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留守妻子家庭地位研究综述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农民工向城市流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随着农民工衍生出一新群体,即留守妻子。丈夫的外出使得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对留守妻子的家庭地位有何影响?本文从妇女家庭地位的含义、留守的原因和衡量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主要指标及结论等方面对过去10多年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供政府决策部门及学术界专家学者参考和借鉴。
作者
孔炜莉
机构地区
宁夏社会科学院图书资料中心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留守妻子
家庭地位研究
综述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81
同被引文献
162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16
1
周福林.
我国留守妻子状况研究[J]
.西北人口,2007,28(1):63-66.
被引量:33
2
刘启明.
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指标建构[J]
.中国人口科学,1994(6):1-9.
被引量:38
3
王金玲.
浙江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及变化的性别比较[J]
.浙江学刊,1996(6):71-76.
被引量:8
4
项丽萍.
农村留守女:一个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J]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76-177.
被引量:32
5
范丽娟,程一.
留守女:现代农村社区的一个新群体[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9-13.
被引量:29
6
孙淑清.
当代中国城乡妇女家庭经济地位比较研究[J]
.人口与经济,1995(2):49-56.
被引量:6
7
罗忆源,柴定红.
半流动家庭中留守妇女的家庭和婚姻状况探析[J]
.理论月刊,2004(3):103-104.
被引量:46
8
李洁.
试论农村社区中留守女性生活方式的转变[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2):38-40.
被引量:11
9
郑真真.
关于人口流动对农村妇女影响的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01(6):38-41.
被引量:34
10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流动人口研究'课题组.
人口流动对农村妇女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影响[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5):37-4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龚维斌.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家庭关系变迁[J]
.社会学研究,1999(1):90-93.
被引量:39
2
魏章玲.
评W.古德的《家庭》一书[J]
.国外社会科学,1986(10):66-69.
被引量:3
3
曾毅,舒尔茨,王德明.
上海、陕西、河北三省市的离婚分析[J]
.人口研究,1993,17(5):4-13.
被引量:14
4
沈小平.
留守黄土地的媳妇们[J]
.社会,1997,17(2):4-6.
被引量:2
5
王金玲.
非农化与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性别考察——以浙江省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1997(2):90-95.
被引量:24
6
李爱.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问题[J]
.社会学研究,1990(4):89-96.
被引量:6
7
王金玲.
新时期的非农化与农村家庭变迁——浙江省芝村乡农户调查[J]
.社会科学战线,1995(3):236-243.
被引量:3
8
宓瑞新.
发挥传媒作用 促进男女平等——“大众传媒与妇女发展研讨会”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02(1):59-65.
被引量:12
9
方向新.
农村养老方式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湖南省同仁村调查[J]
.中国人口科学,1992(2):49-53.
被引量:8
10
陈冰.
农业剩余劳动力逆向转移的初步考察[J]
.中国农村经济,1989(7):3-7.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81
1
李颖晖,张伊雪,李翌萱.
夫权维续还是渐进平权?——中国夫妻权力模式及影响机制变迁(1990—2010)[J]
.中国研究,2022(1):51-73.
2
王鹏,干一卿.
谁主认同?转型时期中国女性阶层地位认同的多重建构及其世代变迁[J]
.社会,2022,42(4):183-213.
被引量:5
3
马玉清.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妇女就业对自身及家庭地位的影响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7):261-263.
被引量:3
4
陈向欢,吴磊,凌晓晓,王梦丹,章波.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社区参与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州A村农民合作社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2):208-209.
被引量:3
5
李树茁,韦艳,任义科.
基于整体网络视角的农民工避孕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07(1):10-17.
被引量:4
6
余桔云.
城乡二元结构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
.农业考古,2006(3):53-55.
7
林惠俗.
加快农村妇女非农转移的一些思考[J]
.妇女研究论丛,2003(z1):38-41.
被引量:11
8
黄雯,李录堂.
中国农村妇女问题研究综述[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55-61.
被引量:10
9
崔应令.
外部迫力与内部整合——打工潮背景下的乡村夫妻关系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51-55.
被引量:4
10
王金玲.
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J]
.社会学研究,2000(1):51-64.
被引量:38
同被引文献
162
1
林惠俗.
加快农村妇女非农转移的一些思考[J]
.妇女研究论丛,2003(z1):38-41.
被引量:11
2
查婧.
浅析社区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网络与社会支持网络——对上海市普陀区社区青少年的调查研究[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25(1):1-3.
被引量:1
3
张凤路,刘雪春.
农业生产的女性化趋势与农业科技推广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4):64-65.
