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论华北山地甸子梁期夷平面及早第三纪地文期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华北山地海拔1000m以上的山顶面不是一个连续的面,而是两个面,由不同时期的差别侵蚀形成。其中,海拔3000—2500m的山顶面是北台面,形成于古新世,代表中生代地文期的结束;海拔2200—1000m的山腰面是甸子梁面,形成于渐新世,代表早第三纪地文期的结束。
作者
吴忱
张秀清
马永红
机构地区
河北省科学院河北省计委地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7年第3期39-46,共8页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基金
国家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山地
夷平面
地文期
早第三纪
地层
华北地区
分类号
P534.6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17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48
参考文献
5
1
吴忱,张秀清,马永红.
再论华北山地甸子梁期夷平面及早第三纪地文期[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3):39-46.
被引量:11
2
王慧芬,杨学昌,朱炳泉,范嗣昆,戴橦谟.
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K-Ar年代学及其演化[J]
.地球化学,1988,17(1):1-12.
被引量:59
3
李容全,刘增森.北京地区长辛店砾石层的沉积学特征与西山地貌发育的几个问题[J]地理学报,1984(01).
4
王宪曾.山西天镇刘家沟第三系褐煤中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04).
5
王乃樑,潘德扬.南口山前平原地貌与第四纪沉积物特徵及其对于新构造运动与气候变迁的反映[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56(0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慧芬,杨学昌,朱炳泉,范嗣昆,戴橦谟.
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K-Ar年代学及其演化[J]
.地球化学,1988,17(1):1-12.
被引量:59
2
李容全,刘增森.北京地区长辛店砾石层的沉积学特征与西山地貌发育的几个问题[J]地理学报,1984(01).
3
王宪曾.山西天镇刘家沟第三系褐煤中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04).
4
王乃樑,潘德扬.南口山前平原地貌与第四纪沉积物特徵及其对于新构造运动与气候变迁的反映[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56(03).
5
吴忱,张秀清,马永红.
再论华北山地甸子梁期夷平面及早第三纪地文期[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3):39-46.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68
1
曹建劲,胡瑞忠,刘燊,谢桂青.
广东沿海地区及海南岛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转折和拉张期次[J]
.矿物学报,2007(z1):3-4.
被引量:2
2
罗丹,陈立辉,曾罡.
陆内强碱性火山岩的成因:以山东无棣大山霞石岩为例[J]
.岩石学报,2009,25(2):311-319.
被引量:19
3
LIU Jiaqi, HAN Jingtai and GUO Zhengfu(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P. R. China).
The Cenozoic Volcanoes in Northeast China[J]
.Global Geology,2002,7(1):7-15.
4
李献华.
GEOCHRONOLOGY OF WANYANGSHAN-ZHUGUANGSHAN GRANITOID BATHOLITH:IMPLICATION FOR THE CRUST DEVELOPMENT[J]
.Science China Chemistry,1991,34(5):620-629.
被引量:2
5
魏海泉,白志达,李战勇,孙谦,樊祺诚,史兰斌,张秉良,徐德斌,胡久常,肖劲平,卢永健.
琼北全新世火山区熔岩流流动速度的恢复与火山灾害性讨论[J]
.地质论评,2005,51(1):27-35.
被引量:8
6
徐论勋,阎春德,俞惠隆,王宝清,余芳权,王典敷.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火山岩年代[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5,16(2):132-137.
被引量:28
7
杜世俊,徐兴旺,杨列坤,符超,苏捷,崔敏利.
地幔包体金云母^(40)Ar/^(39)Ar年龄对玄武岩浆喷发结束时间的约束[J]
.岩石学报,2009,25(12):3251-3258.
被引量:3
8
冯安荣,赵杰,许玉可.
士官支委:挺起你的腰杆来——某坦克训练大队强化士官支委职责意识纪事[J]
.军队党的生活,2008(1):68-68.
9
刘成如.
山西省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J]
.华北国土资源,2011(1):17-19.
被引量:6
10
张莉.
试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科学建设与应对策略[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5):127-12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6
1
樊克锋,杨东潮.
论太行山地貌系统[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1-53.
被引量:29
2
郭康.
“嶂石岩地貌”学术考察研讨会纪要[J]
.人文地理,1993,8(4):74-74.
被引量:1
3
吴忱.
渤海海盆曾有过沙质堆积[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3,9(1):53-56.
被引量:3
4
王慧芬,杨学昌,朱炳泉,范嗣昆,戴橦谟.
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K-Ar年代学及其演化[J]
.地球化学,1988,17(1):1-12.
被引量:59
5
吴元保,郑永飞.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J]
.科学通报,2004,49(16):1589-1604.
被引量:2195
6
任建业.
济阳坳陷新生代褶皱—冲断构造的厘定及其动力学背景分析[J]
.地质科技情报,2004,23(3):1-5.
被引量:20
7
樊克锋.
河南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特色及综合评价[J]
.资源调查与环境,2004,25(3):224-229.
被引量:20
8
高红山,潘保田,邬光剑,李吉均,管清玉,王均平,业渝光.
