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一种信息,将其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畴之内有其合理性。本文先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之后具体分析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来对其进行保护的可行性,最后再提出一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建议。
作者
朱丹
杨扬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法学院
出处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道产
知识产权
保护方式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2
1
齐爱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J]
.电子知识产权,2007(6):19-22.
被引量:45
2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阿根廷]Carlos Corre,文希凯,译..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保护有关的问题与意见[EB/OL]..http://yyknowhow.com/html/2006/0526/2386.html,,[2007-03-10]..
2
魏明伦.变脸"泄密"很正常[OL].[2007-01-28].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6-06/07/content_719 6167.htm
3
朱雪忠.
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初探[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3):31-40.
被引量:95
共引文献
45
1
宋蓓娜.
传统工艺的知识产权分类保护机制研究[J]
.河北法学,2024,42(3):165-182.
被引量:3
2
田圣斌,蓝楠,姜艳丽.
知识产权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08(2):148-151.
被引量:28
3
贾学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刑法为中心的考察[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4):20-23.
被引量:4
4
方金华.
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3-28.
被引量:10
5
张邦铺.
知识产权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77-81.
被引量:5
6
曾荇.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障碍及其解决[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84-87.
被引量:7
7
王莉霞,陈荣婕,许中媛.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2009,24(5):7-12.
被引量:26
8
黄月娜,石金风,张邦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与完善——以知识产权为中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6):355-355.
9
孙磊,张邦铺.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与立法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8):354-354.
被引量:2
10
赵方.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权保护制度建构的探讨[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2(3):72-76.
同被引文献
90
1
李永乐,张雷,陈远生.
澳大利亚遗产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理论与改革,2007(3):128-130.
被引量:6
2
孙燕.
区域性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0):88-93.
被引量:28
3
刘望春.
法国鼓励民间组织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作用[J]
.北京观察,2003(3):43-44.
被引量:14
4
臧小丽.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的特点及立法建议[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5):21-26.
被引量:13
5
祁庆富.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6):31-34.
被引量:17
6
刘魁立.
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95-101.
被引量:93
7
冉瑞燕.
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开发利用与政府保护[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4):51-54.
被引量:2
8
唐永春.
纷争不已 症结何在[J]
.中国专利与商标,1994(2):62-67.
被引量:3
9
王姝平.
民族工艺的法律保护模式探讨[J]
.法制与社会,2008(11).
被引量:2
10
柴以华,傅娇灵,许慧宏,吴声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问题研究[J]
.经济师,2005(10):57-58.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5
1
李玉臻.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评述[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1):38-43.
被引量:6
2
王莉霞,陈荣婕,许中媛.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2009,24(5):7-12.
被引量:26
3
赵方.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权保护制度建构的探讨[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2(3):72-76.
4
周作斌,赵丹.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与对策[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1):92-96.
被引量:12
5
刘敏,马靖,王九荣.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6):28-29.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曾芸.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6):166-168.
被引量:1
2
景延秋.
熔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盾牌——兼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9(2):59-61.
3
张可辉.
论昆曲发展及其知识产权保护[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40-44.
被引量:8
4
刘新晓爱.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从保护木卡姆艺术谈起[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2):79-80.
被引量:3
5
邱冠武,陈畅,余青.
从广东木偶戏的发展现状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50-151.
被引量:4
6
王静思,杨成方.
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时代经贸,2011,9(18):6-7.
7
王文.
论旅游立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完善[J]
.人文地理,2011,26(5):153-157.
被引量:9
8
孙克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进展[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4):54-60.
被引量:9
9
白云扬.
隋唐大运河历史价值及其文化遗产保护[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7):159-160.
被引量:5
10
胡亚希.
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8):196-200.
被引量:26
1
刘晶.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
.昌吉学院学报,2007(2):30-32.
被引量:3
2
姚知兵.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几个问题[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36-39.
被引量:1
3
李秀平.
纷繁世界,我们不迷途[J]
.法律与生活,2008,0(3):1-1.
4
孔维强,张宏飒,李乃宇.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理念[J]
.科技风,2010(20).
被引量:3
5
崔玉范.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3):147-152.
被引量:22
6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议程[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1(1):122-123.
7
詹正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0(4):39-41.
被引量:19
8
戚岩竹,沈家琪.
韩国非物质文化申遗热的冷思考[J]
.传承,2014(7):144-145.
9
卢红艳.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思考[J]
.中国市场,2010(14):122-122.
被引量:1
10
崔艳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34-36.
被引量:1
商场现代化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