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45-1147,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参考文献28
1 SUSSMAN MB. The development and effects of a model for training peer group counselors in a multi-ethnic junior high school. Dissert Abst Int, 1973(34) :626.
2 VARENHORST BB. Peer counseling: Past promise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LENT RW, Eds. Handbook of Counselling Psych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84.
3 TINDALL JA GRAY HD. Peer counseling: An in-depth look at training peer helpers. (3rd ed). Muncie, Indiana: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1989.
4 TINDALL JA. Peer power, Book 1 : Becoming an effective peer helper and conflict mediator (3rd ed). Bristol, PA: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1994.
5 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J] .思想.理论.教育,2003(9):65-68. 被引量:105
6 庄涵茹.高中生同侪生涯团体咨询效果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高雄师范大学,2003.
7 刘宣文.论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J] .教育研究,2004,25(7):55-59. 被引量:24
8 景怀斌.自我心理保健若干问题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1998(4):114-119. 被引量:32
9 BROWN WF. Student-to-student counseling for academic adjustment. J Perso & and Guid J, 1965,43:811 -817.
10 VPdEND TJ. High-perforating inner-city adolescents assist low-performing peers in counseling groups. Person Guid J, 1969 47:897-904.
二级参考文献56
1 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J] .教育研究,1999,20(3):42-46. 被引量:61
2 戴木才.论现代人健康的标准及其依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5(6):26-32. 被引量:2
3 吕姿之,高源.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项目评价设计[J] .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1):5-8. 被引量:134
4 钮文异,孙昕霙,吕姿之,R-V-Short,高源.一年级工科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1):12-15. 被引量:28
5 曾阳,常春,吕姿之,高源.医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评价[J] .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1):20-23. 被引量:31
6 梁朝朝,陈家应,倪进发,曾广玉,孙泽华,王守业.男性青少年外生殖器卫生现况与对策[J] .中国学校卫生,1996,17(1):43-44. 被引量:10
7 郑日昌.心理辅导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0,.
8 武俊青,仇丽霞,李贤,刘先凯,辛晓东,杨艳红,屈文华,赵晓辉.山西医科大学生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1997,18(3):192-193. 被引量:23
9 Kirby D,Korpi M,Adivi C,et al.An impact evaluation of project SNAPP:an ADIS and pregnancy prevention middle school program.AIDS Edu & Prev,1997,9:44-61
10 Flanagan D,Mahler H.How to create an effective peer education project: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projects.AIDSCAP/FHI,1996:11-15
共引文献488
1 王霞,雒姌,王芬芬,陈晨.朋辈互助训练对学生朋辈心理辅导能力的提升效果[J] .心理月刊,2024(14):104-106.
2 刘雪婷,郑维东,吴彩云.朋辈心理健康课程在高校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 .心理月刊,2023(6):76-79. 被引量:1
3 梁芷君,万清祥,刘陈陵.朋辈心理辅导对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的元分析——以中国大学生为样本[J] .心理月刊,2021(11):1-4. 被引量:8
4 胡宇轩.校园文化育人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以上海大学朋辈文化为例[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1(10):80-83. 被引量:1
5 郭玉琛.探析朋辈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20(46):11-12. 被引量:1
6 路怡雪,康钊.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高职院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问题与路径[J] .黑河学刊,2022(6):64-69.
7 芦球.心理自助模式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启示[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1):252-253. 被引量:3
8 胡邓,吴雅怡.“前置、联动、成长”探索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护新模式[J] .北京教育(德育),2020,0(3):83-86. 被引量:2
9 王素兰.同伴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5):556-557.
