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高校电子工程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浅析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研究了美国高校电子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详细剖析了几所一流大学电子工程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绍了其课程设置、学时比例。分析了美国高校本科培养方案的体系和制定原则,并与国内高校的电子工程类专业培养模式相对比,提出了需要借鉴和改进之处。
作者
叶红
机构地区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出处
《高等理科教育》
2007年第6期64-67,共4页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关键词
电子工程专业
本科
培养方案
分类号
TN0-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3
参考文献
6
1
彭拥军 ,彭兰 .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定位[J]
.高等理科教育,2005(6):13-17.
被引量:2
2
Handbook for undergraduate programs [EB/OL] . http: //www. stanford. edu/, 2004, 9.
3
Degree requirements [EB/OL] . http: //www. psu. edu/, 2004, 9.
4
Bullet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EB/OL] . http: //www.mit.edu/, 2004, 9.
5
Undergraduate handbook [EB/OL] . http: //princeton. edu/, 2004, 9.
6
杨英顺.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与启示[J]
.高等理科教育,2005(2):39-42.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edu.cn/20040116/3097698.shtml,.
2
潘懋元,刘海峰.
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博士论坛)[J]
.高等教育研究,1997,17(3):1-13.
被引量:59
3
林蕙青.
适应新形势 加速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J]
.中国高等教育,2000(23):3-5.
被引量:41
4
谢维和.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J]
.中国高等教育,2001(6):4-8.
被引量:92
共引文献
14
1
周俊辉,陈亚飞,彭俭,娄士华.
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的实质及对策分析[J]
.跨世纪,2008(7):94-95.
2
肖芬,刘浩源.
对高等农业院校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6(9):57-59.
3
唐文,刘金波,季晓辉.
高等医药院校专业建设原则的思考——江苏省医学本科专业设置分析与探讨[J]
.医学与哲学(A),2006,27(11):69-71.
被引量:8
4
杨益民.
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的指标及应用[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118-123.
被引量:45
5
丛珊珊.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与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4):62-64.
被引量:11
6
冯爱秋,周华丽.
试论应用性本科教育专业建设的特点与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10(5):49-50.
被引量:8
7
刘志明,刘泽华,袁彦琳.
转制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以南华大学为例[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3):86-88.
被引量:5
8
胡久荣,张婉佳,叶红德,王勇华.
高师化学专业开设“化学前沿讲座”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6):66-68.
被引量:1
9
王蓓.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推进应用性专业建设[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7X):22-22.
被引量:1
10
张宇.
理性选择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J]
.海峡科学,2013(12):77-79.
同被引文献
106
1
刘华,邢怀滨.
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交叉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127-130.
被引量:6
2
罗胜钦,王遵彤,万国春,张志峰.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初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1):89-91.
被引量:5
3
许迈进,杜利平.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4):29-36.
被引量:35
4
杨鑫.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概述[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105-109.
被引量:52
5
王永祯.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探[J]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72-74.
被引量:41
6
于歆杰,王树民,陆文娟.
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教学考察报告(二)——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篇[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5):1-5.
被引量:26
7
邱捷,胡增存.
国外著名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剖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6):76-79.
被引量:18
8
李文超,吴瑗,汪琼.
教学设计师:如何在高校中培养——从美国高校的培养方案谈起[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2):78-82.
被引量:15
9
邓丽曼,王娜,成舸.
宽口径 厚基础 按信息大类培养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34-35.
被引量:17
10
李东生,尹学忠.
改革传统课程教学强化EDA和集成电路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4):1-2.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6
1
罗胜钦,王遵彤,万国春,张志峰.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初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1):89-91.
被引量:5
2
顾艳红,蔡晓君,刘晓鸿.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探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09(3):67-71.
被引量:2
3
陈一民,马鸿雁,张明珠.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气工程本科教育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83-186.
被引量:8
4
张文生,唐庆菊.
浅谈机械专业导论课的重要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8B):135-137.
被引量:3
5
陈一民,魏东,周渡海,张明珠.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175-178.
被引量:7
6
周晓云.
美国高校基于社会需求的培养方案对我国的启示[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75-76.
7
陈丽敏,刘春生,解其云,王伟.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专业与美国高校电子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4(19):368-368.
8
冯晓丽.
美国高校微电子类课程模式及其借鉴[J]
.高等理科教育,2015(1):67-70.
被引量:6
9
郑继红,Shizhuo YIN,徐伯庆.
中美电子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比较[J]
.高等理科教育,2015(3):72-77.
被引量:5
10
王海青,钱玲,谷亚林.
中美高等教育考核方式之比较——信号处理课群[J]
.亚太教育,2016,0(2):13-1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3
1
徐文彬.
应用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4):20-21.
被引量:8
2
刘宇,郝连科.
理工类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比较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70-172.
3
阮凯斌,刘银春,张洪.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施[J]
.时代教育,2011(11):28-29.
被引量:3
4
殷宝麟,姜国栋,刘桂珍,于峰,于影.
提升机制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方法的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09-209.
被引量:1
5
陈一民,魏东,周渡海,张明珠.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175-178.
被引量:7
6
刘文红.
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程[J]
.科教导刊,2013(28):120-121.
被引量:2
7
吴婧瑾,吉家成.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并行处理》实验教学探析[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6):312-313.
8
马洁.
中美名校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特色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2):39-42.
被引量:7
9
马利,张玉奇,李鹏,牛斌.
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专业认知教育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0):213-215.
被引量:8
10
姚福安,徐向华.
场效应管实验电路设计与测试[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8-30.
被引量:3
1
叶红,俞永康,郑清奎.
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1):106-108.
被引量:16
2
陈清.
制作交流毫伏表课件[J]
.无线电,2004(4):31-32.
3
李成盛.
改革电子工程类专业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J]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5,10(1):78-84.
4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缩略词[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4,0(12):94-94.
5
韦喆哲.
高校无纸化考试实施方案浅析[J]
.经贸实践,2015,0(15):246-246.
被引量:3
6
罗艳芬.
浅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31-31.
7
雷雨,李茜.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EDA教学相结合的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6,22(2):42-43.
被引量:7
8
张丽凤,高平.
浅谈“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创新[J]
.商场现代化,2008(11):385-385.
被引量:1
9
贾静,刘荣.
教育技术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J]
.文教资料,2007(6):136-137.
被引量:1
10
朱卫平.
大一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理解[J]
.数学教育学报,2010,19(4):37-40.
被引量:5
高等理科教育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