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山东招掖金矿带内花岗岩类侵入体锆石SHRIMP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9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锆石SHRIMP详细研究表明,招掖金矿带内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于中生代2个不同的时期:玲珑型和滦家河型花岗岩形成于160~150Ma(晚诛罗世);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30~126Ma(早白垩世).3种类型岩体中均含有前寒武纪(>650Ma)和早中生代(200~250Ma)2个时代的继承锆石.前者表明这些花岗岩类为壳源成因,同时还指示该区下伏有3.4Ga(中太古代)的硅铝壳存在;后者的大量出现反映该区受该时期1次重要的构造事件——华北、华南地块碰撞事件的影响.SHRIMP结果还指示本区金矿化发生在126~120Ma之间.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7年第3期207-213,共7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金 中国和澳大利亚经济技术合作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曹国权.试论“胶南地体”[J].山东地质,1990,6(2):1-10. 被引量:47
  • 2徐金方.玲珑复式花岗岩基的构成及其形成时代[J].岩石学报,1991,7(2):43-49. 被引量:25
  • 3Li Z X,Geol,1994年,96卷,91页
  • 4张振海,胶东金矿同位素年龄的厘定,1994年
  • 5从柏林,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研究年报,1991年
  • 6李曙光,中国科学.B,1989年,3期,312页
  • 7裘有守,山东招远-掖县地区金矿区域成矿条件,1988年
  • 8Zhao X,Nature,1987年,327卷,141页
  • 9骆万成,科学通报,1987年,32卷,16期,1245页
  • 10胡世玲,岩石学报,1987年,3期,83页

二级参考文献9

  • 1王鹤年,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8年,1期,105页
  • 2余汉茂,山东地质,1987年,3卷,1期,75页
  • 3胡世玲,岩石学报,1987年,3期,83页
  • 4余汉茂,辽宁地质学报,1985年,1期,74页
  • 5王炳成,山东地质,1985年,1卷,1期,1页
  • 6文子中,山东地质,1985年,1卷,2期,1页
  • 7郭文魁,地质论评,1950年,16卷,1期,64页
  • 8王致本,姜宏伟.胶南隆起变质地层划分对比及大地构造演化初步探讨[J]山东地质,1985(01).
  • 9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卢华复,叶尚夫,丁幼文.论地体构造——板块构造理论研究的最新问题[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4(03).

共引文献68

同被引文献1395

引证文献91

二级引证文献170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