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沿海若干验潮站的19年潮汐分析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我国沿海葫芦岛、秦皇岛、坎门3个验潮站进行了19年潮汐总体分析,计算了分辨率△σ≥0.0022°/h的472个分潮的振幅和位相;依据得到的交点潮、近点潮和极潮对平均海面的超长周期性变化进行了预测;还对以上3站及塘沽、龙口等站进行了19年的逐年潮汐分析,从天文因素、非线性效应及海底地形变迁等方面的影响探讨逐年潮汐分析的稳定性.
作者
黄祖珂
陈宗镛
司鸿业
叶琳
机构地区
青岛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7年第2期174-179,共6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关键词
中国
验潮站
潮汐分析
海面
稳定性
预报
分类号
P731.3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4
参考文献
2
1
黄祖珂,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1年,21卷,2期,2页
2
陈宗镛,Acta Oceanol Sin,1990年,9卷,4期,175页
同被引文献
56
1
陈俊勇.
建设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思考[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8(S1):1-6.
被引量:17
2
郭海荣,焦文海,杨元喜,刘光明.
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系统差[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8):715-719.
被引量:17
3
焦文海,魏子卿,郭海荣,符养.
联合GPS基准站和验潮站数据确定海平面绝对变化[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10):901-904.
被引量:15
4
张锦文,陈福年,赵绪才.
中国和日本沿海交点分潮和太阳三分之一年分潮的分布特征及对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影响[J]
.海洋通报,1993,12(3):10-16.
被引量:7
5
陈宗镛,周天华,于宜法,汤恩祥,黄彦福.
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研究[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8(3):9-14.
被引量:16
6
扬元喜.
相关观测抗差最小二乘估计[J]
.测绘通报,1995(3):36-38.
被引量:11
7
左军成,陈宗镛,周天华.
中国沿岸相对海面变化的本征分析和预测[J]
.海洋与湖沼,1995,26(3):331-337.
被引量:15
8
左军成,陈宗镛,周天华.
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的一种本征分析和随机动态联合模型[J]
.海洋学报,1996,18(2):7-14.
被引量:32
9
程晓,李小文,邵芸,李震.
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冰川运动规律DINSAR遥感研究[J]
.科学通报,2006,51(17):2060-2067.
被引量:15
10
DOODSON A T. The harmonic development of the tide-generating potential[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921, A100:305-329.
引证文献
7
1
于玲,方国洪.
中国近海验潮站长期观测资料的潮汐调和分析[J]
.海洋科学进展,2010,28(2):133-141.
被引量:12
2
鄂栋臣,黄继锋,张胜凯.
南极中山站潮汐特征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38(4):379-382.
被引量:5
3
吴富梅,魏子卿,李迎春.
大港验潮站潮汐分析与国家高程基准面变化[J]
.测绘学报,2015,44(7):709-716.
被引量:13
4
孙维康,周兴华,唐秋华,王朝阳,付延光.
分潮选取对动态抗差模型分析海平面的影响[J]
.海洋测绘,2015,35(4):40-43.
5
马旭文,田一翔,叶文凯.
南极潮汐测量及区域潮汐对冰架表面流速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J]
.极地研究,2017,29(1):11-22.
被引量:6
6
李大炜,李建成,团文征.
越南沿海若干验潮站长期观测资料的潮汐分析[J]
.海洋测绘,2017,37(3):29-31.
被引量:3
7
王森,刘立龙,黄良珂,周威.
基于潮汐调和分析的全球定位系统-多路径反射测量技术潮位预报[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9):3481-348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李超,邹进贵.
基于CryoSat-2卫星的南极近海潮汐信息提取与分析[J]
.测绘通报,2021(S02):9-13.
被引量:1
2
孙加祯.
雪莲花[J]
.儿童音乐,2000(2):26-26.
3
孙美仙,程勇,滕骏华,梁颖祺,胡楠.
短期潮汐预报探索[J]
.海洋预报,2014,31(3):19-28.
被引量:8
4
尹小玲,朱磊,江辽.
海潮模型在珠江口潮位预测中的精度评估[J]
.中国防汛抗旱,2014,24(4):25-28.
被引量:1
5
吴富梅,魏子卿,李迎春.
大港验潮站潮汐分析与国家高程基准面变化[J]
.测绘学报,2015,44(7):709-716.
被引量:13
6
张鹏,武军郦,孙占义.
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J]
.测绘通报,2015(10):9-11.
被引量:56
7
张双成,南阳,李振宇,张勤,戴凯阳,赵迎辉.
GNSS-MR技术用于潮位变化监测分析[J]
.测绘学报,2016,45(9):1042-1049.
被引量:52
8
俞亮亮,王琪,周阳,宋泽坤.
海平面与调和常数波动下的海图深度基准面误差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6):558-564.
被引量:1
9
宋艳朋,付延光,周兴华,杨磊.
基于不同潮汐类型的不同时间尺度分潮结果精度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1):46-49.
10
马旭文,田一翔,叶文凯.
南极潮汐测量及区域潮汐对冰架表面流速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J]
.极地研究,2017,29(1):11-22.
被引量:6
1
左军成,于宜法,陈宗镛.
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原因的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1994,9(5):48-53.
被引量:29
2
邹璇,姜卫平.
潮汐改正对精密GPS基线解算的影响[J]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33(1):6-8.
被引量:8
3
李林.
天体运动对斜坡稳定的影响探讨[J]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1999,24(2):22-24.
4
肖亮明,蒋胜华.
潮汐对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J]
.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35(1):19-21.
被引量:4
5
朱耀仲.
滞弹地球的平衡极潮及其对Chandler摆动的影响[J]
.天文学报,1992,33(4):420-426.
被引量:3
6
于海龙,姜峰,苏浩.
气象因素对潜水蒸发影响探讨[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3):24-25.
被引量:10
7
徐继山,马学军,马润勇,李注苍,付恒阳.
安徽巢湖地区石炭纪炉渣状灰岩的成因研究[J]
.地层学杂志,2012,36(3):672-678.
被引量:1
8
赵红,张勤,徐超,瞿伟,刘智.
潮汐效应对香港地区GPS PPP的影响[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6,36(1):6-10.
被引量:8
9
陈华荣,戴启冰.
利用极潮改正模型分析极潮对VLBI台站位移的影响[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2):36-39.
被引量:1
10
李大建,胡晓威,宁仲宏,郭丽.
西峰油田长8储层裂缝特征及对生产影响探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34(20):128-132.
被引量:3
中国科学(D辑)
199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