祁连山东段剥蚀面与青藏高原隆升[J]
.冰川冻土,2004,26(5):540-544.
被引量:8
9
翟明国,孟庆任,刘建明,侯泉林,胡圣标,李忠,张宏福,刘伟,邵济安,朱日祥.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峰期的主要地质效应和形成动力学探讨[J]
.地学前缘,2004,11(3):285-297.
被引量:238
10
孙冬胜,刘池阳,杨明慧,杜金虎,张以明,张锐锋.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区中新生代复合伸展构造[J]
.地质论评,2004,50(5):484-491.
被引量:53
引证文献
11
1
冯安荣,赵杰,许玉可.
士官支委:挺起你的腰杆来——某坦克训练大队强化士官支委职责意识纪事[J]
.军队党的生活,2008(1):68-68.
2
刘成如.
山西省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J]
.华北国土资源,2011(1):17-19.
被引量:6
3
李理,钟大赉.
泰山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
.岩石学报,2006,22(2):457-464.
被引量:51
4
李理,钟大赉,时秀朋.
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新生代隆坳耦合关系[J]
.地质学报,2007,81(9):1215-1228.
被引量:32
5
吴忱,张秀清,马永红.
再论华北山地甸子梁期夷平面及早第三纪地文期[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3):39-46.
被引量:11
6
吴忱.
地貌面、地文期与地貌演化——从华北地貌演化研究看地貌学的一些基本理论[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3):75-78.
被引量:13
7
杜国云,吕辉河,王国灿,季军良,张雷,吴恙,徐彬,谢吉华.
西准噶尔山地四级夷平面的划分及构造地貌分区[J]
.地学前缘,2013,20(5):256-263.
被引量:4
8
吴忱,张秀清,王然,广新菊,张聪.
华北山地夷平面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33(1):124-126.
被引量:5
9
王辉,李江海,吴桐雯.
太行山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3):546-554.
被引量:17
10
杜一帆,朱筱敏,高园,李玲珑,叶蕾,李小冬,刘强虎,李成海,赵铁东,陈亚青.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物源特征研究[J]
.地学前缘,2021,28(1):115-13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48
1
李常宝.
旅游新业态背景下对太行山研发的思考[J]
.史志学刊,2020(4):4-10.
被引量:1
2
沈传波,梅廉夫,徐振平,汤济广,田鹏.
大巴山中—新生代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
.岩石学报,2007,23(11):2901-2910.
被引量:66
3
柳振江,王建平,郑德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刘家军,刘俊,付超.
胶东西北部金矿剥蚀程度及找矿潜力和方向--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证据[J]
.岩石学报,2010,26(12):3597-3611.
被引量:39
4
郭志永,翟秋敏.
嵩山夷平面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2):185-188.
被引量:2
5
王勐,许兆义,白明洲,刘浩杰.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涌砂来源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29(1):27-31.
被引量:1
6
李忠,许承武,石永红,李阳.
济阳盆地南缘古近系碎屑高压变质矿物的发现及其构造古地理含义[J]
.岩石学报,2009,25(12):3130-3140.
被引量:7
7
冯安荣,赵杰,许玉可.
士官支委:挺起你的腰杆来——某坦克训练大队强化士官支委职责意识纪事[J]
.军队党的生活,2008(1):68-68.
8
刘成如.
山西省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J]
.华北国土资源,2011(1):17-19.
被引量:6
9
郭志永,翟秋敏.
对嵩山夷平面的再认识[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53-56.
被引量:1
10
李理,钟大赉.
泰山新生代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J]
.岩石学报,2006,22(2):457-464.
被引量:51
1
高红山,潘保田,李吉均,隋玉柱.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环境变化[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19(4):40-47.
被引量:13
2
吴忱.
华北山地的水系变迁与新构造运动[J]
.华北地震科学,2001,19(4):1-6.
被引量:20
3
吴忱,徐全洪,赵艳霞,刘芳圆,陈利江,崔俊辉,秦彦杰.
华北山地多成因壶穴初步研究——对华北山地“冰臼”等“冰川地貌”的讨论[J]
.地质论评,2012,58(2):319-328.
被引量:9
4
王方辰.
怎样欣赏我国的自然风光(之二)[J]
.科技潮,2002(8):44-45.
5
吴忱,马永红,张秀清.
华北山地的古河道与古水系[J]
.地理研究,1996,15(3):33-41.
被引量:18
6
吴忱,张秀清,赵英魁.
中国华北山地的层状地貌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3):82-86.
被引量:19
7
吴忱,张秀清,王然,广新菊,张聪.
华北山地夷平面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33(1):124-126.
被引量:5
8
吴忱.
对华北山地低山麓面形成时代之新认识[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4,20(2):105-108.
被引量:10
9
赵金贵,郭敏泰.
平顺老马岭岩溶陷落柱的发现及形成时段探讨[J]
.煤炭学报,2014,39(8):1716-1724.
被引量:14
10
吴忱,张秀清,马永红.
华北山地地貌面与新生代构造运动[J]
.华北地震科学,1996,14(4):40-50.
被引量:23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