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i_n团簇的基态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了Nin(n=2~8)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结果表明,团簇的结构与块体不同,随尺寸变化较大;由于Jahn—Teller效应的存在,团簇的基态结构采取对称性较低的构型;每原子平均束缚能、配位数均随尺寸单调增长;Nin(n=4,5)团簇的分裂以失去Nin方式进行,其余以失去镍原子方式进行;电离势随尺寸的振荡趋势与实验一致。
作者
许向华
商勇
机构地区
潍坊学院
出处
《潍坊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9-102,共4页
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团簇结构
自然电子组态
分类号
O481 [理学—固体物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孙厚谦,任云,王广厚.
Ni_n(n=2~20)团簇的结构[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1,18(4):387-392.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Reddy B V,Phys Rev.B,1999年,59卷,5214页
2
Nayak S K,Chem Phys Lett,1996年,253卷,390页
3
Parks E K,J Chem Phys,1994年,100卷,7206页
4
Jinlong Y,Phys Rev.B,1994年,50卷,7915页
5
Zhao J J,Phys Rev.B,1993年,48卷,15297页
6
Knickelbein M B,J Chem Phys,1990年,93卷,94页
共引文献
21
1
田春山,李向富.
(AgI)_n和Ag_nI_(n-1)Cl(n=2~13)团簇稳定结构遗传算法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6):61-65.
2
张蓓,段海明,张军.
用遗传算法研究Co_n(n=3-60)团簇的结构特性[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2):141-147.
被引量:1
3
尹跃洪,陈宏善,张材荣,宋燕.
AgBr和AgI团簇结构的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6,23(6):1077-1082.
被引量:6
4
单联磊,胡维军.
氨水团簇(H_2O)_n(NH_3)_m的稳定结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1):56-59.
被引量:3
5
张蓓,段海明,张军.
Rhn、Con(n=3~56)团簇的结构特性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24(1):63-68.
被引量:9
6
田春山,郑曙东,李会山.
利用遗传算法研究(AgI)_n(n=2~19)团簇基态结构[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6):20-23.
7
周继承,李文娟,朱金波.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computer simulation of Ni clusters[J]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2008,18(2):410-415.
被引量:2
8
聂小琴,徐文国,卢士香.
钒、铬团簇的电子亲合能、硬度与原子数的关系[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8):1629-1634.
被引量:2
9
张秀荣,高从花,刘小芳.
Mg_xNi_y(x+y≤5)合金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5):468-474.
被引量:1
10
罗春云,柴跃生,张敏刚.
纳米材料第一性原理的模拟计算研究[J]
.材料研究与应用,2009,3(4):239-24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李文娜,魏国强,刘英.
基于DFT计算的Al_nNi_m(n+m=13,19)团簇的稳态结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5):625-628.
被引量:1
2
曹彪炳,段海明.
A_nC_2(A=Fe,Co,Ni,Cu)团簇的密度泛函研究(英文)[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395-402.
被引量:2
3
胡伟,许英,袁峰,王贤平,储建根.
FeC_n和Fe_2C_n团簇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2):132-137.
被引量:2
4
许向华.
Al_n^m(m=0,±1,n=3,4,5)团簇的稳定性和芳香性研究[J]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2):102-105.
被引量:1
5
郭建亭,周兰章,李谷松.
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强韧化机理[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21(1):1-34.
被引量:41
6
廖海洪,梁敏洁,白培康,刘斌.
镍铝金属粉末选区激光熔化工艺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16,45(6):185-189.
被引量:3
7
宋桂贤,吴雄岗.
镍铝复合粉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6,14(4):77-79.
被引量:1
8
苏春艳,梁红,蒿凤有.
Al_mNi_n(m+n=2-4)二元合金团簇结构和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34(3):427-43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商勇.
Ni_nC(n=1-6)掺杂团簇基态的密度泛函研究[J]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4):115-118.
2
许向华,商勇.
Al_nNi_m(n+m=5)二元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潍坊学院学报,2018,18(6):21-23.
1
商勇.
Ni_nC(n=1-6)掺杂团簇基态的密度泛函研究[J]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4):115-118.
2
杨治虎,王友德,马新文,刘慧萍,赵孟春,苏有武.
铜和镍原子的跃迁振子强度F-值的确定[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6,13(1):79-82.
被引量:1
3
孙厚谦,任云,王广厚.
Ni_n(n=2~20)团簇的结构[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1,18(4):387-392.
被引量:22
4
葛桂贤,杨增强,曹海滨.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CO与Ni_n(n=1—6)团簇的相互作用[J]
.物理学报,2009,58(9):6128-6133.
被引量:4
5
陈华宝.
镍小团簇的基态结构和能量[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4):5-8.
被引量:2
6
刘维,张亚杰,甘庆淼.
单食饵—双捕食者捕食模型的耗散结构[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4):72-74.
7
房正浓,谢建平,冯元新,张初航,杨波,叶高翔.
AFM Study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Microstructure of Ni Atomic Aggregates on Liquid Substrates[J]
.Chinese Physics Letters,2008,25(9):3338-3341.
8
倪美燕,王贤龙,曾雉.
Interaction of hydrogen molecules on Ni-dop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J]
.Chinese Physics B,2009,18(1):357-362.
被引量:1
9
吴云龙,成惠峰,余刚,王永斌,韩磊,付静.
ITO透明导电薄膜厚度与光电性能的关系[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30(1):14-16.
被引量:18
10
程颐,吴宏霞,胡行勇,从然,樊建梅,杨家君,季学韩,郑贤锋,崔执凤.
激发态钛和镍原子光电离研究(英文)[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21-27.
潍坊学院学报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