被引量:12
4
程绍珍.
农业女性化趋势与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3):83-88.
被引量:15
5
金一虹.
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J]
.社会学研究,1998(5):108-116.
被引量:65
6
蒋永萍.
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J]
.妇女研究论丛,2006(S2):72-78.
被引量:5
7
孙淑清.
当代中国城乡妇女家庭经济地位比较研究[J]
.人口与经济,1995(2):49-56.
被引量:6
8
高小贤.
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J]
.社会学研究,1994(2):83-90.
被引量:114
9
孟宪范.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中国农村妇女[J]
.社会科学战线,1993(4):147-154.
被引量:17
10
李强.
关于“农民工”家庭模式问题的研究[J]
.浙江学刊,1996(1):77-81.
被引量:86
引证文献
11
1
孔炜莉.
社会网络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J]
.宁夏社会科学,2009(2):79-83.
被引量:3
2
姚德超,汪超.
农业女性化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J]
.农业展望,2012,8(2):25-29.
被引量:6
3
姚德超,汪超.
农业女性化:农村妇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农业展望,2012,8(4):32-35.
被引量:9
4
姚德超,刘筱红.
农业女性化视野下农村妇女发展的困境与政策调适——基于阿玛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分析[J]
.兰州学刊,2012(8):74-78.
被引量:9
5
王学义,廖煜娟.
迁移模式对已婚农民工家庭功能的影响——基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视角[J]
.城市问题,2013(6):90-98.
被引量:5
6
王海莉,李一,汪超.
农业女性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农业展望,2013,9(8):28-31.
被引量:3
7
陈会广,张耀宇.
农村妇女职业分化对家庭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妇女留守务农与外出务工的比较[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57-65.
被引量:13
8
李丹丹.
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研究——以河南省M村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8):171-172.
被引量:2
9
李晓芳.
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实权感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与发展,2015,21(5):73-80.
被引量:3
10
梁栋,吴惠芳.
农业女性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农村性别关系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四川及山西三省的村庄实地调研[J]
.妇女研究论丛,2017(6):85-97.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苏晓冰.
可行能力视角下农村女性反贫困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9):218-221.
被引量:1
2
姚惠迎.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考[J]
.边缘法学论坛,2020(2):104-106.
被引量:1
3
周福林.
我国留守妻子状况研究[J]
.西北人口,2007,28(1):63-66.
被引量:33
4
方向新,裴莉.
农村妇女流迁:性别差异与内部差异——对进城与进镇农民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J]
.湘潮,2007(01X):13-17.
被引量:2
5
石芳,黄羽翼,韩淑静,刘欢欢,王泉.
河南农村留守妇女状况调查研究[J]
.西北人口,2007,28(6):72-75.
被引量:13
6
孔炜莉.
留守妻子家庭地位研究综述[J]
.宁夏社会科学,2008(1):47-50.
被引量:11
7
蒋美华,柴丽红.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妇女城乡流动的问题与对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187-191.
被引量:2
8
徐燕苗,骆华松.
农村留守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昆明市郊区为例[J]
.西北人口,2009,30(4):53-57.
被引量:1
9
刘军奎.
进京保姆:一种特殊的女性劳动力转移模式——基于L村的个案分析[J]
.西北人口,2010,31(1):66-70.
被引量:4
10
赵磊,姚曼,王鑫,王照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女农民培养问题探究[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1):19-23.
被引量:1
1
刘启明.
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指标建构[J]
.中国人口科学,1994(6):1-9.
被引量:38
2
杨佳佳,黄伟.
农村妇女家庭地位调查研究——以河北Y村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2):60-62.
被引量:1
3
王金玲.
非农化与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性别考察——以浙江省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1997(2):90-95.
被引量:24
4
张龙龙,李靖颖.
提高农村妇女家庭地位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7):224-225.
5
顾玮玮.
双重压力:当代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的新困境[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23(11):42-45.
被引量:4
6
华锐吉.
《格萨尔》妇女家庭地位探析[J]
.甘肃民族研究,2013(4):19-23.
7
陈锋.
依附性支配: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一种解释框架——基于辽东地区幸福村的实地调查[J]
.西北人口,2011,32(1):83-87.
被引量:61
8
夫妻共同承担内外事务成主流[J]
.祝你幸福,2016,0(10):39-39.
9
陶涛.
中国农村妇女家庭重大决策参与权的影响因素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12(5):17-22.
被引量:17
10
杨秀云.
浅析现代妇女的家庭地位和职业地位[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994,0(3):27-27.
宁夏社会科学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