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提高自主创新效率的对策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效率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若创新效率不高,即使增加研发投入,也难以提高创新成效,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相反,若企业大幅度提高创新效率,少量投入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提高创新效率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作者
韩江波
机构地区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07年第12期40-42,共3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关键词
创新效率
创新能力
高科技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罗吉,王代敬.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对策思考[J]
.经济纵横,2006(6):2-5.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董金华.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三大主体角色新动向的启示[J]
.科学学研究,2005,23(5):715-720.
被引量:21
2
陈至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N].经济日报,2005—11-06.
3
郑新立.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J]
.前线,2005(9):9-1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6
1
陆立军.
略论“浙江模式”及其转型与提升[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9):3-9.
被引量:12
2
熊荣生.
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3):101-104.
被引量:3
3
谢富纪.
创新型国家的演化模式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J]
.上海管理科学,2009,31(5):85-89.
被引量:9
4
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
创新型国家特征、指标体系与建设目标研究[J]
.科技促进发展,2010,6(1):14-18.
被引量:9
5
赵瑞芬,乔洁,赵青霞.
河北省科技创新问题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27(3):45-47.
6
李松龄.
创新劳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论认识与制度安排——基于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考[J]
.现代经济探讨,2020,0(2):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王永康.
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42-46.
被引量:2
2
罗吉,王代敬.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对策思考[J]
.经济纵横,2006(6):2-5.
被引量:7
3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N].科技日报,2006-10-30.
4
袁宏明.走开放共赢的自主创新道路[N].中国投资报,2007-4-16.
5
卫兴华,孙咏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自主创新[N].人民日报,2007-2-2.
6
李柏洲,郭韬.
组织创新在企业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机理[J]
.贵州社会科学,2008(4):105-108.
被引量:3
7
马艳.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数理表达与创新——兼析马克思主义价值生产模型与西方使用价值生产模型的沟通[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2):71-78.
被引量:6
8
陈元.
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01(6):7-9.
被引量:3
9
裴平.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J]
.南京社会科学,2001(7):83-8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熊荣生.
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3):101-104.
被引量:3
2
熊庆云.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对策[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27(6):103-106.
3
翟晓静.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0(3):56-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吕玉广.
资源产业制度变迁与产业技术创新[J]
.资源与产业,2009,11(3):110-112.
被引量:2
2
钟清流.
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创新[J]
.求索,2010(5):43-44.
被引量:13
3
周春应,杨红强.
自主创新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J]
.科技与经济,2011,24(1):61-66.
被引量:1
4
黎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环境[J]
.湘潮(理论版),2012(3):72-72.
1
刘志迎,张丽丽.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区域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
.消费导刊,2009,0(19):26-27.
2
董宇晖.
新时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刍议[J]
.乡镇经济,2001,17(10):22-23.
被引量:2
3
郑传烈.
管理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J]
.广东科技,2000,9(7):11-14.
4
余东华,王青.
国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基于1998~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的DEA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1):94-101.
被引量:26
5
姚晓芳,常晓娜.
基于DEA的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
.情报科学,2011,29(9):1388-1391.
被引量:12
6
陶群山,魏骅,陶世奇.
基于DEA模型的中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评价——以安徽省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8):51-56.
被引量:10
7
孙国际.
知识创新成效激励策略分析——创新文化建设激励机制具体办法的制定[J]
.科学新闻,2007(23):30-32.
8
罗利华,冯君,胡先杰.
基于创新成效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
.特区经济,2016(10):37-41.
被引量:3
9
卢方元,王梁,卢欣.
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研究——基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J]
.河南科学,2015,33(12):2217-2221.
被引量:1
10
张清辉,王建品.
基于DEA的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评价[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0):9-13.
被引量:17
经济研究导刊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