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困境与反省——当代新儒家的问题与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五四运动后,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堤决水溃的局面,当代新儒家在返本开新的旗帜下,全力于探索儒家心性论的现代转化,为传统儒家哲学在新时期中达成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然而,他们在将心性论形上学化的同时却难于逃离内外交困的处境,一方面对心性本体的自我证会难免流于个私的体验和独白;另一方面扫相证体的形上学方法又将人的实存世界给予遗忘。因此,尽管新儒家的思想精致和独特,但却不能免除其精神上的粗糙。
作者 蒋锦洪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7,共6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 2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 3泰勒.《自我的根源》[M].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331页.
  • 4牟宗三等.《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载封祖盛编《当代新儒家》,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页.
  • 5《道德的理想主义》,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第254页.
  • 6熊十力.《新唯识论》,第86页.
  • 7《王国维文学美学论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 8Charlotte Furth.《现代中国保守主义的文化与政治》,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版,第64页.
  • 9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熊十力论著集》之一,第250-251页.
  • 10P. Ricoeur: “ The Conflict of Interpre tatlons: Essays in Hermeneutic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4,p160 - 162,p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