10 胡远超,朱建征.朋辈咨询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模式探析[J] .社科纵横,2008,23(8):153-15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107
1 胡远超,朱建征.朋辈咨询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模式探析[J] .社科纵横,2008,23(8):153-155. 被引量:10
2 梁真真.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1):74-76. 被引量:15
3 田国生.“情景教学”激活普通高中生政治课学习热情[J] .江苏社会科学,2008(S1):170-175. 被引量:1
4 景怀斌.自我心理保健若干问题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1998(4):114-119. 被引量:32
5 敬丹萤.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S4):77-78. 被引量:10
6 徐刚,叶冬青,王德斌,曹洪涛.某医科大学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22-424. 被引量:12
7 王作振,王克利,苗鹏,王书梅.在初中生中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同伴教育初探[J]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69-570. 被引量:10
8 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 .教育评论,2003(6):49-51. 被引量:79
9 向光富,向靖.让同辈辅导在大学推行[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2):858-860. 被引量:39
10 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6):62-69. 被引量:204
引证文献17
1 梁芷君,万清祥,刘陈陵.朋辈心理辅导对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的元分析——以中国大学生为样本[J] .心理月刊,2021(11):1-4. 被引量:8
2 代俊.朋辈心理咨询体系建设的标准化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2):226-229. 被引量:1
3 胡炳政.对学校朋辈心理服务概念与实践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9(7):48-49. 被引量:5
4 赵燕琴.浅谈开展初中生同伴辅导的必要性[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88-188.
5 邓弘钦,潘维.三级督导:高校同伴辅导的重要保障[J] .科技致富向导,2011(8):17-17.
6 方婷,黄小忠,孙炳海,李伟健.朋辈咨询员的招募培训与评估[J]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895-896. 被引量:5
7 王海燕,张勇.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实效性初探[J]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4):73-75. 被引量:3
8 蔡伟华.开展朋辈咨询,促进心理健康——关于高校心理辅导形式的探讨[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2):130-132. 被引量:7
9 赵玮玮.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思考[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1):40-40. 被引量:3
10 唐海波,何浩宇.高校朋辈心理咨询研究述评[J]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2):145-1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4
1 吕泊怡,赵智军,任林林.高职院校朋辈心理骨干队伍建设和培养机制[J] .教育科学论坛,2021(15):34-37. 被引量:1
2 刘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卫生中等职业学校升学高考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20,36(8):701-703. 被引量:8
3 毛广.中美朋辈心理咨询的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6):81-83. 被引量:3
4 钟珊,钟芳程.浅谈我校军人学员心理服务工作的体系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3):50-52.
5 谷今,王平,张玉婷.朋辈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转化中的作用探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5-46.
6 陈佳薇.基于朋辈宿舍心理委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思想教育研究,2013(6):90-93. 被引量:20
7 胡茂宏.浅析朋辈心理辅导在舰艇部队中的应用[J] .社会心理科学,2013(6):41-43.
8 郝雁丽.基于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效能的教育模式整合[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3(7):158-158. 被引量:1
9 陈雪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校园心理,2014,12(1):43-45. 被引量:3
10 宁兴旺.朋辈辅导模式对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6):77-79. 被引量:5
1 董书新.宏微观医学的发展与启示[J] .医学与哲学,1993,14(10):17-19.
2 方婷,黄小忠,孙炳海,李伟健.朋辈咨询员的招募培训与评估[J]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895-896. 被引量:5
3 马彩玲,王国荃,张富春.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研究进展[J] .地方病通报,2005,20(2):73-74. 被引量:5
4 盛赟,张越.美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发展与启示[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3):257-261. 被引量:12
5 余招焱,王润华,张忠民.自噬及其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1):121-125. 被引量:6
6 杨江华.CD4^+CD25^+调节性T细胞调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机制和意义[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4(5):378-379. 被引量:7
7 陈荃,代涛,李新伟.英国卫生决策支持系统发展与启示[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4):371-373. 被引量:17
8 林思恩,章青,谢华萍,谢健萍,何家鑫,董巧丽,方肇寅.我国广东、福建地区2000~2001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种系进化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18(3):227-229. 被引量:108
9 李国华.在生理学理论教学中采用POS的体会[J] .郧阳医学院学报,1995,14(3):183-183.
10 李永欣,黄文华.3D打印技术在人体器官方面的应用研究及展望[J]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6):3-5.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