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称重传感器性能测试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电阻应变称重传感器在出厂前都应经过严格的测试。然而目前因认识及设备等方面的问题,对滞后、蠕变及温度特性测试存在某些不妥之处。众所周知,测试方法的正确性直接关系测得指标的真实性,因此对滞后、蠕变指标和温度特性测试及安装状态正确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传感器性能测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同行进行探讨。
作者
钟海见
机构地区
浙江省技术监督局
出处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28,共3页
Process Automation Instrumentation
关键词
质量计量仪器
称重传感器
测量
分类号
TH715.03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钟海见,陈群.
应变式测力称重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检测装置[J]
.传感器技术,1994,13(5):47-49.
被引量:1
2
钟海见.
底座结构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J]
.煤矿机械,1993,14(3):53-5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钟海见.
应变片尺寸大小对传感器性能影响的探讨[J]
.自动化仪表,1996,17(4):9-11.
同被引文献
11
1
华毓坤.
国外结构人造板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木材工业,2004,18(5):1-4.
被引量:16
2
苏永涛.
中密度纤维板调施胶控制系统的设计[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5,33(1):31-32.
被引量:2
3
陆懋圣.
对我国人造板生产发展前景的几点看法(续)[J]
.人造板通讯,2005,12(2):9-11.
被引量:4
4
童占荣,张翔生.
搅拌设备用称重传感器选型的探讨[J]
.工程机械,2005,36(11):38-41.
被引量:4
5
Marc Rouff, Zakaria Lakhdari, Michel Cotsaftis, Stanislas Konieczka. Dynamical and thermal modeling of creep and relaxation for force and weight sensors. Mechatronics, 2003, 13.
6
李军 李赋海.电阻应变称重传感器蠕变测试程序及其应用[J].自动化仪表,1995,(6).
7
李军,李赋海.电阻应变称重传感器蠕变测试程序及其应用[J]自动化仪表,1995(06).
8
李庆扬.数值分析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
刘九卿.
称重传感器并联组秤原理及其误差合成[J]
.衡器,2000,29(1):8-12.
被引量:8
10
史铁槐,张璇,郑维纲.
浅谈中密度纤维板调施胶控制现状与发展趋势[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2,30(7):4-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陈捷,施文康.
一种研究电子天平蠕变特性的新方法[J]
.自动化仪表,2005,26(3):58-59.
被引量:3
2
半导体产业的未来——一个可编程的世界?[J]
.电子产品世界,2006,13(06X):16-16.
3
刘亚秋,宋文龙,王代琳.
基于并联组称原理的Micro-D型智能调施胶系统研制[J]
.自动化仪表,2007,28(1):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杨敏,滕召胜,陈良柱,王宝,王体明.
基于CS5532的高精度电子天平设计[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0(1):14-17.
被引量:16
2
孟凡虎,孙丽萍,张冬妍.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调施胶系统中的应用[J]
.自动化仪表,2011,32(2):52-55.
被引量:1
3
王有贵,吴双双,陈红江.
称重传感器蠕变误差的神经网络补偿方法[J]
.计量学报,2018,39(4):510-514.
被引量:14
4
孔令滨,宋世栋,陈国仓,王宁,邢玉彬.
两种方法测量电子天平示值误差的比较研究[J]
.分析仪器,2024(5):64-67.
被引量:1
1
白韶红.
新型DG160天平的结构特点[J]
.电子仪器仪表用户,1995,2(6):39-39.
2
李维兴.
机械秤的误差分析[J]
.工业计量,1996,6(6):26-28.
3
吉拉德,G,杨如杰.
国家公斤原器的第三次周期检定[J]
.现代计量测试,1993,1(2):47-51.
4
白韶红.
砝码的等和级[J]
.电子仪器仪表用户,1997(1):42-43.
5
陶瑞星.
电子称重技术发展的若干探讨[J]
.自动化仪表,1997,18(3):1-3.
被引量:4
6
周肇庆,张建华.
微机动态轨道衡的改造与选择[J]
.自动化仪表,1997,18(3):14-17.
7
宋晓蓉.
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J]
.上海标准化,1996(6):24-25.
8
戴志英.
完善轨道衡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J]
.工业计量,1996,6(6):7-8.
9
卢春明.
电子轨道衡与无基坑电子汽车衡介绍[J]
.工厂布置与物流技术,1996(1):26-27.
10
张文惠.
加速电子衡器发展的途径[J]
.中国技术监督,1991(11):44-44.
自动化仪表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