9
沈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于数学解题的“基础”与“创新”[J]
.数学教学,2011(2):28-31.
被引量:6
10
黄文,郝宏刚,罗元.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研究型教学实践探讨[J]
.科学咨询,2015(40):143-143.
力学与实践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